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林鎮志》是楊欣吾,殷法權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益林鎮志
- 作者:楊欣吾,殷法權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編纂原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力求真實。
二、本志上限自宋朝嘉定十七年(1224),下限2000年(大事記下限2001年6月)。
作品目錄
封面
益林鎮志
題詞
圖片
益林鎮行政區劃圖
益林鎮鎮區現狀圖
益林戰役圖
益林鎮政府
益林中心圓盤
鎮區夜景
益林烈士陵園
益林火車站
益東初級中學
火車站貨站運營剪彩
益林派出所
商業街
元寶商城
益林公園
江蘇一帆集團公司
益林鎮廣播電視站
阜寧風順紙品有限公司
鹽城阜泰玻璃工藝製品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學集團鹽城生產基地
鹽城鑫源玻璃製品有限公司
鹽城益祥工藝玻璃有限公司
塘溝養鴿場
食用菌大棚
益新駝鳥養殖場
大余萬隻養雞場
春季馬鈴薯
王樓農業示範園區
西瓜大棚育苗
倪東春季三紅胡蘿蔔
附圖(一)
附圖(二)
劉幼朱 作
陶勝進 刻
盛文江 刻
王德泉 作
序
目錄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地理
第一章 地理概況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地形、地貌
第二章 氣候、氣象
第一節 氣候特徵
第二節 氣象
第三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
第二節 動物
第三節 植物
第四節 水
第四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風災
第二節 水災
第三節 旱災、蝗災
第四節 地震
第五節 寒潮、霜凍
第六節 雹災
第七節 抗災鬥爭
第五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污染
第二節 治理
第六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概況
第二節 人口構成
第三節 人口變動
第二篇 政治
第一章 建置、沿革和區劃
第一節 建置
第二節 沿革與區劃
第二章 政體、政務
第一節 政體
第二節 政務
第三章 黨群團體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
第三節 群團
第三篇 兵事
第一章 兵役
第一節 民主建政前的兵役制度
第二節 民主建政後的兵役制度
第二章 駐軍
第一節 建國前
第二節 建國後
第三章 地方武裝
第一節 保衛團
第二節 模範班
第三節 民兵
第四章 軍事設施
第一節 建國前
第二節 建國後
第五章 戰事
第一節 剿匪
第二節 日軍搶劫商船阻擊戰
第三節 石橋頭戰鬥
第六章 益林戰役
第七章 支前
第一節 平時支前工作
第二節 戰時擔架
第四篇 商業
第一章 體制變革
第一節 歷史概況
第二節 商會
第三節 社會主義改造
第四節 商業體制演變
第二章 經營體制
第一節 國營商業
第二節 供銷合作社
第三節 合作商店、組
第四節 個體商業
第五節 集市貿易
第三章 經營內容
第一節 糧油購銷
第二節 物資購銷
第三節 農村土特產品購銷
第四節 廢品回收
第五節 飲食服務
第五篇 工業
第一章 工業體制改革
第一節 建國前工業、手工業概況
第二節 工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三節 工業體制改革
第二章 經營體制
第一節 國營工業
第二節 集體工業
第三章 工業門類
第一節 紡織
第二節 玻璃製品
第三節 機械
第四節 化工
第五節 食品
第六節 建材
第六篇 農業
第一章 體制變革
第一節 土地私有制農村經濟勢態
