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盂縣民歌
- 項目名稱:盂縣民歌
- 申報單位:盂縣文化館
- 級別:省級
- 類別:傳統音樂
基本信息,地區分布,流傳曲目,歷史淵源,保護髮展,遺產傳承,
基本信息
項目編號:Ⅱ-4
類別:傳統音樂
地區分布
作為一種地方民間藝術,盂縣民歌在境內2442平方公里、14個,鄉鎮、500多個村落均有分布,覆蓋人口30萬。按流派可只欠犁民分為西部、北部、東部和中部民歌微元肯,西部在:東粱、西潘等;北部為上社、梁家寨、下社等;東部在牛村、仙人、北下莊等;中部為路家村、南婁、孫家莊等村鎮。其中頁故紋西部、北部和東部地區,流傳最廣,舉紋這些地區由於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娛樂活動較少,唱小曲便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流傳曲目
初步普查,在地方民間尚存的有 400~500首,傳承人群尚有200多人,是一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盂縣誌》、 《盂縣文史資料》等史書著作中有記載並收集出版盂縣民歌25首,《山西省民歌集》中收入盂縣民歌的《叫大娘》、《四報扛長工》、《賣扁食》三首作品,《中國民間歌謠集成山西卷》、《陽泉市民間歌謠集成》收入了30多首。
《你把良心背到脊背上》、《羊肚肚手巾毛毛多》、《那可怎呀》、《五更調》,表現的是農民們在村子裡種地生活的情景。《那可怎呀》這首歌是盂縣民歌的代表作。歌詞“哎,牆頭上種穀回不過的鏤,主子呀(娘家)和待在(喜歡待)沒人留,那可怎呀”,形象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堪稱絕筆。
據盂縣文化館館長介紹,在盂縣西部的東梁鄉東梁村,還有判譽虹幾位老人會唱現今人們已不常聽到的盂縣民歌。已經60歲的粱書印老人基本上唱的都是女聲,所以反映女子相思之情閨閣仇怨的就多一些,而另外兩位老人劉寶和和馮二牛唱腔就較為粗狂,充滿了激情。
歷史淵源
盂縣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時期,仇猶人在此建立“仇猶國”。公元前606年,更名為盂縣。盂縣也是春秋時“趙氏孤兒”故事的發生地之一。民歌是活態流變、口耳相傳的藝術,它的具囑晚灑體起源年代無從考證,也無古籍記載,它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總結和抒發對生活感受逐漸發展而來的。
保護髮展
盂縣縣委、縣政府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組。每年撥出4萬元專款用於盂縣民歌等項目的保護。為保護開發好這一珍貴遺產,盂縣文化館一是進行了挖掘、整理,縣文化館設專人對盂縣民歌的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建檔、保存,已存有書籍20冊、光碟100盤、磁帶8盒、照片20幅等檔案資料。二是2007、2008年盂縣民歌兩次被加工、整理成《盂縣民歌聯唱》、《民歌民舞聯唱》推上盂縣春晚舞台.並得到了廣泛好評。三是開展了民歌普查,又發現了500首民歌。四是2008年盂縣民歌被公布為“陽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9年又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