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竹馬會,中幡會,燈官會,小車會,高蹺會,
竹馬會
:
竹馬會傳入大河各莊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時期。當時在京城裡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馬會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鄉大河各莊辦起了竹馬會,並起名“如意老會”。幾百年來,竹馬會在鄉裡間獨樹一幟,新穎別致,文武兼備,遠近聞名,逢年過節竹馬會便在城鄉各地進行巡迴表演,深受民眾的喜歡和愛戴。解放初期,大河各莊竹馬會吸引來寶坻、武清等地的上百名優秀青年人來學藝,一時成為京津一帶頗有威名的花會項目。大河各莊竹馬會表演形式有文場表演和武場表演兩種形式。共有8位演員,武場表演以8位演員象徵千軍萬馬,在催征戰鼓聲中,八匹馬穿梭般地來往衝突,盤旋,跳躍,隊形不斷變換,擺成各種陣勢。表演技巧在於上身穩如泰山,下身腿快如風,快速穿插,隊形不亂。分為十六套路數,伴奏樂器以大鼓,大鐃,大鈸為主。文場演唱有獨唱、合唱。唱詞文雅、華麗、抒情,頗具詩意,多為歌頌太平盛世及描寫與征戰有關的內容,有:《大四景(春夏秋冬)》、《十二重樓》、《漁樵耕讀》等,伴奏以昆笛、笙、二胡為主。
1986年春節,大河各莊竹馬會應邀兩次進京,參加了北京市在龍潭湖舉辦的第三屆民間藝會“龍潭杯”大獎賽,與來自遼寧、山東、上海、河北、銀川、天津及京郊等地的八十七檔花會進行了角逐,參加了決賽榮獲表演獎(二等獎),奪得了獎旗和獎盃,為香河縣爭得了榮譽,並受到了《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的專題報導和好評。
中幡會
:
香河縣安頭屯中幡起源於隋唐,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唐宋時期,在北運河航運過程中的船帆常被人們用在陸上玩耍,後來逐漸發展出各種花樣和手法,經過人們很多年的改進與創新,發展成為有組織的民間表演藝術團體,取名為中幡會。中幡分筒、面、樓三部分,筒長1丈8尺,控制幡速減輕下垂慣力,幡面襯風,使幡的重心穩固平衡,仗桿襯幡面,飄帶美妝幡容。在清代,安頭屯中幡極為盛行,曾兩次受到皇封。第一次是在乾隆帝時,御封兩面幡面,一面題字為“龍祥鳳舞”,一面為“人神共悅”;第二次是在鹹豐帝時,御筆幡面兩個,一書“風調雨順”,一書“國泰民安”。現今鹹豐元年御封“國泰民安”幡面仍保存完好。
安頭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動作100多個動作。其中前把幡變換手法有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盤肘等30多個動作;後把幡變換手法有插劍腦件、插花腦件、左插劍灌耳躥襠牙件等70多個動作。與中幡同時表演並對中幡表演起伴奏作用的“大挎鼓表演”內容也相當豐富,包括30套鼓調,每調存有鼓譜,分連打和摘打。其中花鈸與鐺鐺、大鼓齊奏、花鈸單打、花鈸與鐺鐺等穿插對打表演場面火爆。
1992年,香河縣中幡會參加文化部組織的中幡表演,演出長達2個小時,獲得了與會領導及觀眾的一致稱讚;2000年中幡會參加河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獲二等獎。
燈官會
:
