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樂村(江西省樂平市鎮橋鎮百樂村)

百樂村(江西省樂平市鎮橋鎮百樂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百樂村是一個隸屬於江西省樂平市鎮橋鎮的行政村,該村莊位於江西省樂平市西南,鎮橋鎮境內,老206國道貫穿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百樂村
  • 所屬地區:江西省樂平市鎮橋鎮
  • 人均年收入:4600元
  • 產業:江西中遠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概況,經濟發展,

概況

百樂村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素有蔬菜之鄉的美譽。1998年已被樂平市科協列為科普示範基地,2004年列為創建省級科普致富示範村,2005年被省科協評為優秀科普示範基地。百樂村轄2個自然村,橋黃村和高更村。2006年均被省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2006年6月,該村黨支部被省委評為全省先進黨支部。進入21世紀以來,百樂村在樂平市科協大力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黨的“惠民、富民”政策為契機,以生產發展為宗旨,以提高農民素質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推行新型大棚蔬菜種植模式,促進了農民增收,使村民移風易俗,加速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有力地發揮了科普示範基地的作用。

經濟發展

計畫經濟時代,百樂走的是“勞力歸田,人心歸隊”的路子,600餘勞動力全部集中在田地,“以糧為綱”種植單一的糧棉品種。農業生產基本是粗耕粗種,澆灌、收割等重活累活全靠人力,耕種技術原始,沒有農機做幫手,農田單產僅有四、五百斤。“包產到戶”讓農民過上溫飽生活的樂平市鎮橋鎮百樂村,20世紀八九十年代卻一直發展緩慢。1998年的特大洪澇災害曾經使這裡變成水鄉澤國,十幾年沒有大變化,村民走的還是砂石路。
但農民的求索並未停止。2001年,農業種植效益下降,百樂村民零星外出打工,村里一些撂荒地私下流轉,棉花地改成了蔬菜地,但一直沿襲著露天栽培模式,有的農民發展林間套養,但零星分散、規模不大,效益不高。2002年以後,樂平市把百樂村作為農村改革發展的“試驗田”來經營,在這裡建設了全省一流的蔬菜科學研究所,引進市內外種植能手,興建了大批保護地蔬菜日光溫室栽培大棚,捆綁扶貧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引導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引進能人發展特色規模種養業,因地制宜興建了水稻、水果、蔬菜、養殖四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了灌溉電動化,灌渠硬底化,耕作機械化,以及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管理,蔬菜質量、產量有了大幅提高,特色農業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結出碩果。
推進“村村通”,2002年的5、6年間,樂平市在百樂村興建了13公里長的水泥路,建蔬菜產銷合作社,不僅引進30多個優良蔬菜品種,還添置30多台電腦開通了“百樂蔬菜網”,不少農民經常在網上衝浪,推介家鄉蔬菜產品,實踐“網上行銷”,打開了村民的眼界。鎮裡適時辦起農民科技技能培訓、訂單培訓、勞務公司,組織農民外出打工。到2009年,千餘村民外出打工,或在“家門口”田頭車間做“鐘點工”,40多家農戶依託發達的流通網路,開店經商,發展“農家樂”旅遊。
農民打工掙了錢,也“解放”了家鄉的土地。“留守農民”流轉2600畝土地,通過興建160餘座溫室大棚,吸引了外地客商投資2億多元,創辦了江西中遠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江西維蘭蔬菜加工公司,引種火龍果、紫心芋以及日本胡蘿蔔等特色蔬菜,蔬菜及其加工產品出口日本、韓國等國,遠銷台灣、香港等地區,禮品瓜、迷你小黃瓜、SOD愛吉果西紅柿以及無限生長的“茄子樹”,各類特色蔬菜、果品琳琅滿目,農民沐浴著強勁的強農惠農政策春風,規模開發設施蔬菜拳頭產品,農業生產開始由刀耕火種向精耕細作、集約經營過渡,早春設施蔬菜成為百樂品牌農業和農民發家致富的法寶,設施農業優質、高產、高效的魅力日益彰顯。特別是早春蔬菜的試驗成功,黃瓜等蔬菜的上市時間較其他地方提前了2個多月,催生出一批“萬元菜地”。僅設施蔬菜一項,全村增收600萬元。綠色毛豆、萵筍、小黃瓜等特色蔬菜,通過了國家農業部綠色蔬菜基地認證,產品“遠嫁”上海、江蘇、安徽等地,設施蔬菜畝均收入1.5萬餘元。
到2009年,百樂村規模經營土地已超過耕地總數的75%,許多農民家購買了整耕機、收割機。耕田不用牛,農民建起了生態養殖小區,房前屋後植樹綠化,瘦肉豬、山地雞布滿山崗,流轉坡地發展意楊套養草雞,規模達6萬羽。龍頭企業、種養能人和種養大戶牽頭,辦起了優質稻米、生態養殖、蔬菜瓜果三個合作社,向農民提供種苗,並以保護價收購,讓土地承包權貨幣化,既給農民保障,又讓流轉經營接續。到2009年,千畝設施蔬菜基地,讓村民得到500元/畝的年租金,還可在蔬菜園打工,月工資700元。收入增,家底實。村里規劃建設了高效設施蔬菜示範園、養殖園和創業園,農民養豬20頭以上的到養殖園;投資1800餘萬元配套建設了機耕路、滴灌設施以及14口抗旱井,吸引能人和打工者返鄉創業,開工建設了水泥磚廠、珍珠養殖場。曾經窮得丁當響的百樂村,高效設施蔬菜迅速崛起,村里統一註冊了“百樂”商標,大大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滋潤,全村人均年收入約4600元,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衣、食、住、行全面發展。村里配套建設了農家書屋、以及戶外健身場所,垃圾處理無害化,排污設施硬底化。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幾就開始演練扒龍一直到十三比賽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