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

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

《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師梁實秋最經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梁實秋自傳,由其生前關於自身生平的經典文章輯錄而成。在書中,他一改平時幽默、詼諧的文風,用細膩而又真摯的語言深情回憶了自己的個人經歷和生活環境,包括兒時的家庭生活,清華八年的求學生涯,赴美留學的學習經歷,全景展現了一代大師青少年時代的成長軌跡,再現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文化習俗。志滿中年,立志交遊,他寫下赴台前後的見聞、感想和遊歷;離開故土,家國之思,他回憶人生最重要最快樂的時光,對故友至親的深切緬懷,飽含濃郁的懷舊情調和人生哲理,讓讀者看到梁實秋閒散恬淡、幽默風趣外表下更真實、感性的一面。 傾聽大師內心情懷,品味大師百年人生,願他的文字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快樂和溫暖,讓我們學會與這世界更從容相處。

基本介紹

  • 書名: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頁數:268頁
  • 開本:32
  • 定價:28.00
  • 作者:梁實秋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2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2506534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序言,文摘,唐人自何處來,清華八年,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  他生於北京,畢業於清華大學,1923年赴美留學,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哈佛大學研究英國文學三年。歷任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立編譯館編篡。抗戰勝利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去台後曾任編譯館館長、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及文學院院長。
梁實秋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莎士比亞全集》等。
梁實秋梁實秋

編輯推薦

多年前的事,現在回想已經有些模糊,如夢如煙,但是較為突出的印象則是尚未磨滅。有人說,人在開始喜歡回憶的時候便是開始老的時候。我現在開始回憶了。
--梁實秋
傾聽大師內心情懷,品味大師百年人生
品讀華語文壇一代大師關於往事故人的深情緬懷和人生哲理
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梁實秋自傳,追憶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目錄

序言:我眼中的父親梁實秋/梁文茜
Part1懵懂孩童,天真無邪  我的家
我在國小
過年
正月十二
放風箏
聽戲
Part2青蔥少年,逐夢異國
清華八年
點名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海嘯
唐人自何處來  聞一多在珂泉
琵琶記的演出
Part3志滿中年,立業交遊
我與《青光》
酒中八仙--記青島舊遊
演戲記
相聲記
回憶抗戰時期
北碚舊遊
華北視察散記
Part4故土難離,故人難忘
想我的母親  記得當時年紀小
同學
北平的街道
憶青島
憶《新月》
回首舊遊
憶冰心
憶沈從文
憶周作人先生
關於徐志摩的一封信
舊箋拾零
《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封面《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封面
《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著作權頁《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著作權頁
《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封底《百年夢憶:梁實秋人生自述》封底

