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明

皮明

皮明,新媒體藝術家,“漢字心能量”系列藝術公益活動發起人。1969年4月生於湖南桃江,曾任職於文化事業機構和高校,作品多次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個展“心界”、專著《漢字心能量》、《漢字貝能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桃江
  • 出生日期:1969年4月
  • 職業:新媒體藝術家
  •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 代表作品:《心界》《漢字心之音》《漢字心能量》《漢字貝能量》
個人簡介,人物履歷,探索方向,

個人簡介

新媒體藝術家,“漢字心能量”系列藝術公益活動發起人。藝術碩士,國家二級舞台美術設計師、上海創意產業協會理事。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上海戲劇學院數碼藝術設計系。曾任教於深圳大學藝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創意學院,先後任廣東話劇院團委書記、信息中心主任,廣東藝術發展中心藝術總監、副總經理,創意幸福網總監。赴台北師範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訪學,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勵,兒童劇《闖入天才星球》獲全國調演舞美一等獎,舞台劇《浪淘碧海》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話劇《院子裡有棵橄欖樹》獲中國戲劇節舞美獎,話劇《無話可說》、《青青草》和兒童劇《為了明天》獲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為廣東省委宣傳部、文化廳策劃設計大型文藝60多台次。

人物履歷

1998年任廣東藝術發展中心設計總監,策劃藝術展示活動《開啟藝術之門》。2003年入選廣東省委宣傳部“十百千人才工程”。
2008年任“非常快樂”網站創意總監,策劃“非常快樂”等系列活動。
2013年3 月於上海藝博畫廊舉辦的多媒體作品展“心界”,被“新華社”、“中新社”等近百餘家社會媒體報導和評論。
2013年10月“心界”應邀參加“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2014年6月專著《漢字心能量》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著名思想家張豈之作序。
2014年7月16日由清華大學出版社與神州藝術雜誌社共同主辦的皮明著《漢字心能量》研討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2015年7月20日新媒體藝術家皮明與鋼琴演奏家楊凌雲、作曲家魏揚20日在美國加州菲利蒙市的音樂廳,為當地居民獻上一場別開新面的“漢字心之音”藝術沙龍。