第二節 減租減息
第三節 土地改革
第四節 互助合作
第五節 土地國有化
第六節 聯產承包
第二章 作物種植
第一節 作物品種
第二節 作物栽培
第三節 耕作改制
第四節 農作物保護
第三章 農機具
第一節 農機具使用
第二節 農機具維修
第三節 農機具管理
第七篇 多種經營
第一章 種植業
第一節 林木
第二節 蠶桑
第三節 果樹
第四節 藥材
第五節 薄荷
第六節 蔬菜
第七節 花卉
第二章 養殖業
第一節 漁業
第二節 家禽
第三節 家畜
第三章 加工業
第四章 其他副業
第一節 編織
第二節 獵捕
第八篇 經濟管理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會計輔導組和經管站
第二節 市場管理委員會
第三節 工商行政管理所
第四節 實業集團公司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企業管理
第二節 經濟契約管理和監督
第三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四節 個體登記管理
第五節 物價管理
第六節 計量管理
第七節 集市貿易管理
第九篇 財稅、金融、保險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鎮財政體制的建立及其發展變化
第二節 鎮財政管理所的職能
第三節 鎮財政工作的主要實績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稅收工作發展狀況
第三節 徵收管理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金融機構
第二節 貨幣流通
第三節 貨幣鬥爭
第四節 存款、貸款
第五節 徵集資金
第六節 民間金融
第七節 金融管理
第四章 保險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人壽保險
第三節 財產保險
第十篇 交通運輸
第一章 交通設施
第一節 公路、村道、航道
第二節 運輸工具
第三節 車站、碼頭、橋樑
第二章 交通運輸業務
第一節 水路運輸業務
第二節 陸路運輸業務
第三章 交通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水路管理
第三節 陸路管理
第十一篇 郵政電信
第一章 郵政
第一節 郵政機構
第二節 郵政設備
第三節 郵政業務
第四節 集郵業務
第二章 電信
第一節 電信機構
第二節 電信設備
第三節 電信業務
第四節 量和質巨變史
第十二篇 公安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戶口管理
第三節 治安管理
第四節 消防
第二章 司法
第一節 司法機構設定
第二節 普法教育
第三章 人口普查
第十三篇 民政
第一章 優撫
第一節 烈士紀念建築
第二節 擁軍優屬
第三節 撫恤補助
第二章 安置
第一節 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安置
第二節 軍隊轉業幹部安置
第三章 救災、救濟、社會福利
第四章 婚姻登記、殯葬管理
第一節 婚姻登記
第二節 殯葬管理
第五章 人民信訪、地名普查
第一節 人民信訪
第二節 地名普查
第十四篇 勞動、人事
第一章 幹部
第一節 幹部構成
第二節 幹部編制
第三節 幹部調配
第二章 勞動管理
第一節 勞資關係
第二節 勞動就業
第三節 職前培訓
第四節 勞動紀律和勞動保護
第三章 工資福利
第一節 工資
第二節 福利
第四章 精減下放
第一節 幹部下放
第二節 知青下放
第三節 職工、居民下放
第十五篇 文化
文化生活變化概述
第一章 文化設施
第一節 文化館站
第二節 書場、劇場
第三節 電影隊、院
第四節 廣播電視站
第二章 文藝團體
第一節 平劇研究社
第二節 益林劇團、工人劇團
第三節 國樂社
第四節 詩、書、畫協會
第三章 文藝活動
第一節 民國期間文藝
第二節 業餘創作
第三節 書畫
第四章 歌謠、諺語
第一節 歌謠
第二節 諺語
第五章 藝苑輯存
第一節 著書輯存