序言

序--我眼中的父親梁實秋
文/梁文茜
我講的雖然是梁家的一些家庭瑣事,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過程。很多人就說你們家的這些悲歡離合,風風雨雨,反映的就是中國五十年的時代變遷,有很多知識分子都大同小異,有類似的遭遇。
梁家家事
梁實秋故居在北京東城內務部街20號,現在門牌是39號、40號、41號。我曾祖父是滿族,在清朝是四品官兒,八旗,生下來就有皇糧。四品官兒也不算小,收入比較多,此外還在北京和南方經商,他就買了內務部街這套房子。這處故居起碼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
我曾祖父叫梁之山,他不能生育,後來就抱了一個孩子,我爺爺實際上是一個漢族,好像是從沙河那兒一個農民家裡抱來的,剛出生就抱我們家來了,我爺爺的親身父親、母親不是滿族,是漢人。
我爺爺和我奶奶一共生了13個孩子,除一個夭折外,其他都長大了,6個男的、6個女的,我父親排行第二,那時候叫梁治華。我大爺去世早,死於肺病,他兒子也死了。在清朝的時候都講究婦女殉節,如果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女子就要殉節。我大媽殉節以後,慈禧太后知道了認為這是貞節烈女,所以就賜了一個牌坊“貞烈可封”,大石頭牌坊,樹立在雙榆樹。當時那個地方有個雙榆樹村,給了13畝地立了一個祠堂,表彰這些在丈夫七天沒有出殯時自殺,跟丈夫一起出殯的貞節烈女。後來那個地方拆遷了,變成雙榆樹商場。
我母親的娘家在安徽會館附近。他們是一個大家庭,小叔子、姑姑、婆婆都在一起住,後來我媽媽為什麼也沒上大學,因為經濟比較困難,她父親死了,我外婆是一個小腳婦女,連文化都沒有,也不能掙錢。所以後來我媽媽很早就上香山慈幼院那兒工作了,日後學習畫畫。她跟我姑姑是同學,這樣介紹就和我父親認識了。以後他們在四宜軒約好,我爸爸上美國留學,我媽媽等他三年。我爸爸本來應該念四年回來,可是三年就回來了,因為說好了三年,不回來怕我媽媽跟別人結婚。那時候婦女只要家庭一給說好了,包辦了,你願意也得願意,不願意也得願意。所以他三年以後就回來了,回來以後就跟我媽結婚。
我媽媽做飯,他在小屋裡寫莎士比亞,我媽媽就給他做點小吃送去。他喜歡吃蝦,有點糖味的烤蝦,我媽媽給他做好一小盤,給他送屋去,他也不出來,在屋裡拿手捏著就吃了。我媽媽也不是學做飯的,但是她自己鑽研,所以她做飯我們大家都愛吃。我們吃打滷面,我媽做得特別好。我媽包的餃子,我也覺得特別好吃。我父親經常在外面吃飯,有時候回來告訴我媽今天吃了什麼好吃,我媽就模仿給他做。反正他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我媽。關於他跟我媽的歷史,有一本書叫《槐園夢憶》,他寫得很動情,就是一輩子跟我媽在一起生活的瑣事。我媽死了以後,他簡直覺得痛不欲生了。現在我媽埋在美國了,為什麼叫《槐園夢憶》,我媽埋的美國墓地叫“槐園”,我妹妹把我父親的那些紙筆也和我媽埋在一塊兒。
一生翻譯莎士比亞
我父親一生所從事的,如果說最多的話就是教育。他從二十幾歲就當大學教授,一直到65歲退休,沒幹過別的事兒,別的都是副業,寫作都是副業,正經的職業就是教書,他說我是個教書匠。他的學生真的是桃李滿天下,到處都是他的學生。因為他教了一輩子書,他寫的那些教科書的講稿現在都在台灣,大學的、中學的、國小的都有。
如果說他業餘的就是寫作了。他一生比較大的就是翻譯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怎么開始翻譯的呢?因為他在學校教西洋文學,當然莎士比亞在西洋文學裡是代表性的,他講課就講這些東西。當時胡適當校長,胡適就委託我父親、聞一多等四個人翻譯莎士比亞,可是後來,因為這個部頭太大了,莎士比亞有40個劇本還有十四行詩,如果說都翻譯了,這個工作量不用畢生的精力都是翻譯不完的,而且莎士比亞的文字有很多都是一些古英語,很難翻,不是有很深英語造詣的就很難理解,不能把它的原意翻出來。另外還要中文文字上的秀美,要有這個修養,沒有這個也弄不了,所以那三個人就乾別的去了,不幹這個事兒了,結果把這個任務就都放在我父親一個人身上了。我父親接了這個以後,他就決定這一輩子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完成。