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解表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
中文名稱 | 益氣解表 |
英文名稱 | benefiting qi for relieving superficies syndrome |
定 義 | 用具有解表、益氣作用的方藥治療氣虛外感證的治法。 |
套用學科 |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治療學(二級學科),內治法(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益氣解表
- 外文名:benefiting qi for relieving superficies syndrome
- 所屬學科:中醫藥學
- 公布年度:2004年
益氣解表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
中文名稱 | 益氣解表 |
英文名稱 | benefiting qi for relieving superficies syndrome |
定 義 | 用具有解表、益氣作用的方藥治療氣虛外感證的治法。 |
套用學科 |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治療學(二級學科),內治法(三級學科) |
參蘇丸,益氣解表,疏風散寒,祛痰止咳。用於身體虛弱、感受風寒所致感冒,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嘔逆、乏力氣短。成份:黨參、紫蘇葉、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陳皮、枳殼(炒)、桔梗、木香、甘草、生薑、大棗。...
參蘇飲,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解表劑。具有益氣解表,理氣化痰之功效。主治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濕證。症見發熱惡寒,無汗,鼻塞頭痛,胸脘滿悶,咳嗽痰白,氣短懶言,倦怠無力,苔白,脈弱。臨床上用於慢性支...
參蘇口服液,中成藥名。本品主要成分為黨參、紫蘇葉、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陳皮、枳殼(炒)、桔梗、甘草、木香、生薑、大棗。具有益氣解表,疏風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用於身體虛弱、感受風寒所致的感冒,症見惡寒發熱、頭痛...
人參敗毒膠囊,益氣解表,散寒祛濕。用於氣虛外感風寒濕邪所致惡寒,發熱,無汗,口不渴,頭痛,肢體酸痛沉重,乏力,咳嗽,鼻塞流清涕。功能主治 益氣解表,散寒祛濕。用於氣虛外感風寒濕邪所致惡寒,發熱,無汗,口不渴,頭痛,肢體酸痛...
劫敏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江蘇中醫》。具有益氣解表,抗敏止涕之功效。主治過敏性鼻炎。症見噴嚏、清涕長流,鼻塞鼻癢,舌淡、苔薄,脈沉細。組成 黃芪10g,柴胡3g,防風6g,訶子肉、乾地黃、烏梅、稀薟草各10g,蜂蜜30g。用法用量...
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類 82 四、益氣解表,調和營衛類 82 第三節 中成藥名方 83 一、辛溫解表,宣肺散寒類 83 葛根湯顆粒(合劑) 83 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顆粒) 84 感冒清熱顆粒(膠囊、口服液、咀嚼片) 86 二、辛涼解...
1.祛風散寒,益氣解表法治療氣虛風寒感冒 2.祛風散寒,健脾解表法治療脾虛風寒感冒 3.疏風清熱,辛涼解表法治療風熱感冒 4.清暑祛濕,解表宣肺法治療暑濕感冒 二、咳嗽(8例)1.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法治療風寒咳嗽 2.疏風清熱,...
第三節 益氣解表藥 仙鶴草、功勞葉、桑葉 黨參、紫蘇葉、前胡 生黃芪、知母、柴胡 第四節 滋陰解表藥 桑葉、杏仁、貝母 桑葉、批杷葉、北沙參 玉竹、白薇、淡豆豉 第二章 常用清熱角藥 第一節 清熱解毒藥 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 ...
二、解表化飲法 三、發汗祛濕法 四、辛涼清解法 五、解表清里法 六、解表祛暑法 七、解肌透疹法 八、益氣解表法 九、溫陽解表法 十、養血解表法 十一、滋陰解表法 十二、發汗消腫法 十三、解表通里法 十四、逆流挽舟法 第5講 ...
血虛證主要有心血虛症和肝血虛症,補血法有補心血和補肝血。此外,氣虛、精虧、血瘀等也可導致血虛症的發生,所以補血還有補氣生血、填精補血 、祛瘀生新等方法。常用熟地黃、當歸、何首烏、阿膠等藥物組成方劑和血紅素等。臨床上具體...
2.解表化飲法 3.發汗祛濕法 4.辛涼清解法 5.解表清里法 6.解表祛暑法 7.解肌透疹法 8.益氣解表法 9.助陽解表法 10.養血解表法 11.滋陰解表法 12.發汗消腫法 13.解表通里法 14.逆流挽舟法 二、吐法 概述 吐法 三、...
十二、益氣解表湯 第6章 治療呼吸病常用的方劑 一、解表劑 二、祛痰劑 三、止咳平喘劑 四、扶正固本劑 第7章 呼吸病的預防與調理 一、防寒保暖 二、合理的飲食調理 三、勞逸適度 四、忌煙 五、堅持鍛鍊 六、主動配合治療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