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盅盤舞(文昌盅盤舞)
- 批准時間:2005年9月23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海南省文昌市
- 遺產編號:Ⅲ-3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道具特徵,表演形式,服裝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從五代開始,中原地區動盪不安,很多居民都遷入到海南地區,“世變風移,薰染進化”,使海南地區的歌舞娛樂、文化教育迅速發展。
元末明初,海南島的東部和北部區域民眾熱衷於“習琴弦簫笙,為茶餘酒後消遣”,在椰子樹下進行娛樂,最後發展成人們熟悉的土樂曲“八音”,文昌盅盤舞出現在其後,並與之相伴。此外,據記載盅盤舞僅在每年的二月初九到十二的“鬧軍坡”時期內進行表演,這種“鬧軍坡”活動從明代就已經開始,並與瓊山、文昌等地流行的民謠異常契合。
文昌盅盤舞起初緣於文昌市潭牛鎮地區,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冼夫人,在比較寬闊的坡地上鬧軍坡,民謠雲“二月初九軍坡期,軍鼓咚咚響連天,奏起八音打盅盤,舞獅做戲萬人迷”。後逐漸演變成民間藝術,由文昌向附近地區推廣,從東向西擴散。當時,在文昌民間,每逢元宵佳節,隨著送燈游村到各家各戶賀年取樂的文藝小隊伍,活躍在農村各個角落。
20世紀50年代,生活在瓊山、定安等地區的人們,在結婚、祝壽、生日、喬遷、建房等比較重要的日子,都會邀請盅盤舞戲班子進行表演、慶祝。當時,盅盤舞的廣泛流傳促使當時的電影製作方將該舞蹈套用於電影中,大大提高了場面的歡快感。後來,每年春節期間,文昌有些村莊都會邀請盅盤舞隊進村表演,盅盤舞隊走家串戶,且歌且舞,在每戶人家裡都要齊聲大喊“恭喜發財、發財添丁”,乞求戶主財丁興旺。
進入21世紀,盅盤舞逐漸融入時代的潮流,成為文昌節慶、喜事中較常見的娛樂性舞蹈。
2012年11月2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並公布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文昌盅盤舞更名為盅盤舞(文昌盅盤舞)。
舞蹈特色
道具特徵
盅盤舞(文昌盅盤舞)屬於打擊節奏型的民間舞蹈範疇,海南八音樂為盅盤舞(文昌盅盤舞)的主要伴奏曲,演出過程中使用的伴奏樂器主要包括吹奏類的嗩吶、喉管、竹簫,彈拉類的秦琴、楊琴、吊胡、二胡,打擊類的京鑼、堂鼓、小鈸等。此外,文昌盅盤舞還在演出環節加入了可以擊打發出聲音的道具,如線棍、瓷湯匙等,用其敲打出悅耳的聲音,以此來渲染舞蹈表演的氛圍。表演時,表演人員兩隻手各拿兩個重疊排放的酒盅,用拇指頂住下盅的底部,用無名指、食指夾住上盅的外邊緣,用中指摳住上盅的內邊緣,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提落一次上盅,拇指順著盅下落的姿勢進行繞腕,使兩盅相互碰撞以產生聲響。
在盅盤舞(文昌盅盤舞)的表演過程中主要使用的道具為瓷碟、竹筷、瓷酒盅、彩扇。生角手持小瓷盤和筷子,旦角手持小瓷盅,丑角手持彩扇等。酒盅通常表現為“擊盅”,常見的擊盅形式主要有提壓腕擊盅與壓腕擊盅兩類。其中,提壓腕擊盅需要在手腕壓腕、提腕時各擊打一次盅,無限循環,擊打出悅耳、明快的聲音;壓腕擊盅需要下壓手腕,並且兩手在胸前邊擊盅、邊畫圓相繞,可將其分成“後繞盅”和“前繞盅”兩種。
表演形式
盅盤舞(文昌盅盤舞)是由旦角、生角打扮成新娘與新郎(傳統盅盤舞中為童男童女),還有一丑角扮演“月老公公”,由三人共同表演,海南八音伴奏。通常在民間民俗活動表演盅盤舞時,演員們穿的服裝是戲曲中的戲服,畫的是濃墨重彩的戲曲妝容。表演時,新娘在新郎的幫助下,兩手拿著重疊擺放的瓷盅,上下相互擊打,翩翩起舞;新郎手執筷擊打盤;丑角戴著面具,手裡拿著羽扇。在表演過程中,由琴、鼓、鑼以及弦等八種不同的樂器進行伴奏,故又被稱作“八音舞”,又因豐富舞蹈表現力和歡快的八音伴奏效果而被稱為“賀喜舞”。此外,文昌盅盤舞的動作及步法較為豐富,生角和旦角有行進步、進退步、點子穿步、彎柳挺松、歡躍步、鳳鳥點水等,丑角有矮子步、塑娘步,三人動作有見音坐荷。後來,盅盤舞經過加工提煉,舞蹈表現力更加豐富,表演也由生、旦、醜的單一形式變化為人數不限,表演時,女角雙手各持瓷盅上下而舞,男角手持瓷盤及筷子,與女角配合,相擊而舞。
