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龍(學名Corythosaurus),又名冠龍、雞冠龍、盔頭龍或盔首龍,意為“頭盔蜥蜴”,是鴨嘴龍科賴氏龍亞科下的一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500萬年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盔龍
- 拉丁學名:Corythosaurus
- 二名法:C. casuari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蜥形綱
- 目:蜥形綱
- 亞目:鳥臀目
- 科:鴨嘴龍科
- 亞科:鴨嘴龍科
- 族:冠龍族
- 屬:冠龍屬
- 種:盔龍
- 分布區域:上白堊紀的北美洲
- 學科:生命科學
基本信息,簡介,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物種學史,來歷,科學研究,文化影響,形態特徵,
基本信息
恐龍名稱: 盔龍/冠龍
拉丁文名: Corythosaurus
恐龍體長: 9米
恐龍體重: 2.8~4.1噸
恐龍食物:植物,比如松樹葉,水果,嫩樹枝,木蘭葉
生存年代: 6500萬-8000萬年以前,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美國的蒙大拿州和加拿大
辨認要決: 頭頂上有很大的冠子,呈半月形
簡介
在距今約7700萬年到757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在北美洲生活著一類大型恐龍——盔龍。盔龍長著像鴨子一樣的臉,在頭頂上有一個高高的盔狀突起,並因此得名。盔龍性情溫和,且沒棘剌、利爪等防禦裝備,這使它們只能靠敏銳發達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去預防捕食者的襲擊。
青年盔龍或雌性盔控的頭冠相較於威年雄性的頭冠小,因為只有威年雄性盔芯的頭冠才完全長成。
生活習性
它用後肢站立,身高足可以使它向二層樓的窗戶里張望。 性情溫和的盔龍不是天生的好戰者,它們的身上沒有盔甲、棘刺和利爪,它們依靠敏銳發達的視覺和聽覺器官去預防不測。盔龍非常喜歡展示自己,炫耀自己與眾不同的頭飾和獨特的鳴叫聲。這些顯眼的特徵很可能嚇唬住對方,使敵手在決定向它發動進攻前,三思而行。
構想,在晚白堊世一個春天的傍晚,突然一陣驚人的吼叫聲打破了曠野上的安詳和寧靜,一群鴨嘴龍叫聲四起。由於它們頭飾的不同形狀,使這一家族成員的鳴叫聲也形形色色,各有不同,猶如一隻古老的銅管樂隊在演奏。
盔龍頭飾的大小不一,曾經一度使科學家迷惑不解。他們相信,較小的頭盔屬於年輕的或雌性個體。實際上,較年幼的盔龍幾乎沒有頭飾,只是在它的眼睛上方有一個小小的突起。盔龍很可能會游泳,但游起來的速度肯定很慢。對它的雙腿來說,其笨拙沉重的身體極難機敏的逃脫敵手的捕殺。然而,它可以跳入湖中緩慢地滑向其它地方,用智慧取勝於不會游泳的食肉恐龍。
分布範圍
盔龍的第一個標本,是於1912年由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紅鹿河附近發現。除了發現幾乎完整的骨骼外,盔龍的化石化的皮膚亦被保存了下來。於1916年,這些標本連同其他省立恐龍公園的化石被一同運往英國。但運送的船隻被德國的改裝巡洋艦所擊沉,這些化石就此沉入北大西洋的海底。
物種學史
盔龍曾經具有7個種,包含:模式種C. casaurius、C. bicristatus、短脊冠龍(C. brevicristatus)、凹陷冠龍(C. excavatus)、額冠龍(C. frontalis)、間型冠龍(C. intermedius)。
在1975年,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研究賴氏龍亞科的頭顱骨與冠飾差異。他認為這些尺寸與形狀的差異其實是跟性別、年齡有關。只有一個種被承認,C. casuarius。
來歷
科學研究
迄今已發現20多個盔龍的頭骨。高而空的骨質頭冠包圍捲曲的鼻腔通道。盔龍的性別和年齡不同,頭冠的大小和形態也不相同。盔龍食樹葉、果實,皮膚化石顯示有細鱗,細鱗沒有重疊,就像大多數爬行類一樣。盔龍最明顯特徵就是頭冠,就像半隻碟子。坐骨末端膨大成足狀,是蘭博龍亞科的共性。像所有鴨嘴龍一樣,盔龍也有鴨嘴,頰齒密集排列,頸“U”形,骨質腱強化了背椎和尾椎。1975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比較解剖學家P.Dodson仔細測量賴氏龍頭骨後認為:只有雄性盔龍具有大而豐滿的頭冠,雌性和幼年的盔龍僅有小的頭冠。產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美國蒙大拿州晚白堊世地層。
文化影響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3》中,曾出現一群盔龍與副櫛龍。盔龍也出現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幻想曲》(Fantasia),當中的《春之祭》段落。另外還有《歷險小恐龍》(The Land Before Time)的後續作品中。盔龍曾出現在維旺迪環球的電玩遊戲《侏羅紀公園:基因計畫》(Jurassic Park: Operation Genesis)當中。
形態特徵
盔龍是種大型恐龍,生活在六千七百萬年前,身長可達超過9米,後腿粗壯、腳掌闊大,主要用兩隻後足行走。前頜骨和鼻骨在頭頂上形成一個高高的盔甲狀突起,因此得名。具有少見的盔狀脊,這個脊可能用於發出聲音。主要生活在水裡,也能上陸覓食。
盔龍長著像鴨子一樣的臉。頭頂上有箇中空的冠子,雄性的頭冠比雌性的大些。它的喙里一顆牙也沒有,但嘴裡有上百顆的牙齒。它行走時用兩條腿,前臂短一些。它的尾巴又長又胖。盔龍成群居住。它們能跑得很快。盔龍是相當聰明的恐龍。盔龍是一種鴨嘴類恐龍,它用沒牙的喙嘴咬斷細枝或樹葉和松針,然後放入它後面成排的牙齒間。大約有一輛公共汽車長的盔龍,走路靠後腿。但當它進食時用較短的前腿支撐身體。它的腳趾上沒有鋒利的爪,所以它無法抵禦肉食恐龍的襲擊。
盔龍體重約4噸,身長達10米長。如同其他鴨嘴龍類,盔龍的喙嘴是沒有牙齒的,但嘴部後段有一些小型、數以百計及互相交錯的牙齒。這些是用來壓碎、磨碎植物的,並會在損耗後不斷更換。已發現超過20個盔龍的頭顱骨。就像其他的賴氏龍亞科,它的頭顱骨頂端有高的骨質頭冠,內有著延長的鼻腔。盔龍的鼻腔一直伸延至冠飾,可能是用來發聲的,作為揚聲溝通器,或是嚇阻掠食動物。科學家推測盔龍能夠發出低頻的聲音,類似管樂器。由於盔龍有蹼旺手掌及腳掌,它曾一度被認為大部份時間是生活在水中的。但是,後來發現這些蹼狀物體,其實是肉質組織,如同很多現今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