盜跖起義

約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魯國西北部柳下屯(今曲阜柳莊一帶)人盜跖,領導了九千人的奴隸大起義,史稱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腳奴隸)起義。起義軍轉戰黃河流域,各諸侯國望風披靡。沉重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推動了我國歷史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

基本介紹

  • 名稱:盜跖起義
  • 時間:約公元前475年
  • 主要指揮官:盜跖
簡介,歷史背景,領導者,歷史評價,

簡介

據《莊子·盜跖》記載,盜跖曾率眾“休卒於泰山之陽”,有“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摳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給當時的貴族統治者以沉重打擊。

歷史背景

春秋是個禮崩樂壞的大動盪時代,先是諸侯稱霸爭雄,後是大夫兼併,陪臣執國命,戰爭和貴族內部的爭鬥加劇了大國對小國的掠奪,加強了國君和各級貴族的橫徵暴斂。齊、魯兩國不斷進行的賦稅改革,實際是在新形勢下產生的新搜刮方式。晏嬰在哀嘆由於賦斂無度而造成的尖銳的社會矛盾時說,齊國“民叄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國之諸市,屨賤踴貴”。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齊國田氏利用這一點,稍微減輕一點剝削,齊國的民眾就“愛之如父母,歸之如流水”。
魯國的國君、貴族貪得無厭,賦稅更加繁重。孔子過泰山,碰到一位在墓地上痛哭的婦人,控訴了她一家祖孫三代男人被老虎吞噬的悲慘遭遇,眼睜睜看著親人一個個被老虎吃了,卻不肯離開虎口而遷往它處,原來這地方荒遠,沒有苛政。孔子聽後痛心疾首,告誡弟子說:“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論語·顏淵》記載,魯哀公向孔子弟子有若請教搜刮民眾的方法說:“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用徹法(什一稅)?”魯哀公不滿地說:“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有若用統治百姓的一般道理質問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積邪在於上,蓄怨藏於民”,社會上流傳著“獸惡其網,民惡其上”的諺語。在統治階級內部各種犯上作亂的行為不斷發生的同時,下層民眾的反抗鬥爭更是如火如荼,國人暴動、奴隸起義、“民潰”事件以及“役人”、工匠的反抗鬥爭在各諸侯國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僅齊、魯及附近的小國就接連發生多起。

領導者

盜跖據說是盜賊的祖先,但許多史學家說盜跖根本是虛構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只是在《莊子》中提過。盜跖可說是盜賊中的英雄人物,《水滸傳》中梁山泊打的“替天行道”所嚴格貫徹的,就是他那唱響中國盜賊界數千年的宣傳口號——“盜亦有道”。還有就是盜跖把聖人孔子給罵的啞口無言,也算給盜賊長了臉。

歷史評價

《莊子·盜跖》固然是一篇寓言,其中難免有虛構的情節,但風起雲湧的反壓迫潮流湧現出盜跖這樣的奴隸起義英雄。他橫行天下,侵暴諸侯,顯示了奴隸和下層民眾的強大力量,引起各國國君、貴族的極度恐慌。他轟轟烈烈的業績,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崇高而偉大的豐碑。《荀子·不苟》記載“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