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薯蕷(學名:Dioscorea wallichii Hook. f.),為木蘭目、薯蕷科、薯蕷屬的一種植物,其纏繞草質藤本。塊莖指狀分枝,長圓柱形。長6-18厘米,寬6-22厘米,頂端凸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全緣,兩面無毛,基出脈7-11;葉柄長4-12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盈江薯蕷
- 拉丁學名:Dioscorea wallichii Hook. f.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木蘭目
- 科:薯蕷科
- 屬:薯蕷屬
- 分布區域:馬來西亞,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塊莖指狀分枝,長圓柱形。莖較粗壯,右旋,無毛。葉對生或互生,葉片圓形或卵形。長6-18厘米,寬6-22厘米,頂端凸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全緣,兩面無毛,基出脈7-11;葉柄長4-12厘米。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穗狀花序,長2-5厘米,2至數個簇生或單生於花序軸上排列呈圓錐花序,圓錐花序長4-10厘米,1至數個著生於葉腋;苞片三角狀卵形;雄花的花被片有紫紅色斑點,外輪為橢圓狀卵形,長約1.2毫米,鈍頭,內輪為寬卵形;雄蕊6;退化雌蕊大,近球形。雌花序為穗狀花序,分枝或單一;雌花的外輪花被片卵形,內輪較短,寬卵形,兩者均肉質。蒴果未成熟。花期12月。
本種的原始文獻對蒴果是否具有白粉未加以描述,但1914年,D. Prain et l. H. Burkill 在Journ. Asiat. Soc. Bengal 上發表了二個變種,var. verna Prain et Burkill蒴果幾無白粉,產於印度;vac. christiei Prain et Burkill 蒴果具白粉,產於緬甸;根據我們現有的標本,蒴果均未成熟,故暫作種處理。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50-1250米的山坡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