第二節 詩、詞、楹聯
第十六篇 教育
概述
第一章 普通教育
第一節 幼兒教育
第二節 國小教育
第三節 中學教育
第四節 大專教育
第二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掃盲識字
第二節 成人中心校
第三節 自學考試服務站
第三章 職業教育
第一節 工讀師範、農業中學
第二節 縣辦益林職業中學
第四章 教育設施
第一節 校舍
第二節 實驗中心
第三節 逸夫教學樓
第四節 教學設備
第五章 教師
第一節 教師隊伍
第二節 教師培訓
第六章 教育經費
第七章 學校選介
第八章 勤工儉學
第一節 措施
第二節 效果
第十七篇 醫療衛生
第一章 醫療情況概述
第一節 醫院
第二節 藥鋪
第三節 診所
第二章 防疫保健機構
第一節 防保機構
第二節 清潔管理所(環衛所)
第三章 醫療制度
第一節 公費醫療
第二節 勞保醫療
第三節 合作醫療
第四章 衛生防疫
第一節 公共衛生
第二節 防疫工作
第五章 保健事業
第一節 婦女保健
第二節 兒童保健
第三節 學生保健
第四節 勞動保護
第十八篇 體育
概述
第一章 體育設施
第一節 學校體育設施
第二節 企業體育設施
第三節 社會體育設施
第二章 體育活動
第一節 學生體育活動
第二節 職工體育活動
第三章 體育競賽
第一節 學生體育競賽
第二節 職工體育競賽
第三節 農民體育競賽
第十九篇 市區、農村建設
第一章 市區建設
第一節 居委會簡史
第二節 市區建設歷史
第三節 鎮區建設
第二章 農村建設
第一節 村史簡介
第二節 農村建設歷史
第三節 農村建設現狀
第三章 房地產管理
第四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職工生活
第二節 農民生活
第二十篇 水利建設
概述
第一章 河道治理
第一節 海陵河
第二節 恆河薛梨乾渠
第三節 十里長圩乾渠小支河乾渠
第二章 涵閘工程
第一節 涵閘設施
第二節 涵閘使用
第三章 機電排灌
第四章 設施養護
第一節 工程管理
第二節 設備管理
第五章 農田建設
第一節 農田溝渠規劃建設
第二節 圩區建設
第六章 防汛抗旱
第一節 歷史遭災教訓
第二節 防汛抗災
第二十一篇 科學技術
第一章 科技組織
第一節 科技委員會
第二節 農科站
第三節 科技網路
第二章 科技隊伍
第一節 科技人員
第二節 技術級別
第三章 科技工作
第一節 科普宣傳
第二節 科技教育
第三節 其他科技工作
第四章 科技成果
第二十二篇 社會
第一章 社會團體
第一節 科普協會
第二節 佛教
第三節 道教
第四節 基督教
第二章 風俗
第一節 生產風俗
第二節 商貿風俗
第三章 生活習慣
第一節 飲食
第二節 服飾
第三節 居住
第四節 生活用品
第四章 人生儀禮
第一節 產育
第二節 生辰、壽誕
第三節 婚禮
第四節 喪葬
第五節 人際儀禮
第五章 家庭、家族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家庭
第三節 家族
第四節 親屬稱謂
第六章 歲時節令
第一節 傳統節令
第二節 新興吉慶假日
第七章 方言、俗語
第一節 方言
第二節 俗(諺)語
第三節 歇後語
第二十三篇 人物
第一章 革命烈士英名錄
趙忠壁烈士
王茂忠烈士
陶長善烈士
王寶昌烈士
左日忠烈士
肖德發烈士
曹征國烈士
李振家烈士
顧金才烈士
唐明德烈士
黃鶴好烈士
孫加成烈士
陳學順烈士
童德定烈士
茹金寬烈士
何寶康烈士
張巨貴烈士
邱必華烈士
吳榮昌烈士
陶劍青烈士
李文魁烈士
王德勝烈士
戴金保烈士
趙國才烈士
辛廣強烈士
楊連堂烈士
朱鳳永烈士
余恆葉烈士
邵延富烈士
周立邦烈士
周立萬烈士
伏國首烈士
第二章 人物傳
第一節 人物傳記之一
第二節 人物傳記之二
第三節 人物傳記之三
第三章 人物錄
老紅軍鐘光華
全國養牛模範王志文
陶岫樵
李端灝
陶亮賢
陶縵
清代秀才、舉人及旌表人物-陶晉升(秀才)
裴如震(武職官千總)
梁蒙山(清光緒皇帝旌表孝子)
參加聯合國組織的遠征軍人員—裴春青
後記
《益林鎮志》編纂委員會及機構更迭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