探索方向

皮明“心界”系列作品,旨在探尋隱藏在漢字中的心靈能量,試圖破譯那些文化結晶中的幸福密碼,並嘗試創造有效傳播的方法和捷徑。
以漢字“心”為視覺符號及意念載體,以多維度的“心態”釋義為感覺之源,揭示“心界”所帶來的“世界”、“眼界”和“心界”的關聯與轉變,挖掘和解構漢字里習以為常而忽略的關於“心態”的文化信息。
作品專注於與心靈相關的視覺符號,以漢字為核心元素,使用新媒體、繪畫、書法、影像等形式的多元構建,從漢字元號本體出發,探索符號形成及構成的歷程和深刻含義。試圖探索這些字元中所蘊含的關於心靈的東方智慧,嘗試在當今信息社會的紛繁符號體系中,傳播這些具有價值概念、正能量、顯著東方特色的信息符號。
“心界”展覽中新社報導
《新媒體藝術家皮明攜其600個“多元漢字”亮相上海》
新媒體藝術家皮明攜其多媒體作品展“心界”30日在上海紅坊藝術園區亮相,引起此間業界颳起一陣“多元漢字旋風”。 這次作品展以漢字為核心元素,以一種全新的、特有的角度和方式,使用新媒體、繪畫、書法、裝置等形式的多元構建,表達對漢字的尊敬及漢字自身所蘊涵的意義和哲理。作品把目光定位在帶有心字旁的近六百個漢字,試圖從五千年的文明中尋找智慧和安慰。
“心界”展覽新華社報導
《上海新媒體藝術家以漢字“心界”展反思社會“心病”》
“新華社”評論:
皮明用書法中“九宮格”的概念,將繪畫、裝置、影像和漢字融為一體。九個畫面的組合變化,在視覺上呈現了豐富的可能性,也給觀眾心靈帶來久違的感動和衝擊。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韓生評論說,皮明的《心界》展用600多個“帶心的漢字”回歸了藝術的本質,即藝術的出發點應該是自己的內心,“在整個時代中,我們應該停下腳步,關注自己的內心深處。”
“心界”視覺中國報導
在信息社會語境下,由漢字“心”,到人“心”,所引發的多緯度“心態”思考與探索。皮明“心界”系列作品使用多種多媒體語彙,探索漢字在傳統與當代、情感與思想中所蘊含的東方智慧。觀眾將在互動中體驗真實、虛幻、情感等各層次的“心象與心態”。
張豈之(著名思想家)
皮明從“心”字入手,以及他努力勾勒的心字系列的語族,有助於生動地展示中華文化的衍生歷程和構成譜系。
他將每一個重點解釋的詞語,按不同偏旁進行了形體拆分和意義組合,加強對已有傳統語義的理解,部分詞語能自鑄新解,給人以啟迪。
作者長於油畫創作,對顏色與構圖很敏感。該書從歷代一些著名書法家的作品中選取字形,主要是小篆,單獨排印,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表現力,在靈動的筆畫和微妙的寫意過程中,有助於人們繪聲繪色地領悟到漢字的無窮魅力和豐富的文化信息。
將漢字 “心”凸顯出來,展示出中華文化濃郁的人文氣息和不斷豐富發展的開放氣魄,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他做了很有意義的嘗試和示範。他寫的這本書,具有較強的藝術吸引力,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讀者都可以從這裡吸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加上印刷編排的藝術化,一定會成為讀者們愛讀的作品。
胡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讀到皮明的新著《漢字心能量》,眼前一亮。這是一本以新鮮視角、新鮮表達探索中國漢字乃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著作,更是一本提升中華文化自信心、展示中華文化軟實力的著作。
中華文化對“心”很關注。從“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再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直到“人心就是力量”。心是什麼?是一種價值觀,是一種精神狀態。對於關注“反求諸己”的中華道德文化來說,心是自我修養提升關注的主要對象;對於關注“民心向背”的中華政治文化來說,心是政權基礎鞏固關注的主要對象。
有了好的心態,就有好的狀態;有了好的狀態,就有好的生態。不論對於個體還是群體甚至社會、國家,“心”的健康都是一切健康發展的基礎。
本書作者在做一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嘗試,讓讀者關注漢字、關注心。希望有更多的讀者能通過閱讀本書體悟內心世界的多彩與中華文化的博大。
張仲年 (著名導演)
在紅坊參觀了007設計展,又參加了“心界”多媒體作品展開幕。兩者正好是西東方不同的文化。007展出的實物和模型讓你感受製作者的精心與想像。皮明的獨特創意與體現讓你領略中國文字的深邃。兩者都深深啟迪參觀者。所以,我提筆在皮明展留了個“感”字。感受、感悟、感慨!這才是真正在搞藝術。
韓生(上海戲劇學院院長)
皮明作品展即將開幕。回望其創作過程與形態,首先帶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其作品的屬性與方向,這本身也折射著藝術學在國家學科目錄上成為門類所引發的一系列對藝術本體的深層思考。設計學作為藝術學門類的一部分,其內涵屬性的特徵性與外延邊界的相關性,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性的思辨問題,也是一個實踐性的創作方法與技術呈現問題。
直指人心,成為藝術根本的力量源泉的核心,形態方式則隨著時代發展和技術進步而不斷演化。從這一點,這個展覽帶來的啟發意義是具有超越性的。
皮明作品的形制和方法還處於不穩定的過程之中,所以這一系列作品形式的統一性並不鮮明,但我們已經可以感到其具有的未來潛力。我曾說象"群展"而不象"個展",但很快我也意識到,雖然我們在觀念上主張"疆界無垠",但在操作上的疆域始終存在,這個邊界是由自己劃定的,關鍵在於自己和社會的共同接受。形態和方向的凝練是長期的課題。
孫福良(上海創意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我認為皮明多媒體作品《心界》有幾個特點:1、立意高尚,關注和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2、角度新穎,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挖掘與當代價值觀的反思;3、內容豐富,材料手段、信息技術、人文資訊都有比較豐富的內容;4、形式創新,注重傳統藝術與新技術的融合與開拓。
祝願皮明多媒體作品《心界》展覽取得圓滿成功,形成一系列以視覺形象為主的藝術化的心態符號,達到傳播東方文化、“啟迪心靈”的目的。
姜微(新華社上海分社社長
看了報導後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所以一定要抽空來現場參觀。這種既有學術高度又貼近生活的作品,我要組織我們的記者來看展覽,以他們的專業背景和對文字的熟知,他們可以更快地理解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題,希望能將規模做得更大,內容更深入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