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東1940年秋季反“掃蕩”

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所屬部隊在安徽省東部地區,反擊日偽軍“掃蕩”的作戰。1940年8月下旬,侵華日軍第13集團軍為屏障南京,維護其津浦鐵路(天津一浦口)南段及運河沿線的交通運輸安全,從南京、揚州、鎮扛等地抽調第15、第17師各一部及部分偽軍,陸續向皖東各據點增兵,準備集中萬餘兵力,大舉“掃蕩”津浦路東地區,企圖消滅抗日力量,摧毀皖東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決定留第4支隊主力堅持津浦路西,以留守路東的第4支隊第14團及地方武裝,在人民民眾的配合下,就地分散游擊,與日偽軍周旋,堅持內線鬥爭;另以進入淮安、寶應地區的第5支隊,在外線積極策應,牽制日偽軍兵力。9月5日起,日偽軍萬餘人從天長、六台、來安等地出動,分批多路向皖東根據地基本區來安、盱眙邊境的半塔集、古城等地分進台擊。6日陷竹鎮、自來橋,7日占漢澗、半塔集,繼續向古城進犯。與此同時,五河日軍侵占雙溝,配合半塔集的日偽軍占領盱眙城。高郵日軍頻繁出擾淮安、寶應地區,牽制和攔阻第5支隊主力南援。路東新四軍江北部隊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積極投入反“掃蕩”作戰,以襲擊、伏擊等戰術,使日偽軍四面挨打,到處撲空。7日,第14團第3營在竹鎮附近伏擊日軍指日撤兵回防。此次反“掃蕩”作戰,共斃傷日偽軍600餘人,鞏固與發展了皖東抗日根據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