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皮諾切特)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

皮諾切特一般指本詞條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英語: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西班牙語: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出生於智利瓦爾帕萊索省,政治家、軍人,智利前總統。

1933年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前往貝爾納多·奧希金斯陸軍學校學習;1937年畢業後獲少尉軍銜;1939年獲中尉軍銜;1945年獲上尉軍銜;1948年前往陸軍戰爭學院學習;1951年在陸軍戰爭學院完成學業;1953年獲得少校軍銜;1960年出任智利陸軍第七團團長;1966年獲上校軍銜;1968年獲準將軍銜並出任第六師師長;1971年出任第二師師長並獲得少將軍銜;1972年出任陸軍總參謀長;1973年8月出任智利陸軍總司令,獲上將軍銜;同年9月11日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成立軍事執政委員會並出任委員會主席;1974年12月出任智利總統,同時晉升大元帥軍銜;1990年3月將總統職位交給民選總統帕特里西奧·艾爾文;1998年3月卸任陸軍總司令職務,之後獲得終身參議員職務;2002年辭去參議員職務;2006年12月10日在聖地亞哥逝世。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掌權期間,實施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並取得顯著成效,創造了智利經濟奇蹟,對智利的行政區划進行改革,制定1980年憲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古斯托·皮諾切特
  • 外文名: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
  • 國籍智利
  • 民族:布列塔尼人與巴斯克人混血
  • 出生地:智利瓦爾帕萊索省瓦爾帕萊索市
  • 出生日期:1915年11月25日
  • 逝世日期:2006年12月10日
  • 職業:政治家、軍人
  • 畢業院校:陸軍戰爭學院
  • 信仰:羅馬天主教
  • 主要成就:擔任智利陸軍總司令
    領導軍隊發動政變推翻阿連德政權
    擔任智利軍事執政委員會主席和總統
    制定1980年新憲法
    總統任內對智利進行行政區劃改革
  • 代表作品:《智利地理大綱》《地緣政治學雜文集》《1879年太平洋戰爭》等
人物經歷,早年經歷,軍旅生涯,政變奪權,晚年生活,為政舉措,政治方面,軍事方面,教育方面,經濟方面,外交方面,人物榮譽,個人作品,個人生活,家庭成員,興趣愛好,日常作息,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15年11月25日,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出生於智利瓦爾帕萊索省瓦爾帕萊索市,在瓦爾帕萊索市的聖拉斐爾學院和聖心神學院完成國小和中學學業。

軍旅生涯

1933年,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被智利軍事學院貝爾納多·奧希金斯陸軍學校錄取。
皮諾切特在軍校學習期間與同學的合影皮諾切特在軍校學習期間與同學的合影
1937年,他從軍事學校畢業,成為一名步兵,獲得少尉軍銜,並前往駐守康塞普西翁的陸軍第六團(“查卡布科”團)服役。
1939年,他前往駐守瓦爾帕萊索的陸軍第二團(“邁波”團)服役,同時獲得中尉軍銜。
1940年,他返回陸軍學校學習。
1945年,他前往駐守在伊基克的陸軍第五團(“卡拉潘戈”團)服役,同時獲上尉軍銜。
1948年,他開始負責比薩瓜集中營的守衛工作,擔任守衛士兵的指揮官;同年,他前往智利陸軍戰爭學院學習。
1951年,他完成陸軍戰爭學院學業,獲得學校授予的參謀長職位,之後他返回貝爾納多·奧希金斯陸軍學校擔任教師,同時擔任陸軍戰爭學院助教,並在駐守阿里卡的陸軍第四團(“蘭卡瓜”團)服役。
1953年,他獲得少校軍銜,隨後返回聖地亞哥,在陸軍戰爭學院擔任教官;同年,他前往智利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律。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1971年)奧古斯托·皮諾切特(1971年)
1956年,他前往厄瓜多,與位於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厄瓜多戰爭研究院進行合作項目研究;在與厄瓜多戰爭研究院進行合作項目研究期間,皮諾切特致力於地緣政治學、軍事地理學和情報學的研究工作,還擔任過厄瓜多埃洛伊·阿爾法羅軍事學校的教官,獲得厄瓜多政府授予的榮譽少校軍銜;研究工作結束後,他獲得厄瓜多政府授予的亞頓·卡爾德龍榮譽勳章。
1959年末,他返回智利,前往駐守安托法加斯塔的智利陸軍第一師總部服役。
1960年,他開始出任駐守安托法加斯塔的智利陸軍第七團(“埃斯梅拉達”團)團長。
1963年,他被任命為陸軍戰爭學院副校長兼軍事地理學教授,同時教授地緣政治學。
1965年、1968年、1972年,他三次前往美國接受反游擊戰的訓練。
1966年,他獲得陸軍上校軍銜。
1968年,他出任駐守聖地亞哥的智利陸軍第二師參謀長,同年年底他獲得陸軍準將軍銜並出任駐守伊基克的智利陸軍第六師師長,同時擔任塔拉帕卡軍區總司令。
皮諾切特和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皮諾切特和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
1971年1月,他出任智利陸軍第二師師長兼首都聖地亞哥衛戍區司令,同時獲得陸軍少將軍銜;同年11月,他作為智利陸軍代表負責接待訪問智利的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
1972年,他出任智利陸軍總參謀長;他還曾先後出任智利駐厄瓜多和美國大使館的武官。
1973年6月29日,他以陸軍總參謀長身份率領一個步兵團參與平定由羅伯托·索帕中校率領部分下級軍官發起的軍事叛亂行動;同年8月23日,他被薩爾瓦多·阿連德·戈森斯總統任命為智利陸軍總司令,同時獲得陸軍上將軍銜。

