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封橋村位於餘姚市泗門鎮東部,是一個以橋命名的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封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餘姚市泗門鎮
- 地理位置:餘姚市泗門鎮東部
皇封橋村位於餘姚市泗門鎮東部,是一個以橋命名的村莊
皇封橋村位於餘姚市泗門鎮東部,是一個以橋命名的村莊村內小橋、流水、人家,四時鳥語花香,一派江南水鄉風光。該村河多橋高亦多,有太平橋、萬順橋、許家橋、吳家橋、楊巷橋、落馬橋、樂城橋,燕翼橋、申明橋、皇封橋等古橋樑十餘座。1...
皇封橋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800多年前,南宋小康王趙構“泥馬”南渡經過此地,時值傍晚,康王已筋疲力盡,便下鞍歇座於石橋上,一面西望夕陽,一面觀賞橋邊景色,感嘆人生坎坷,並心道此一歇後若能順利登基,日後定封此橋。直此人們以為“聖駕”蒞臨,必是一塊“寶地”而把石橋命名...
自南宋開始,冬季農閒約四個月時間,龍慶景一帶大部分勞力外出到閩、贛、皖等省的深山老林,搭木寮上山伐木做香菇,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特封龍慶景為香菇種植皇封專利之後,更是菇民(對龍慶景外出種植香菇的人群的統稱)遍布全國。種植香菇要進深山老林,時常遇到劫匪歹徒猛獸,吳三公便研究了一套與之進行搏鬥的...
皇封橋村位於泗門鎮東部,是一個以橋命名的村莊。有太平橋、萬順橋、許家橋、吳家橋、楊巷橋、落馬橋、樂城橋,燕翼橋、申明橋、皇封橋等古橋樑十餘座。皇封橋是東西要道主橋,橋長7米、寬2.5米三板兩欄子的三洞引橋,東西方各壘石階五級,朝南欄板上刻有篆書“皇封橋”,相傳為晚清舉人楊積芳所書。該...
李家村舒家 李家村舒家,建國初設立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以舒姓得名,因村近皇封橋也稱皇封橋舒家。歷史沿革 據傳;早年舒姓在此定居發展,逐漸成村,為區別不遠處的葛家舒家村,因村旁有一座皇封橋,故有稱皇封橋舒家,該自然村一直屬李家行政村。2014年12月村落整體拆遷。
大廟周村位於寧波余慈地區,北靠329國道,南瀕臨周江,西鄰泗門集鎮,東至餘姚大道,距餘姚市中心20公里。全村區域面積約3.5平方公里,由洪家、廟東、廟西、皇封橋、明朗5個行政村合併而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82戶,常住人口2475人;村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5個黨員教育活動點,1個村級黨校和2個村級遠程...
南宋時期時實行鄉里制,稱開元鄉閣剩里。其地理位置大約是:東鄰孝義鄉(今塘堰橋直河江為界),西連汝仇里(今皇封橋、水閣周為界),南自雲汝江(今臨周江),北瀕杭州灣。概況 當時,大沽塘所在地還是一片海灘,鄉民歲苦海患。宋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縣令謝景初率眾建築海塘,東自上林西至雲柯,全長...
曾子得孔子一貫真傳,以孝行著,皇封“宗聖”,閣因此而得名。原閣建造宏麗,為江南曾氏宗祠所獨有,與山東曾子故里宗聖廟相媲美,古稱北廟南閣,馳名遐邇。閣前有空坪,青磚墁地,苔蘚蒼蒼,拾級而上,步入宗聖閣,閣高三層,五開間,通面闊22米,進深三間11米,通高17.56米,前出廊,底層正殿三間聯通,...
南門大道最良橋 李家塔村會龍橋 陸埠上街古木橋 子陵瀨畔安山橋 北城東門黃山橋 老西門外陸浦橋 栗樹橋村永寧橋 古驛道上谷堂橋 四明茶培平頭橋 馬渚中河飲馬橋 三江交匯皇封橋 無擇浦上上新橋 龍山西麓古月池仙橋 旗桿門頭五馬橋 雞鳴山下官橋 黃墓渡口福泉橋 回龍村上八仕橋 漁溪老街永安橋 候青江上季...