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他就翻譯莎士比亞,一直翻譯了好幾十年。到他70歲的時候,在台灣開了一個盛大的慶祝會,慶祝完成了全部的莎士比亞作品,但是這箇中間是歷經了很多風風雨雨了。20歲開始翻,翻到70歲,一年翻一本的話,不能間斷,而且要找很多參考資料。我記得他那個牛津大字典都特別厚,都是從英國買來的,英國書店跟他長期都有聯繫,有什麼新書和參考書都給他送;他一看目錄要什麼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都給他送書,這樣他就整天在書房裡。除了教書以外,翻莎士比亞,那時候他還編一些雜誌什麼的,整天就蹲在書房裡。他為什麼感激我媽媽,他家事不管的,都是我媽媽管,他成天就待在那裡面,就是書呆子。家務事、帶孩子都是我媽媽管。他說,沒有我媽媽的話,翻譯莎士比亞全集都完不成。他有痔瘡,痔瘡有時候流血他也不知道,他就一直寫,後來我媽發現他椅子上有一大灘血。當他專心致志寫作的時候一切疼痛,一切其他的事情全忘了。後來我媽媽給他做一個大棉墊,以後他就坐在上面工作。
另外他編了一套字典--《遠東英漢大辭典》,屬於工具書,收錄了八萬多條字彙,當時中國字典只有三萬多條字彙,這個他是用了三年的時間,發動了兩百多人,全世界各圖書館都跑遍了,收集資料,編了一套英漢字典,然後分類出版,有醫學的、科學的、歷史的、文化的等等,有三十多個版本。當初聯合國用的英漢字典就是梁實秋主編的這本字典,我原來也不知道。為了去美國探親,我到美國領事館簽證。辦簽證的人問我:“你是梁實秋的女兒?梁實秋是我老師。”我說:“怎么會是你的老師呢?”他就從他抽屜里拿出一個黃本的英漢字典,他說:“我天天都在看他的字典,所以他是我的老師。我給你辦移民到美國去吧。”我說:“不行,我在中國當律師,我這兒有工作,我去探親一個禮拜就要回來的。”他說:“那好。”趕快就給我辦了手續。另外,他還翻譯了十多種其他英語文學名著,比如現在熱銷的《沉思錄》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翻譯之外,住在重慶北碚的雅舍期間,他寫作了大量隨筆散文,後來結集為《雅舍小品》、《雅舍散文》等,出了三十多個版本,被譯成多國文字,風靡全世界。
當然他也有一些嗜好了,那會兒在北京他喜歡放風箏。好像老北京人都愛放風箏,我父親放風箏可是挺講究的,現在的風箏可能不那么普及了。那時候我們家放風箏,各種大沙燕,
有瘦長的叫瘦沙燕,一般的叫普通沙燕,黑色的叫黑鍋底,還有龍頂魚,那個眼睛能翻的,還有孫悟空。我們風箏上面都帶著那個小鼓,還有上面帶琴,一拉風一兜,琴就響,放上去以後就跟有樂器的聲音似的。我們使用的線都不是普通的棉線,那個線不結實,放遠了就會斷了,都使用的是老弦,就跟拉胡琴的弦一樣,特別地結實。有一個放風箏的線車,拿手一撥就轉。那個軸都是硬木的軸。放遠了以後,要是風平浪靜的時候,把它拴在我們前院的柱子上一夜,第二天早上還在上頭。可是這裡面有時候也會有麻煩,因為好多人家都放,天上多了,會打架的,有時候把線纏在一起了,一看線纏在一起趕快往回倒,你不往回倒,人家把風箏拉人家裡去了。我父親喜歡玩兒這些東西。
平常他是逛書攤,上琉璃廠、榮寶齋、海王村這些地方逛書攤,人家那兒老闆都認得他。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逛廠甸。在北京過年好像習慣都去逛廠甸,就是一種廟會的性質,在新華街上搭上棚。很多攤販都集中到那兒去,吃的東西、用的東西,甚至金銀珠寶翡翠,現在都差很多了,那會兒賣羊頭肉、乳酪、炸糕,反正都是北京的這些東西。我小時候特別喜歡上廠甸,又吃又喝,又買玩意兒。他帶著我們去,那會兒廠甸,喝豆汁,吃灌腸、驢打滾、艾窩窩,大糖葫蘆特別長,有好幾尺長。他喜歡玩兒什麼呢?愛抖空竹。有的是兩頭都有圓的,中間像個葫蘆似的。還有一種是單頭的,這邊有圓的,那邊沒有,這樣的不好抖。大空竹、小空竹,家裡有很多。他認為那個是一種運動,一到廠甸就買空竹。
老友
