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臨淄區政府駐地14公里。地處周代齊國安平城遺址,原系王公貴族居住處。南北朝劉宋時期廢安平城,遂立村名皇城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皇城營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臨淄區境東北部
- 著名景點:安平故城
沿革,古蹟,安平故城,田單墓,名人,地圖信息,
沿革
皇城營村明清時期屬臨淄縣敬信鄉。民國時期為臨淄縣東五社駐地。1930年廢社改區,皇城營先後為皇城區、二區、五路區所轄。1958年2月屬皇城鄉,並為鄉政府駐地。1958年9月至今,先後為公社、鄉、鎮政府駐地。
古蹟
安平故城
坐落在皇城營村東南部。安平城,原稱邑,也稱城、石槽城。故城基本呈長方形,唯東南角向內凹進。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1800米,總面積約360萬平方米。安平故城遺址保護碑安平故城城垣遺蹟 安平城在春秋早期為紀國(今壽光境)屬邑,名曰“城”。紀侯之弟紀季封於此。《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齊)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從此,齊國與紀國結下世仇。後齊國國勢漸強,逐步蠶食紀域。公元前693年,齊國興兵伐紀,取得紀國三個城邑,危機之時,紀侯之弟紀季向齊國投降,“以邑入於齊”,換得“先祀不廢,社稷有奉”的承諾。然而,齊國次年還是吞併了紀國,改邑為安平。戰國時齊襄王封田單為安平君。1973年和1981年,文物部門曾對遺址進行兩次普查。城垣大部夷為平地,僅東北角仍保存長50米、高2米的殘垣,為夯土建造,夯層厚20厘米,夯窩直徑5.5厘米。西南角張家莊村西,皇城營村南多次發現板瓦、筒瓦、樹木雙獸紋、樹木捲雲紋戰國瓦當,漢代鋪地花紋磚。1990年11月,在安平城西牆外燈籠村西發現兩枚石磬。據當地民眾講,曾在石槽村東路口挖出過石基;在田單墓東南打井時,曾挖出過漢,上有花紋,有漏孔的陶井圈,直徑約1米,高60厘米。在墓側還發現過青銅器。安平城1984年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單墓
位於安平故城中,今皇城鎮皇城營村東南約700米,石槽村西約500米處。墓高約7米,南北約26米,東西約25米。墓前有臨淄區政府所立“田單之墓”石碑,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據民國9年(1920年)《臨淄縣誌》記載,掘井者曾於墓東得銅器甚多。1972年,當地民眾在墓東側整地時,距地表約1.5米處,發現石槨,並間有大量卵石,疑即田單墓室,遂覆蓋待考。
名人
田單,戰國末期臨淄人,齊國名將。齊湣王末年,齊國連年用兵,國力空虛。齊湣王驕傲狂妄,諸侯視若仇敵,國人怨聲載道。為報侵燕之仇,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任樂毅為上將軍,率精銳之師,聯合趙、秦、韓、魏四國伐齊。齊湣王則調動全國軍隊抵抗五國聯軍,在濟西(今聊城、德州一帶)展開會戰,齊軍大敗。時趙、秦、韓、魏四國退兵,燕軍則長驅直入,攻占臨淄,數月之內下齊70餘城。在齊燕兩國激戰時,田單暫避安平邑,關注戰事發展。“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縛而鐵籠。”燕軍進攻安平時,齊人爭相逃走,車輛阻塞,車軸撞斷不能行進者不計其數。田單及其宗人則順利退到了即墨城。東逃的齊人見狀,紛紛稱讚田單的遠見卓識。
齊國湣王出逃至莒,被楚將淖齒殺掉。燕軍則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敗死。城中軍民共推田單為將拒燕。田單臨危受命,細心分析戰爭形勢,決定利用燕昭王病死、惠王即位的時機,連施反間計,使燕王臨陣換將,以騎劫代樂毅,瓦解敵軍。田單組織城內精兵壯士五千餘人、牛千餘頭,布下“火牛陣”。在夜深人靜燕軍酣睡之時,即墨城頭鑼鼓齊鳴,千頭火牛從鑿開的10餘處城牆洞口竄出,直奔燕營而去。兵壯在吶喊聲中隨牛衝殺,燕軍大亂,騎劫被殺。田單率軍乘勝追擊,一舉收復了所有失地。
地圖信息
地址:淄博市臨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