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索

百索

百索,是端午節吉祥飾物。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辟兵紹、五色線、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由來於五行觀念、文身之俗。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古時端午節辟邪彩帶之俗。每至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日),門懸艾虎,頭飾釵符,臂系百索,以辟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索
  • 外文名:The rope
  • 由來:五行觀念、文身之俗
  • 意蘊:吉祥、辟邪
  • 拼音:bǎi suǒ
  • 別稱:五色繩、五彩縷
基本信息,流行地區,

基本信息

【詞目】百索
百索百索
【拼音】bǎi suǒ
【注音】ㄅㄞˇ ㄙㄨㄛˇ
【釋義】
五色絲線編結的索狀飾物,端午節時小孩手上帶的5色繩子,亦名長命縷
各種菜蔬。索﹐通"素"。
指跳繩用的繩子。
唐·韓鄂《歲華紀麗·端午》:“百索繞臂,五彩纏筒。”
原注:“以五彩縷造百索系臂,一名長命縷。”
宋·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百索》:“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遺事也,蓋始於漢 ,本以飾門戶,而今人以約臂,相承之誤也。”

流行地區

中國南方各地,叫法不一,但形制、功用大體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