“燈官會”原流行於湖北一帶。清光緒年間,隨著北上換防鄂軍的傳播在北唐盛行起來。“燈官會”由地方有威望的人士組成,服裝道具由縣衙暫借。出會時,八抬大轎抬著燈官,又稱“燈政司”,身著知縣官服,帶著真正知縣的大印和驚堂木,代行使知縣的權力。轎前三班衙役,高舉“肅靜”、“迴避”大牌齊聲唱喝。再前,有小差打著印有金字“燈政司”字樣的大紅紗燈,頭面引路。轎後有班頭和捕快,推著囚車,手持鐐銬、木枷、木杖、軍棍等刑具跟隨。大街上所有店鋪、字號門前,必擺桌案,備有茶水點心,乾鮮果品,表示對燈政司熱情接待。燈政司路經各店前,店主一定要衣冠整齊地跪拜在轎前,並誠懇地徵求意見。而燈政司專門在店前的花燈上故意挑剔尋找茬口,店主還必須低頭認罪表示悔改,然後支出罰銀。罰銀越多(一般在百兩以內)店主越覺體面,越受人尊重,一般不會出現“抗拒者”,如有燈政司便可發號施令,當眾給以各種處治,乃至“動大刑”。“燈官會”雖是群體性的娛樂活動,但也有假戲真做的時候。燈政司藉機處治一些行為不端之徒,衙役們也不免動點“真格的”,讓其當眾出醜,大快人心。以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出會三天結束,道具送還縣衙。會頭將所罰銀兩如數上帳,除少量獎勵演員外,還稱些糧米周濟貧困戶,其餘大部分用於修路、修橋、修建寺廟等公益活動。因此,燈官會深得民心,倍受平民百姓的歡迎,久演不哀。
小車會
:
小車會原名“怯搬家”,據傳元末兵荒馬亂,北方人成群結隊南逃方州。後人模仿這段故事,創立了這道花會,名之為怯搬家。小車會有十個演員,坐車者是少夫人,推車者是老僕人,車前有八個角色,即公子、傻子、文先生、算命瞎子、醜婆、俊婆、媳婦、姑娘。香河縣最早上演小車會的是田水鋪村(現屬武清縣)。清順治年(1647年)傳入霍辛莊。霍辛莊於民國初年傳入大六王,又傳謝屯,1938年又傳到王指揮莊,1941年傳入孫家止務村。魏家灘小車會於民國六年(1917年)由石虎辛莊傳入,而石虎辛莊是由三河縣孫屯引進的。小車會的車上,一般只坐一個人。河南止務的小車會坐兩個人,叫“雲車會”,是較有名的一道會。該村“雲車會”是同治九年(1870年)從霍辛莊傳入,後不斷改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民國十九年(1930年)曾去北平天橋賣藝演出過,一連數日,深受歡迎,有“京東第一雲車會”之稱。
高蹺會
:
高蹺會又名登雲會,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列子》中已有扭高蹺的記載。高蹺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邊扭邊唱,武蹺則重在功夫表演。文蹺以香河縣鉗屯村為最早興辦者,約在乾隆年間。是“水漫金山寺”扮相。演員十四人:許仙、法海、青蛇、白蛇、老座子、賣豆的、漁翁、樵夫、藥公、藥婆、打鼓二名、打鑼二名(鑼鼓手是演員)。東口頭復興老會,約建於清嘉慶年問,程官屯高蹺會建立於1895年。武蹺以梁家務高蹺會建得最早,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演員十二人,扮演的是《水滸傳》中“三打大名府”故事。人物有:舵頭(武松),公子(王英)、漁翁(張順)、樵夫(石秀)、二哥(燕青)、漁婆(阮小五),座子(扈三娘)、藥包(安道全)、打鼓(張青、孫新)、打鑼(孫二娘、顧大嫂)。高蹺走勢為三陣:長蛇陣、二龍陣、八卦陣。榮各莊高蹺學於寶坻縣新開口,建於1918年,會名是“漁樵耕讀”會,有演員十四人。黃莊“同順老會”學自榮各莊走場為“老虎大張嘴”、“單葫蘆”、“雙葫蘆”、“花籬笆”等。
地秧歌:
地秧歌起源於元末,演員十幾人、幾十人不等,主要人物行當有:醜、妞、匯、公子。表演內容有日常生活中的“小出子”,也有“折子戲”。香河縣地秧歌,考不出起始年代。按現有資料看,以魏家灘村最早,在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蔡莊傳入。魏家灘在1938年傳給邵莊,而榮各莊地秧歌是由寶坻縣李家深子村傳入的,已有九十年了。香河縣的地秧歌,既演折子戲《拾玉鐲》,也演生活小曲《瞎子摸桿》,動律豐富,舞姿優美。肩、胯運轉靈活,肩能抖、錯、端、繞、轉、揉;胯能掀、提、錯、厥、繞、擰。扇能繞、翻、轉、客、端、顫;拉、搭、背、擋、貼、懷、徠、合、開、閃、蓋。以情感人,表情細膩,形象鮮明。
五虎棍:
五虎棍起源於五虎棍術、以劉宋鎮的西王各莊組會最早。1918年天津白尖塔有人來該莊落戶,此人會五虎棍,傳授給該村高景玉,高景福等人。1919年又從白尖塔請來幾名教師到村教授,學習的人增到三十幾個。同年,五虎棍出會,此後每年出會。1938年,五虎棍傳入石虎辛莊,同年出會,1943年停止活動。
梅花班:
梅花班起源於元朝,一班十二人。每人手執霸王鞭一根,(實際是硬棒、兩端串有活動銅錢),身著各色緊身短打服裝。扮成田公、漁婦、村姑、貨郎、花童等。據傳為當初武林群雄剿滅山大王時喬妝而留下的,出會走勢為“夾花寨”,扭一陣、唱一陣,鞭的兩端輪流輕擊在左手、左右肩、左右腳內外側,串錢嘩嘩有節奏地響,有樂班伴奏。石虎辛莊梅花班於1938年建立。1943年停止活動。
獅子會:
獅子會最早在香河出現於何時何村,已無法考查。現存的一道獅子會是炭戶村的,為寶坻縣李家深子所傳,是軟腰獅子。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傳入,據炭戶人說。本村引進獅子會是為了與另一村比會。到底何村,已不可考。獅子會每撥為五人、兩頭獅子,一個舉繡花球的,舞姿優美、矯健、多變。要求演員不但功力高深,而且要有應變能力。民國初年,炭戶的獅子與鉗屯高蹺相遇,鉗屯高蹺在縣內外名聲特大,炭戶獅子有意刁難高蹺,兩頭獅子把路“封”了,高蹺演員輪流出場都沒能“攆”走獅子(套路不對)。高蹺會趕緊派出一匹快驢回鉗屯接來老會頭。老會頭只上了腿,連妝都沒化,就和獅子鬥起來了。幾個回合後叫好聲轟然而起,獅子讓開了路。在香河的花會史上留下了“炭戶獅子難倒了鉗屯高蹺”的傳說。
少林會:
慶功台少林會建於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由村內會拳腳的幾個把式發起的。慶功台村以尚武出名,村裡有四攤把式場子。練的武術屬於四個門派:少林、太極、燕青、通背。使用的兵器有六合刀、三節棍、九節鞭、長槍。當時各村正興鬧會。這幾攤的教師聚在一起商議決定合在一起出會,起名“少林會”。會頭由幾個教師擔任:衛金龍、曹元功、徐振生、趙德元。少林會在1938年傳入石虎辛莊。
罈子會:
罈子會起子鹹豐三年(1853年),由西魏各莊組建。套路有大小圈,揣包滾背,串出等。據傳,在民國年間,高手是李大勇,方圓百里聞名。它的絕技傳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出走,杳無音信。
龍燈會:
龍燈會在香河縣出現於民國六年(1917年),那是大魯家口村由寶坻縣苑莊子引進的。其次是倪莊龍燈會,是民國九年(1920年)由遵化縣傳入的,後來又由苑莊請進教師細傳套路技藝。龍燈套路有大排隊,前後三、雙插花,日套三環,游龍戲水,破鎖,倒跑等。每拔由十一人演出,由龍頭指揮。
吵子會:
吵子會源頭甚古,據老藝人講,是祖輩相傳,這種會一年只出三次: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七月十五。會由十三人組成。樂器有號鑼、大鈸、大鐃等,也有嗩吶,大鼓。耍鈸人耍鈸姿式整齊一致,聲音粗獷宏亮渾厚,再加大鼓,聲勢浩大,震人心弦。吵子會主要分布在:魏各莊、孫小營、安頭屯、王家擺等村。
大頭會:
大頭會小祁莊公意老會,建於1950年,有演員十五人,鑼、鼓、鐃手十人。五十年代初,此村賭博成風,外出工人回家過春節時,向村幹部倡議起會。於是村幹部出頭組合,起名“公意老會”。會中角色有生、旦、淨、醜等,內容由馮夢龍小說中“大頭和尚度柳翠”演義而成,表演時閨門秀女嬌羞,浮浪子弟的挑逗,老虔婆的騷情,大頭和尚戲謔規勸,各盡其妙。1950年至1956年,是公意老會興盛時期,1982年重新振興。
十部賢會:
打卜戶村花會全稱是“太陽老會十部賢”,起於清末的1906年,開始只有五人,三男二女,自打鑼鼓自演唱,至民國初年,角色增至十幾人。生、旦、淨、醜全有,樂器加了大鼓和鐃,走會時邊扭邊唱,演唱內容多為歌頌王公大臣的十部賢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太陽老會仍在活動。
附:十部賢唱詞譜
跪爬多半步,尊稱我主萬歲聽根芽。金花銀花有何用,聽我把桑枝夸一夸:
桑皮漂紙文官用,桑枝雕弓武將拿。
人吃桑椹甜如蜜,蠶吃桑葉把絲拉。
拉絲落在農家手,冬織綾羅夏織紗。
先織我主龍袍和玉帶,國母鳳衣也用它。
說得萬歲龍心喜,倒上三杯御酒賜給他,包黑不喝敬天地,炮響三聲轉回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