政變奪權

1973年9月11日,他聯合海軍、空軍和國民警衛隊總司令發動了政變,並成立了軍事執政委員會;他擔任軍事執政委員會主席。
1974年6月17日至12月16日,他擔任智利國家元首兼陸軍總司令;同年12月16日,他出任智利總統兼陸軍總司令,並將自己的軍銜晉升至大元帥。

晚年生活

1981年3月11日,他將軍事執政委員會主席職務交給何塞·特雷波·梅里諾,同時離開軍事執政委員會。
1990年3月,他將總統職位交給民選總統帕特里西奧·艾爾文。
1998年3月,他卸任陸軍總司令職務,之後獲得終身參議員職務。
2006年12月10日,他在聖地亞哥逝世。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1973年9月11日,智利軍政府廢除了1925年智利憲法,之後奧古斯托·皮諾切特任命了一個“新憲法研究委員會”,負責新憲法的制定工作。
1974年7月,政府頒布575號法令,對行政區划進行改革,決定將智利全國劃分為12個大區和一個首都聯邦區;同年,他組建國家情報局。
1976年,智利成立軍政府國務委員會,頒布的《制度法》,規定在智利遭遇潛在顛覆活動的時期,總統有權控制新聞、沒收財產、審查信件以及禁止集會。
1978年1月4日,智利舉行全民投票,確任了軍政府的合法性,新憲法的制定進程加快,
1978年,智利頒布2339號法令,根據各大區的地理、文化、民族和歷史特點對大區加以正式命名;同年3月,頒布《大赦令》,赦免從1973年到大赦令頒布之日這段時間內所犯的罪行。
1980年8月12日,《智利共和國官方日報》公布了憲法草案,當年9月11日憲法經由全民投票得以通過。
1981年2月,設立憲法法院,3月11日憲法正式生效。

軍事方面

1978年,智利頒布兵役法規定,年滿18~45歲的男性公民必須服兵役;女性公民平時自願服兵役,戰時必須服兵役。軍政府時期非常重視軍火工業,在向智利國外購買先進裝備的同時,發展智利本國的國防工業。
1984年,智利政府在聖地亞哥組建國家航空公司,負責對飛機系統進行現代化改裝,還生產干擾雷達系統、電子情報系統、警報系統、航空通信器材、電子戰設備和飛機零件等。三軍總兵力由1973年的6萬人增加到1989年的10.1萬人,在武器裝備方面,據不完全統計,1973年~1989年陸軍購買了約100輛坦克,150餘輛裝甲車和裝甲運輸車;海軍購買了4艘潛艇、4艘驅逐艦、4艘飛彈巡洋艦、4艘飛彈護衛艦,以及幾十艘小型艦艇;空軍購買了約70餘架作戰飛機、90架直升機和運輸機。

