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橋

百里橋

百里橋,位於普寧故城洪陽鎮東面,是為紀念清普寧知縣安定枚而命名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里橋
  • 外文名:Baili Bridge
  • 位置:普寧故城洪陽鎮東面
  • 屬性:是為紀念清普寧知縣安定枚
  • 時期:明1641年
名字由來,歷史背景,保存現狀,

名字由來

洪陽鎮有一溪流,貫穿故城南北,明1641年前,溪流上有一木橋,聯結城區與洪陽轄地東北的二十多個村莊。明1641年,知縣朱統愛女朱玉仙過木橋不慎跌落溪流溺水而亡,朱知縣遂將木橋改造為石板橋。
清1701年,即康熙四十年,安定枚(鑲紅旗人)任普寧縣知縣,在任期間,關心百姓,體恤民情,弘揚公德,廣施德政。安定枚上任時,京城當大官的親戚交代他,將來返回的時候應給他們買一些潮州貨。如白過雪、薄過紙的白薴布(夏布)。
安知縣上任到普寧,誰知普寧是個新置的窮縣,當官的賺無錢。過了一任要回去,缺錢缺物送人情,就想了一條計策,吞食朝廷錢糧。他想城內有座昆頭山,城外東面有座馬頭山,西面有座赤崗山,城內有青嶼,冬瓜嶼、苦竹嶼這些村落,就寫了一個奏本,報說普寧城有三山五嶼,一條大河橫在東面,百姓商戶出入,真是艱難困苦。遇見石橋,需一萬兩銀,普寧縣小缺錢,請朝廷撥錢來建橋。並派人交給京中的皇親,皇帝讀閱後詢問這個皇親是否確有此事,聽那皇親確認後準奏,並撥錢一萬兩銀子為普寧縣建橋。
安知縣接到錢後,即叫石匠動工建造,在東門外小沙溪架起一條只三洲的石橋,並在石板上:刻了一百坎。還刻上了”百里橋“三個大字,過往行人,行到這條小橋,這樣短卻起了這么長的名字,感到有趣,一過橋,就念”百里橋“、”百里橋“。這樣一來,橋名就傳遍四鄉六里,”百里橋“就成為普寧縣臨近著名的橋。
安定枚任普邑知縣,為政清明,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離任時,百姓感其恩,焚香跪拜於道旁,百里相送,依依惜別。安定枚為不讓百姓受遠送之苦,出城之沿東過新安水門,到溪邊橋頭,與百姓惜別,稱“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以橋為界,此橋百里也”,百里相送,遂有“百里橋”的由來,非橋長百里也。“百里橋”體現了百姓對好官、清官的敬仰、愛戴和政治清明的希冀!後來,人們把該溪流亦稱為“百里溪流”。送安知縣離任後,百姓念其功德,在其衙前功盡棄街東側建一生祠,命名為“安公祠”,並立石像,以作紀念。
還有一原因是:康熙年間的普寧縣知縣安定枚有關。話說康熙四十年,鑲紅旗人安定枚任普寧縣知縣。在任期間頗有政聲,離任時,百姓感其恩德,放下春耕農務,一再相送。一直送到了城外新安村的一座小橋,過了這道橋就是官道了,安定枚一再叫眾人回去,送行的百姓紛紛說:“我們應該送大人百里之外。”安定枚用手杖扣了扣橋面,說:“農時不可誤,鄉老諸君送至此橋止矣,余感同百里”。後來,為紀念安定枚,就把此橋改叫“百里橋”。

歷史背景

當時,老百姓為生計,不辭辛苦,到百里外海疆挑鹽到洪陽轉賣給鹽商,其時苛捐雜稅甚多,清廷把鹽的經營由官家獨家壟斷經營,把挑鹽的百姓以“挑私鹽”論處,輕則加稅罰款,重則投入牢獄,百姓鹹受其苦。安定枚到任後,為減免民苦,苦思得一計,在城區設立“砧秤”(一斤等於二市斤),公文告示“挑鹽者,一百斤為限,超過‘砧秤’一百斤,私鹽也”,因長途肩挑,一般又豈能挑二百斤?“砧秤”此不逆朝廷政令,又能放百姓一條生路,百姓鹹稱其德。
安知縣經常深入民情,體察民意。有一次路經仙步村,見一老者修路於途遂上前詢問,知老者長年義工修路,感其德可贊,其風可贊,其風可嘉,遂以“為善最樂”金匾賜之,以彰後人。

保存現狀

“百里橋”於民國二十三年改為水泥鋼筋結構,近年來又加寬增固,設護欄、疏通溪流,兩岸植樹綠化,同“崇文書院”、“松齡橋”互為呼應,成為洪陽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