甲子橋下弱女淚 候青江上季衛橋 衛風護水西衛橋 浹江臥龍朱家渡橋 汶溪文種故里橋 一橋三名古吉利楊 秋風蕭颯晝錦橋 一里桂林十座橋 曉雲大溪大方橋 康王封賜皇封橋 南塘河上聽泉橋 南宋權相墓前橋 排柱斜插郭塘橋 第三篇 橋名探奇 話說寧波老橋名 寧波橋名分類 一橋兩名(一橋兩額)的老橋 寧波老橋橋...
西店鎮有香岩山、閬風橋、宋代摩崖石刻、紫溪洞、皇封廟、鎮東橋等文物古蹟。香岩山 香岩山為南宋名士劉倓(字允叔)歸隱處。築有“閬風吟室”,後改名為“閬風庵”,現存。香岩山之北有建於唐乾元中(758~759年)之明恩寺,1963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閬風橋 牌門舒村為宋名士舒岳祥故里,嶺口村頭...
曾受皇封的萬壽仁瑞寺,因擁有欽賜的“萬壽仁瑞寺”匾額和兩江總督曾國荃親書的“大雄寶殿”匾額,以及朝袍、朝靴等物而名躁江南,成為宗教聖地。 [10] 車江十牛峰景區 十牛峰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海拔594米,離衡陽市西南郊方向6千米,與岣嶁峰分列衡南兩側,調節著衡陽的氣候與風水,是守衛衡陽衡南的神山。十...
隨著歲月的輪迴和積澱,奶子房花會漸漸形成了“高蹺”、“中幡”、“罈子”、“天平”、“神膽”、“小車會”這六檔花會,其中“罈子”曾經受到清朝慈禧太后皇封。奶子房花會所有分檔的唱腔、招式、裝扮、器樂都是對民族個性的充分張揚,蘊含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美學特徵,可謂民族文化的活標本。交通 公車:A奶西...
西天目山歷代名僧輩出,屢受皇封。唐代,慧忠禪師向肅宗奏“理人治國之要,暢唐堯虞舜之風”,示寂後,封號“大證禪師”;鑒宗禪師示寂50年後,吳越武肅王錢鏐請於朝,追謚為“無上大師”;洪言西土禪師,僖宗御賜以紫衣,昭宗賜號“法濟大師”。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理宗賜號“佛眼禪師”;曇印禪師,理宗...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天安門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個橋孔,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線,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1937年7月7日,日本...
他越想越愁悶,暗自籌思:“不如待受皇封之後,於京中另娶一個美貌的小姐,而把那個原配妻子休了,豈不更妙”這時,值日星君於手薄上記著“黃一道月下休妻”之後,即往天宮啟奏玉皇。玉皇大怒,敕令福祿判官,除去黃一道的狀元祿位。那晚,主考官在審閱眾舉子試卷,見有一卷文字出眾,嘆為奇才,擬將其錄為榜首...
至此,皇封御製的白湖順濟廟名列當時天下三大媽祖廟(即湄洲媽祖廟、白湖順濟廟、天津天后宮)之一。白湖順濟廟坐落於今闊口(原名白湖)白湖舊址之北,座北朝南,據里人告知,原址規模宏大。後經宋代名臣陳俊卿於一一七0年告老返鄉後捐地擴建,占地不下二十畝,整個白湖北向地段均為廟產。至元兵南侵建朝後,...
到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對這位“保護神”作最後一次晉封,封號為“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后”,達到皇封的最高品級,由天妃改為天后,民間俗稱“娘娘”。元代以來,北方沿海一帶的海神廟,多稱“天妃宮”;清代封“天后”,於是改稱“天后宮”。金代在古文化街一帶設“直沽寨”之後,到元代延祐...