教育方面

1973年,軍人執政後,把大批教授、教師投入監獄或流放,智利教育出現大倒退。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奧古斯托·皮諾切特
1974年,軍政府成立了“教育工作者商議會”。
1979年,軍政府提出要在智利實行勞工、福利、教育、衛生、司法、農業和行政管理等7個部門的現代化,並把教育現代化列為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允許部分流亡的學者和教授回國。
1980年,軍政府成立了掃盲專門機構——全國協調委員會,並實施教育部制定的掃盲計畫頒布了“補貼法”,規定給私立學校提供資助;決定教育行政管理權和財政權下放,發揮地方辦教育的積極性;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增加教育經費等;同時,政府特別提出鼓勵私人辦學,減少國家負擔;10餘年內便新成立了35所私立大學、57所私立專業學院,一些新的科學研究機構紛紛成立。
1981年,頒布《新大學法》,推動科學研究,為貧困學生設立獎學金等。
1980年-1984年,智利開展了一個為期五年的全國掃盲運動,在全國範圍內掃除文盲40萬人。在全國13個大區中,有6個大區的文盲率已降至5%,提前達到掃盲計畫的目標。
1984年,智利還實施了成人基礎教育計畫,目的是幫助那些處於社會、經濟底層的人們,獲得道德、文化、職業方面的基礎教育。

經濟方面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上台執政後,他邀請了一百多名經濟學家組成顧問班子,實行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和對外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政策;他們提議邀請他們的導師米爾頓·弗里德曼到智利為決策者和工商企業巨頭舉辦講座。
1975年3月,弗里德曼抵達智利,弗里德曼在三天的講座中,扼要講述了發展市場經濟的方法,即使大多數政府下屬機構私有化,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鼓勵對外貿易和外國資本的投入;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認為弗里德曼的方法可行,據此在智利實行了一系列新自由主義改革措施。

外交方面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軍政府上台後,智利宣布恢復同西方的“傳統聯繫”和“拉美民族主義”,公開宣稱智利屬於第三世界,系不結盟國家。軍政權在建立之初便立即與古巴斷絕了自阿連德時期建立起的外交關係,蘇聯、朝鮮、越南、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和墨西哥等一些拉美國家在智利發生政變後同智利中止外交關係(社會主義國家中,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沒有中斷同智利的外交關係),其他也大多停止了同智利的高級官方往來。拉丁美洲的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智利均先後進入軍事獨裁統治,六國共同制定了“禿鷹計畫”,旨在打擊同盟國中的馬克思主義“顛覆分子”,游擊隊和他們的同情者。
在理察·米爾豪斯·尼克森和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智利軍政府與美國政府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1973年10月,智利同恢復了同韓國朴正熙政府的外交關係。
1974年,美國向智利提供了2500萬美元的援助;美國根據“糧食用於和平計畫”撥給拉美的糧食,有一半給了智利軍政府。
1975年2月8日,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與班塞爾在玻利維亞的查拉尼亞進行了會晤,同意就解決玻利維亞出海口問題舉行談判,並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兩國外交關係。
1977年9月,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會見了美國總統詹姆斯·厄爾·卡特。詹姆斯·厄爾·卡特出任美國總統後,美國在外交上轉向強調維護西方民主價值觀和捍衛人權,並公開支持拉美國家軍人還政於民的政治民主化浪潮,智美關係逐漸出現衝突與裂痕,美國在人權問題上施加壓力,停止對智利的軍事援助,實行武器禁運並撤回三軍使團,智美關係處於低谷。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奧古斯托·皮諾切特
1978年,玻利維亞與智利兩國斷交。
1979年,中國與智利互設武官處;5月22日,智利同馬來西亞建立了外交關係。
1980年,中國智利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建立雙邊科技混委會機制;皮諾切特擬應邀對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但當其專機飛至中途,菲律賓以費迪南德·馬科斯總統因事不在首都為託詞,把皮諾切特拒之門外。他回國後撤了外交部長和智利駐菲律賓大使的職務,並將菲律賓駐智利大使驅逐出境。
1981年,智利與中國簽署了文化交流與合作換文;2月,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出任美國總統後,美國政府改變立場,不再以侵犯人權為由反對國際金融機構向智利等國家提供援助,同時重新提供軍火物資援助。
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爆發,智利是拉丁美洲唯一不支持阿根廷的國家。
1985年,里根開始第二屆總統任期時,美國開始不斷向智利施加壓力,逐步停止軍援,減少財政支持,並在聯合國大會上指名批評軍政府,軍政府後期,智美兩國關係實際上已處於一種不正常狀態。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諾出任菲律賓總統後,兩國才恢復了外交關係。
1987年4月,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智利,與皮諾切特總統舉行會晤。
1988年,中國智利外交部建立政治磋商制度。
1989年,智利中國兩國開始進行經濟合作;在軍政府時期,赫爾曼·庫維略斯、海梅·德爾·巴列兩任智利外交部長先後來華訪問,智利空軍司令費爾南多·馬泰也訪問過中國。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軍政府時期,智利和中國簽署的重要雙邊協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1980年10月14日)、《互設總領館協定》(1985年4月29日)、《互免外交公務簽證協定》(1986年4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文化協定》(1987年6月17日)、《外交部間建立政治磋商制度協定》(1988年8月19日)。

