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卷九引《古今錄驗》。為劑,具有之功效。主治咳,晝夜不得眠,兩眼突出。
基本介紹
- 出處:《外台》卷九引《古今錄驗》
- 主治:咳,晝夜不得眠,兩眼突出
組成,用法,主治,使用注意,附註,
組成
百部半兩,生薑半斤,細辛三兩,貝母三兩,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兩(去皮尖雙仁者),紫菀三兩,桂心二兩,白朮二兩,麻黃六兩(去節),五倍子二兩。
用法
上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主治
咳,晝夜不得眠,兩眼突出。
使用注意
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菜。
附註
附方1:百部湯
組成 百部一兩,款冬花,紫菀(去苗土),五味子,人參,半夏(湯洗七遍,炒),前胡(去蘆頭),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桂(去粗皮)各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
主治 傷寒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附方2:百部湯
組成 百部、款冬花、紫菀(去苗土)、貝母(去心)、知母(焙)、白薇、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等分。
主治 產後咳嗽,痰壅煩悶。
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附方3:百部湯
組成百部、薏苡仁、百合、麥門冬各三錢,桑白皮、白茯苓、沙參、黃耆、地骨皮各一錢五分。
功用 滋陰潤肺,止咳平喘。
主治 久嗽不已,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漸成肺痿,下午發熱,鼻塞項強,胸脅脹滿,臥則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連發,甚則喘急。
出處 《本草匯言》卷六
附方4:百部湯
組成 白薇、紫菀、百部、玄參、麥冬、甘草、五味子、大力子、自芥子。
主治 喉痹,由風火郁滯喉間,蒸濕生蟲,或痛或癢,乾燥枯涸,甚則面紅耳熱不可忍。
出處 《慈幼新書》卷二
附方5:百部湯
組成 百部、桔梗、茯苓、百合、桑白皮、甘草。
主治 產後咳嗽。
出處 《女科指掌》卷五
附方6:百部湯
組成 地骨皮、麥冬、天冬、知母、玄參、瓜蔞仁、百部根、百合、地茄根。
主治 麻後餘毒未清,留滯肺經,致吐痰如黃膿,乃成肺癰之候。
出處 《麻科活人》卷四
附方7:百部湯
組成 百部9g,檳榔9g,使君子9g,青皮6g,蒼朮6g,黃柏6g,甘草3g。
功用 驅殺蟯蟲,清熱燥濕。
主治 小兒蟯蟲證,證見肛門,會陰部位瘙癢,夜臥不寧,驚叫,間或腹痛、腹瀉、噁心、食欲不振等。
出處 《中醫兒科臨床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