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皰疹性喉炎
- 英文名稱:herpeticlaryngitis
- 多發群體:兒童
- 常見發病部位:嗓子
- 常見症狀:惡寒,發熱,周身不適,喉部灼熱疼痛
- 常見季節:夏秋季
- 常規用藥: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療
症狀
治療
常規用藥
生活注意
中醫療法
主方:瀉心導赤湯加減。
加減:便秘者,加生大黃6克(後下),或涼隔散6克(包煎);熱重者,加黃芩10克、山梔10克;口渴者,加石斛10克、天花粉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主治心經有熱,使心經之火從小便而出。方中黃連清瀉心火,生地涼血,竹葉清心利水,木通導熱下行,甘草調和諸藥。
處方舉例:
黃連3克 山梔10克 生地10克 木通10克 竹葉6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燈心2扎 澤瀉10克 甘草6克
二.脾熱內盛治則:清熱瀉脾。
主方:清熱瀉牌散加減。
加減:發熱,加銀花10克、寒水石15克;咽喉紅痛,加板藍根30克、蒲公英15克;大便秘結,加生大黃10克(後下)。
主方分析:清熱瀉脾散清瀉牌經鬱熱,為治療實證口瘡主方之一。方中黃連、山梔清瀉脾熱,黃芩、石膏散脾經上循之鬱熱,生地清熱涼血,木通、燈心清熱利水,使邪熱從小便而出。
處方舉例:
山梔10克 生石膏30克 黃連3克 黃芩10克 竹葉6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板藍根30克 燈心2扎 甘草6克
三.虛火上炎治則:滋陰降火。
主方:知柏地黃湯加減。
加減:午後低熱,加銀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
口乾欲飲,加石斛10克、蘆根30克;入夜盜汗,加五味子6克、牡蠣30克(先煎)。
主方分析:知柏地黃湯為滋陰降火之方。知母、黃柏清熱滋陰,六味地黃湯滋補腎陰。
處方舉例:
知母10克 黃柏10克 生地10克 熟地10克 山萸肉10克 山藥10克 澤瀉10克 丹皮10克 茯苓10克 甘草6克
本病臨床上以實證口瘡為多,虛證口瘡則多見於久病重病之後,常已傷及肝腎之陰,且易反覆發作。本病與鵝口瘡相比較,在辨證用藥方面有類似之處,但本病熱性症狀較重,在清熱瀉火方面必須藥重力專。在藥物劑量方面,由於鵝口瘡患兒多為嬰幼兒,因此藥量一般較輕,不能隨意加大,否則易引起嘔吐敗胃;而本病患兒年齡均大,故清熱瀉火中藥用量可適當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