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哈薩克手工藝品)

皮囊(哈薩克手工藝品)

“皮囊”,哈薩克民族稱之為“撒巴”(羊皮製作的皮袋)。它的發明是在生產中自然出現的。它可以追溯到古代,哈薩克民族的祖先早在原始畜牧業時期就把馬皮和羊皮脫毛後,用麵粉和優酪乳混合調成粘稠液體狀塗在皮料上進行不完全加工(也不能完全加工,因為“撒巴”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才能存放奶子和加工優酪乳),這是它的奧妙之處,足見哈薩克民族的智慧。經過大約10天左右,自然發酵,使原皮較軟和,然後用駝毛線進行縫合。皮料縫合成四棱形狀,底大口小,俗稱“四棱撒巴”。它是用途很大而攜帶非常方便的一種手工技藝品,而且耐用。就皮囊而言,外表美觀,製作看來簡單,初見著還認為是個皮口袋,誰知它是牧民生活中的一件傳家之寶,傳世之物,這是它的奇特之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囊
  • 別稱:撒巴
  • 意義:開創了草原文化一個時代
  • 發明者哈薩克民族
當聞到那優酪乳的清香就會想到皮囊的作用,“撒巴”能製作優酪乳,還能製作酥油,皮囊成了獨特的手工技藝品,“撒巴”的製作開創了草原文化一個時代,

當聞到那優酪乳的清香就會想到皮囊的作用

牧民每到一處搭起帳蓬,當縷縷青煙從蓬頂冒出之時,優酪乳和酥油的香味隨之飄遍原野,不知者又誰能想到草原優酪乳的香味是從這不起眼的皮囊而發出的呢?當聞到那優酪乳的清香而又品嘗到其食品時,難道你就不想到皮囊的作用嗎,難道你不想去看看皮囊的魔術般的變幻嗎?凡是外來的旅客,如果喝優酪乳而未想到皮囊那就等於是食而不知其狀,喝而不知其味,嘗而不知其源,這樣的客人不感到草原之旅的欠缺呢?

“撒巴”能製作優酪乳,還能製作酥油

“撒巴”不但能製作優酪乳,還能製作酥油。酥油是食物中純潔清香而又非常細膩的上等食品,純正而又天然,想不到竟然出自於皮囊,這又是皮囊獨特的創舉。哈薩克族的祖先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先在“撒巴”里儲存適當的奶子,製作前,提前倒入優酪乳,將製作乳酪後剩下的溫度適當的汁水注入“撒巴”,掌握溫度,2-3小時就出油了。當你嘗到酥油和喝到酥油茶的時候,你能想到酥油的製作是何等的簡便科學么?在提煉酥油完畢後,將優酪乳倒入鍋里慢慢地燒,這是哈薩克民族脫水處理製作奶疙瘩。水脫完後,用細毛線將其切割成塊狀,擺在托架上,在脫水製作的奶疙瘩里加一些鹽,又可以做成優酪乳乾。優酪乳既解飢又解渴,優酪乳乾既是食品,又是製造肥香的好原料,皮囊成了多功能的機器。

皮囊成了獨特的手工技藝品

皮囊成了哈薩克民族製作優酪乳、優酪乳疙瘩和酥油的獨特的唯一的手工技藝品,世代傳承下來,成為自然傳承的一種手工技藝品,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既是“撒巴”的繼承人,又是“撒巴”傳承人。這種群體性、歷史性、自然性、時代性、奇特性不同於其它的手工技藝品。

“撒巴”的製作開創了草原文化一個時代

“撒巴”的製作,猶如蒸汽機的發明,開創了草原文化一個時代。它的製作工序靈氣而奧妙,細波而文雅,迷巧而又深邃,使人一見而生奇,使用而生嘆,充分表現了哈薩克民族祖先科學的神通天工。它不但製作程式嚴密,而且滴水不漏,天衣無縫,最適合草原遊牧民遷徙頻繁,攜帶方便,套用及時,“撒巴”成了哈薩克民族遊動加工廠。“撒巴”加工的優酪乳細嫩香甜,提煉的酥油細膩清香,這說明皮囊沒有一點對制奶品的腐蝕作用,而對奶品起到自然的保護作用。它製作的奶類是草原牧民的高級營養品,成了世上貴重之物,這是皮囊獨特的鮮明特徵。
哈薩克民族的皮囊由祖先發明,世代相傳,順風而去,久經不息,又適合遊牧民族使用,這又是皮囊隱密之處。原來是自產自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皮囊製作的奶品逐步推向市場,經濟價值一現居高。酥油的價值尤為突出,它是市場上油類食品中的高級貴重食用油,可以說在市場上獨占鰲頭,成為市場的搶手貨,是市場的一朵鮮花,經濟收入十分可觀。皮囊這種手工技藝品製作出來的奶品逐步被 人們所青睞,漸漸被人們理解,接受、認可和享用,但是,在激力競爭的市場經濟時代,皮囊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原始性、落後性。由於跟不上生產的進步,趕不時代的發展,所以逐漸衰退下來。製作材料也被先進的塑膠、帆布等代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