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間大厝

百廿間大厝

“百廿間大厝”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萩蘆鎮梅洋村的一處山坡上。“百廿(niàn)間大厝”,大厝為土木結構,占地4000多平方,是一座典型的大型清代老民居。晚清年間,大厝出了被譽為“清御史第一人”的江春霖,這使得大厝在當地聲名遠揚。

故居為三進七開間懸山式土木結構,具有明清江南民居的風格,簡樸實用。大厝坐東南,面向西北,總面積為4400平方米。江啟湘說,大宅最初建成時共有120個房間,所以稱為“百廿間大厝”。後經過擴建,如今是146間。鼎盛時,大厝住著江氏400多名後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百廿間大厝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萩蘆鎮梅洋村 
大厝簡介,建築結構,歷史人物,

大厝簡介

“百廿間大厝”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萩蘆鎮梅洋村的一處山坡上。“百廿(niàn)間大厝”,大厝為土木結構,占地4000多平方,是一座典型的大型清代老民居。晚清年間,大厝出了被譽為“清御史第一人”的江春霖,這使得大厝在當地聲名遠揚。
百廿間大厝
故居為三進七開間懸山式土木結構,具有明清江南民居的風格,簡樸實用。大厝坐東南,面向西北,總面積為4400平方米。江啟湘說,大宅最初建成時共有120個房間,所以稱為“百廿間大厝”。後經過擴建,如今是146間。鼎盛時,大厝住著江氏400多名後人。

建築結構

大厝中軸線建築,由外大埕、大門洞、內大埕、下廳、頂廳和月堂廳組成。中軸主建築的左右兩邊各有三座“護厝”。故居的右后角原建有“銃樓”,為全屋的最高建築,四面設有觀察孔和射擊孔,有防匪防盜的功能。
大宅第二進的“頂廳”,是家族重大活動的場所,原有三塊匾,一為“進士”,相傳是江春霖中進士時所掛,另外兩塊則是“謝恩”、“祝壽”匾。據稱,因為原匾遭到破壞,如今懸掛在上的匾額,都是江氏後人依據原樣重新製作的。第三進的“述志堂”,供奉江家歷代祖先牌位,是家族一年四季致祭場所,也是江家子弟勵志篤學、習文會友的地方。述志堂正中拜台上,供著江家入莆始祖牌位,是江春霖御史親筆所寫,黑底金字。
雖然歷經了300年的洗禮,但大宅給人的感覺十分整潔,這要歸功於守候大宅的老人們。平日裡老人們都會打掃故居,最讓大家自豪的是,大宅的入口處已開始立碑,石碑上刻著大宅的介紹。

歷史人物

百廿間大厝自江春霖曾祖父江奮鑾於清嘉慶初年依山就勢而建,直到江春霖兄弟輩,先後四代人不斷努力,才擴建成了梅陽“百廿間大厝”。江春霖的故居就在大厝的右邊。
江春霖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進士,歷任江南、新疆、遼瀋、河南、四川諸道監察御史(四品官,平時歸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職能時又不受都察院控制,掌握監察大權,直接對皇帝負責)。在京十餘年,屢劾權貴,被彈劾的有軍機大臣袁世凱、慶親王奕劻等,有“直聲震天下”之譽。
百廿間大厝
由於得罪親貴重臣,清廷最後以“莠言亂政,有妨大局”、“信口雌黃,意在沽名”的罪名,將其罷官。江春霖回鄉後,廉潔奉公,熱心家鄉公益事業。其間拒絕了袁世凱的邀請,對其送來的禮物也閉門不收。公元1918年,江春霖去世,終年63歲,末代皇帝溥儀還委人送去輓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