盅盤舞(文昌盅盤舞)以酒盅作為表演道具,靈活擊打瓷盅,以手帶動酒盅左右、上下小幅度晃動。海南人的體型相對矮小,在表演文昌盅盤舞時,手、腳較為靈活,靈動、嬌小的身影跟隨歡快的《盅盤舞曲》旋律呈現的舞姿。在舞蹈演出環節,重複擊打較為簡單的餐具,產生清脆、悅耳的主旋律。表演者上身以腰部為中心後仰、前俯,並且搭配以手部的動作,小臂“前繞盅”;雙手在胸前邊擊盅、邊畫圓,往回畫圓相繞時稱“後繞盅”,在手下落的時候擊打一次瓷盅;肋骨部位應劃“8”字圓,以此帶動肩部動作前後柔肩,腳下主要是左右送胯的踏步或者小碎步。在雙人舞相互合作時,經常做側身高秧歌步、背對背或者面對面的吸跳步旋轉。
服裝特徵
盅盤舞(文昌盅盤舞)表演者原始舞蹈服裝為古裝戲服,後為民國初期禮服,通常生角頭戴禮帽,身穿淺藍色長袍、長便褲、黑便鞋,右肩斜披綢帶,胸前挽大紅花,一身新郎打扮;旦角則新娘裝束,身穿紅色旗袍、綠彩褲、紅便鞋,頭挽粉紅色長紗巾,頭頂扎一個大紅花;丑角身穿深藍色長袍、黑便鞋,腰系紅綢帶(腰左前挽結),頭戴黑色圓頂帽。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盅盤舞(文昌盅盤舞)是海島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匯的產物之一。從它誕生的歷史淵源和漫長的傳承、演變過程來看,對研究相關區域的歷史文化及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皆具有現實意義。它在海南地廣泛流傳,成為民間重大節慶中不可缺少的節目,受到民眾喜愛。
第一,研究價值。盅盤舞(文昌盅盤舞)是中原文化與海島文化相互結合的重要產物,研究其形成的歷史背景以及悠久的傳承、發展歷程,對探討該地區的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文化等都有較為重要的價值。
第二,鑑賞價值。盅盤舞(文昌盅盤舞)憑藉自身的技藝表演、濃厚的鄉土氣息、較強的舞蹈展現力,向人們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美,有較為重要的鑑賞價值。
第三,實用價值。盅盤舞(文昌盅盤舞)發展至今,已經轉變成實用型的藝術模式。其符合人們的心理訴求,其歡愉的“八音”伴奏、震撼的舞蹈展現力,較為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走進千家萬戶”。
傳承狀況
盅盤舞(文昌盅盤舞)正如許多傳統民間藝術一樣面臨一些困境,如盅盤舞隊面臨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狀況。喜歡盅盤舞的人多數是中老年人,且農村彈奏八音樂器的也多為中老年人等。
保護措施
2005年後,文昌市人民政府、文化館立即啟動保護與傳承盅盤舞舉措,請盅盤舞傳承人林尤勤編寫《文昌傳統藝術——盅盤舞》,該書藏於文昌市文化館。隨後,林尤勤還將盅盤舞編排成廣場健身舞《椰花》等新形式。海南中國小文娛匯演、比賽時也常有以傳統盅盤舞創編的作品,如《說唱盅盤》《鬧婚》《歡慶盅盤》等。
社會影響
- 重要演出
20世紀50年代,向民間藝人學習傳統盅盤舞的林尤勤將盅盤舞提煉成為集體舞《打盅盤》,於1953年首次搬上舞台表演,曾代表廣東省赴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歌舞匯演”。
196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製作反映海南革命鬥爭的電影《紅色娘子軍》,在電影74分40秒時,戰士們吹拉著海南八音《盅盤舞曲》,表演盅盤舞。
2008年11月,文昌市組織舞蹈《盅盤舞》到江蘇參加由文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一首屆中國農民文藝會演”,並獲“豐收杯”。
2011年8月29日,首屆海南鄉村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八門灣綠道開通儀式上進行了《盅盤舞》的表演,此後,盅盤舞也部分融入到海南地方戲瓊劇之中。
2023年2月25日,在“大地歡歌”海南省鄉村文化活動年啟動儀式上表演了“文昌盅盤舞”;同年4月8日,在龍樓“南洋文化節”上表演了“文昌盅盤舞”;6月11日,在文昌公園舉辦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上表演了“文昌盅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