人物榮譽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獲得的榮譽有軍事明星(服役10年時)、軍事明星勳章(服役20年時)、軍事明星大勳章(服役30年時)、密涅瓦獎章(陸軍戰爭學院授予)、密涅瓦女神獎章(教授資格,陸軍戰爭學院授予)、智利共和國總統勳章、智利紅十字會名譽主席和貝爾納多·奧希金斯勳章、厄瓜多共和國亞頓·卡爾德龍榮譽勳章、哥倫比亞共和國何塞·馬里亞·科爾多瓦大十字勳章、巴拉圭共和國弗朗西斯科·索拉諾·洛佩斯國家功績勳章、瓜地馬拉共和國格查爾騎士勳章和阿根廷共和國五月勳章等。

個人作品

著作名稱時間著作名稱時間
《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
和秘魯地理綜述》
1953年
《皮諾切特:祖國和民主》
1983年
《軍事地理學》
1957年
《政治、政策和煽動》
1984年
《智利地理大綱》
1965年
《過度和鞏固民主,1984年—1989年》
1989年
《地緣政治學雜文集》
1968年
《軍隊指揮官的演講》
1995年
《1879年太平洋戰爭》
1972年
《走過的路,一個士兵的回憶》
1990年出版第一冊
1991年出版第二冊
1993年出版第三冊第一卷
1994年出版第三冊第二卷
《決定性的一天》
1979年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1943年1月30日,奧古斯托·皮諾切特與智利內政部長奧斯瓦爾多·伊里亞特的女兒露西亞·伊里亞特結婚,兩人共有三女兩子,分別是:長女露西亞·皮諾切特·伊里亞特、次女瑪麗亞·維羅妮卡·皮諾切特·伊里亞特、三女傑奎琳·瑪麗·皮諾切特·伊里亞特、長子奧古斯托·奧斯瓦爾多·皮諾切特·伊里亞特、次子馬爾科·安東尼奧·皮諾切特·伊里亞特。

興趣愛好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喜歡有關軍事、地理、歷史等方面的書;他最愛讀的三本軍事著作是:義大利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德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孫武的《孫子兵法》;他佩服克勞塞維茨提出的“用戰爭戰略統治文人社會”的思想,對《孫子兵法》中關於將軍應具有哪些品質的論述十分讚賞,甚至能背誦有關章節。在他的建議下,該書被指定為軍隊高級將領的必讀書;他喜愛收藏圖書,他的私人圖書館內收藏了許多關於拿破崙的書籍和智利殖民地時代及獨立初期的書籍;他的私人交往圖書館擁有藏書約5萬冊,總價值約為300萬美元。當前他的私人圖書館由皮諾切特總統基金會這一組織管理。

日常作息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任總統期間,每天早上6點起床鍛鍊身體,7點吃早餐,8時準點到總統府上班,處理公務,直到晚上7點,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人物評價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是當代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在智利和國際上對他都有截然不同的評價。擁護他的人,讚揚他是個熱烈的愛國者、盡忠職守的真正軍人,是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的英雄和卓越的國家領導人;反對他的人,罵他是個權欲薰心、心狠手辣、作惡多端的暴君和獨裁者;也有人認為他功過兼而有之。(《列國志·智利》評)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的支持者認為他的主要功績是:阻止了共產主義的蔓延,執行了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為1990年代智利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的反對者則認為,皮諾切特破壞了智利的民主政治,實行了導致數千名反對者死傷的國家恐怖主義政策,攫取個人利益,經濟政策迎合富人而中下階層利益受損。(《列國志·智利》評)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的政策非常成功,成為世界其它國家發展的楷模,其中也包括美國。美國對改革社會保障的討論就是基於智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華盛頓卡托研究所評)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是在國家處於最嚴重危機的時候承擔起領導國家的職責,他當時確信沒有其他辦法能使國家擺脫危機。(智利陸軍總司令奧斯卡·伊蘇列塔評)
2017年11月19日,智利總統大選前進行的民調顯示,在結束軍政府統治27年之後,有12%的智利人覺得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是最好的領導人之一。(智利國民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