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豆象[Bruchidius dorsalis (Fabricius)],又名皂莢豆象,隸屬於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 原隸屬錐胸豆象屬(Bruchidius Schilsky ),後Borowiee(1987 ) 根據其觸角無雌雄二型和雌蟲臀板上的凹陷, 將其移到Megabruchidius屬。皂角豆象是豆科(Legumilosae) 皂莢屬(Gleditsia) 植物果實的主要害蟲(譚娟傑,1980)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皂角豆象
- 拉丁學名:Bruchidius dorsalis (Fabricius)
- 別稱:皂莢豆象
- 界:動物界
- 目:鞘翅目(Coleoptera)
- 科:豆象科(Bruchidae)
- 屬:Megabruchidius
- 分布區域:遼寧、河北、北京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特性,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種名:皂角豆象
國內分布:山東、河南、江蘇、福建、台灣、廣西、貴州、四川、雲南、青海、新疆、甘肅、陝西
國外分布:日本、印度、孟加拉國、緬甸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4.5—6.5mm,寬2.5-3.8mm,略呈卵形。頭部、前胸背板、鞘翅、觸角第五至第十一節、前足及中足基節、後足(腿節除外)、胸、腹部(各腹板後緣除外)均黑色,其餘黃赤褐色。頭部著生灰白色毛。觸角短鋸齒狀,前胸背板略隆起,後端寬,兩端向前編窄,密生淡褐色毛。中央有1個近三角形的白毛斑,其兩側有明顯隆線。小盾片縱長矩形,後緣凹入,著生白毛。鞘翅在小盾片後方沿內線兩側各有縱長白毛斑,毛斑兩側及後方全部密生淡黃色毛或雜生白色和淡黃褐色毛;鞘翅基部、中部、端部各有l個雜生白色和黑色的橫帶狀毛斑,自側緣幾伸達內緣;第三至第五縱溝紋基端有明顯瘤突。臀板大,三角形,著生淡黃至金黃色毛;雄性臀板末端圓形,與體縱軸近垂直,表面顯著隆起,有若干小凹陷;雌性臀板末端較尖,表面近扁平,有1對顯著凹陷的無毛黑斑。腹面中央大部分及足密生白色和灰白色毛,腹面兩側的黃白色毛極密,此毛有時在中胸後側片,後胸前側片前後緣反側緣、後足基節側緣端部和腹部各腹板側緣端部形成顯著毛斑。後足腿節腹面內緣有端前齒;股節有縱隆線3條,端部腹面的1個利突較其餘3.4個齒長大;第一附節遠長於其餘附節總長。卵初產時淡綠色,長約1.5mm,長橢圓形。幼蟲初孵幼蟲體白色。老熟幼蟲體長約7mm,寬約3.5mm;頭部紅褐色,體乳黃色,短肥而多皺紋,彎曲成馬蹄形。蛹乳黃色,體長約5mm。
生物特性
該蟲在遼寧l年1代;多數以成蟲越冬,少數以蛹或幼蟲在莢果種子內越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蟲出現。卵散產於莢果表面及種子附近的凹陷處,每個莢果上平均有卵20一50粒,最多達107粒。卵期約10天,幼蟲多從卵殼下部鑽入莢果內,排泄物堆積於種子內,幼蟲隨著種子發育而長大,此時種皮無被害痕跡。1頭幼蟲只危害1粒種子,食掉整粒種子的1/3-l/2,使之形成長橢圓形凹坑,有的將種仁全部吃光只剩下種皮,一般凹坑長徑約9mm,短徑約4mm;10月上、中旬成蟲羽化前咬破種子及莢果皮後爬出,立即展翅飛翔,羽化孔呈圓形,邊緣整齊,也有呈橢圓形的,孔徑長2—2.5mm,一般1個莢果最多14—15個羽化孔。雌雄成蟲性比約為1.l:0.9。
防治方法
1.檢疫措施嚴格實施森林植物種實害蟲的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把住種子採收、入庫、調運關。 2.營林措施營造喬灌混交林,結合刻條生產有計畫地大面積進行檸條、紫穗槐林的手往更新復壯;或全面采淨當年的莢果加以處置。 3.種子處理(1)採收檸條種子後,用0.5—1.0%食鹽水漂選,將帶蟲種子刪除並殲滅其中害蟲。(2)播種前用50—70oC熱水浸燙皂角種子10—40分鐘,對皂角豆象奏效。 4.藥劑防治(1)林內噴灑50%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毒殺成蟲;50%殺螟松乳油500倍液毒殺幼蟲和卵。(2)種子入庫前,用25%敵百蟲粉劑拌種;種子與藥劑的重量比為400:1,拌種均勻後裝袋庫存。(3)熏蒸。常溫下每麻袋種子用磷化鋁片劑1.5g,熏蒸袋內密閉6天;用混甲烷或硫酸氟每m3用量為30~35g,密閉熏蒸2-3天。低溫條件下,用磷化鋁12g,lm3用漢甲烷或硫酸氟35—40g,熏蒸3—4天。殺蟲效果良好,對種子發芽率無不良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