044.受過“皇封”的地皮好種食 045.出酒井 046.南坑草鞋 047.吳本醫太后 048.楊龜山教太子 049.一拂先生 050.鄭樵與鯉娘 051.李侗智警張三府 052.朱熹寫“桃”053.蔥補丹田麥補脾 054.朱熹與麗娘 055.抓朱熹 056.陳北溪畫月 057.李綱辯“馬”058.李綱種檜樹 059.李綱巧阻皇帝過沙縣 060.王璞作活...
奇怪的是當她自己受封"護國夫人"時,還積極為爹爹、丈夫討取皇封,以達到滿門富貴榮華。在這裡,陳十四顯然已成了宋王朝提倡的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化身。從陳十四身上,我們不但看出了歷朝宗教對她的滲透,同時也似乎看到唐宋以來封建王朝的宗教主張。流傳 《陳十四夫人》,在唐末五代以前,主要以歌謠、口頭講述...
喜訊傳到王友詢(後有專門介紹)之百歲高齡母親耳中,老人家一定要去看看大橋,家人勸阻過年了大家都來給老夫人拜年就等過完年再去看吧,於是過了元宵節,到十六老人家要去看橋,老人家皇封誥命並且百歲高齡,平常別說普通百姓就是附近官員也難得一見,聽說老夫人要在十六去看大橋,附近十里八鄉鄉紳百姓早早都趕到...
那天,張天師路過這裡,看了也很生氣,指著椿樹罵著說:"你這個傢伙,長相倒不孬,其實臭不可聞!"從那兒起, 椿樹就有了臭氣,可它受了皇封,總是高高在上,什麼樹也蓋不住它,還開金色的花,結金色的籽,連小孩都稱它" 椿樹王"哩。大年三十,孩子們就抱著椿樹唱這首歌。,羅漢山還流傳著這么一首兒歌:...
建寺1300多年來,幾經戰火,歷盡劫難,代有興衰,先後經過九次重修,特別是宋端平年間、明成化年間、清光緒年間和上世紀八十年代四次大修,在保留最初建寺風格的同時,廣泛吸收了唐、宋、明、清等多朝的佛教文化元素,融合了各朝各代佛寺的建築風格,是世間罕有的保存完好的古代皇封古剎。 歷史悠久的唐建昭慶...
這一年,練何四十八歲,他成為天下皇封練姓第一人。漠北出策 薛延陀是中國古代居於漠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由匈奴別種鐵勒中的一部兼併薛族、延陀族構成,其首領夷男被唐太宗冊封為珍珠毗伽可汗,成立了薛延陀汗國,成為唐在漠北的一個附屬藩國。唐滅東突厥後,薛延陀趁機迅速擴大勢力,擁有精兵二十萬,進入了...
鰲拜生前,於康熙六年(1667年)以輔政功封一等公,後獲罪革除,直到雍正年間皇帝才下詔恢復他的“一等公”。因其是皇封的第八位公爵,他的墓地稱為“八大公墳”,後來墳墓附近形成了村落。《民國三十六年北京市城郊地圖》清晰地標註了這個地名。聽說,十幾年前,還能找到八大公墳村,就在和平街十三區和望和...
皇封廟 井山廟 塘下鎮東廟 東洲廟 赤岙二保廟 永豐廟 西山殿 永樂禪寺前殿 鎮寧神祠 廟嶺秀山殿 3.古學堂書院 方孝孺讀書處 石鏡精舍 植桂書舍 陳家小書房 文昌書院 4.古橋樑 宏濟橋 花橋 戊己橋 萬年橋 甲子橋 閬風橋 步雲橋 鎮寧橋 登瀛橋 鎮東橋 西岙石拱橋——寺前橋、惠德橋、祠堂橋 永福橋...
在清代,安頭屯中幡極為盛行,曾兩次受到皇封。第一次是在乾隆帝時,御封兩面幡面,一面題字為“龍祥鳳舞”,一面為“人神共悅”;第二次是在鹹豐帝時,御筆幡面兩個,一書“風調雨順”,一書“國泰民安”。現今鹹豐元年御封“國泰民安”幡面仍保存完好。安頭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動作100多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