聞一多和我父親在青島大學的時候在一個學校教書,他們兩人關係非常好,聞一多差不多每個禮拜都上我們家。在青島的時候我還小,但是我記得聞一多經常來我們家(今青島市魚山路33號),他常抱著我玩。後來聞一多到昆明了,我父親在重慶,兩個人就不在一起了。但是那個時代,文人只有一支筆,他沒有槍,別人要迫害他的時候,他只能用筆來反抗。那時候我父親就說聞一多受抗戰的影響很激進的。當時就有很多特務都跟蹤他們,我爸爸也是被跟蹤的對象,有一個小黑汽車老跟著他,他特別害怕。因為我爸爸說話嘴上沒有遮攔,看什麼不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說,得罪很多人。他就對聞一多說:聞一多,你自己留個心眼,你不要在公共場合這樣,會受到迫害。可是當時聞一多熱血沸騰,所以遭到人家的迫害。後來我父親知道以後特別傷心,因為他們倆是很好的朋友。他喜歡下圍棋,當時擺的有圍棋盤,有圍棋子。他一拍桌子,說:一多怎么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呢。那棋子都滾到地上去了。因為北碚的房子是木板地,很粗糙的木板地,有很多縫,他一拍那個棋子順縫都掉下去了,摳不出來了。後來到台灣去,聞一多給他的信一直帶在身邊。還有聞一多當時遇害的報紙,都黃了,跟手紙似的,他一直帶在箱子裡。
他和冰心感情也很好。因為他們都到美國留學,是在船上認識的。聊天時冰心問他:你是學什麼的?他問冰心:你學什麼?她說:我學文學的。他說:我學文學批評的。他和吳文藻(冰心的丈夫)都是清華的同學。在美國我父親和冰心他們都一塊兒演戲,有很多活動。後來他到台灣去以後,不知道誰傳說,說冰心死了,他非常傷心,寫了一篇《憶冰心》的文章在台灣報紙上發表了。後來得知冰心沒有死,他覺得很不好意思,就表示道歉,說我聽說你死了,沒有死我就這樣寫你,很不應該。冰心說:不對,我非常高興,因為一個人很難知道他死了以後,別人是怎么樣紀念他。她說:我現在知道,我死了實秋會寫文章紀念我,我很高興。
在北碚的時候,梁實秋和老舍都在編譯館,老舍就住在我們家東邊。現在都開闢成立梁實秋紀念館和老舍紀念館。我爸爸擔任翻譯英文的編輯委員會的主任,老舍晚上經常上我們家去,閒著沒事兒有時候打麻將、聊天。後來開文藝晚會的時候,他們倆說相聲,兩人都一口北京話。說相聲有一個習慣,一人拿一把扇子,作為一個道具,有時候說到哪兒,敲一下,引得大家都笑。我爸說咱倆拿這個扇子可以當道具,他說:你不要敲我腦袋,你不要打我。他說我不打你。但是說到興高采烈的時候,老舍可能忘了就敲他,一敲他,他就躲,我爸爸戴一個大眼鏡,正好扇子就把眼鏡給打下來。我爸爸穿著長袍馬褂說相聲,趕緊拿衣裳一兜,就把眼鏡兜住了,眼鏡沒有掉地上,省得摔碎。但是底下就哄堂大笑,人家以為就是導演給他們做的滑稽的動作呢,實際上不是,實際上臨時發生了這么一件事兒,所以很多記者都拿這個作為一個趣聞。
後來台灣推薦諾貝爾獎獲得者,人家推薦梁實秋,梁實秋說我不行,說這是中國代表就給一個名額,說台灣這么一個小地方代表不了中國,人家說那你推薦一個,誰行呢?他說我看就老舍行。可是那時候老舍已經死了,他還不知道呢。後來一問,老舍死了,人家說你推薦別人吧。他想了半天,那推薦不出來了。所以後來就沒有了。據說把這個名額給了日本。老舍死了以後,我上美國探親,老舍的夫人胡絜青給我寫了“健康是福”四個大字。胡絜青是書法家也是畫家,我給父親拿過去,父親心裡特別感觸。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與徐志摩、青島大學的校長、《新月》雜誌社的那些人都是很熟悉的。後來我父親到台灣去了,跟這些人聯繫少了。像季羨林就和我父親關係特別好。那時候季羨林在猶豫學什麼好呢,學東方語文學系是少數,全中國人沒有幾個人學。我父親說你就學這個吧,學這個好,越少數越好,全中國就你一個人會。季羨林就在東方語文學系學少數語種,後來他當然推廣了,他學了很多國的文字,所以季羨林對我父親是很尊重的。在學術上我父親也非常器重,那時候他還年輕,覺得他將來特別有出息。
中國人
我是學法律的,不太懂得文學,所以有時候人家採訪我的時候,我就不怎么談文學的事情,因為不懂,胡說八道讓人笑話,但是耳聞目染也知道一些,我父親對於文學,他不希望有什麼束縛,他說我想到什麼就可以寫什麼,不希望別人給他定一個條條框框,中國的文學上有很多流派,過去八股文就是條條框框,就得起承轉合,作詩平平仄仄,就得押韻,寫散文的可以超脫一些。這樣就跟有些流派認識不一致,那也是可能的,但是這些事情不要去指責什麼,將來從歷史上自有定論,因為每一種科學也好、藝術也好、文學也好都有流派,你說張大千的畫好還是徐悲鴻的畫好,那就不好比。文學上也有各種流派,當然也受各種政治思想的影響,那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生在這個時代里,不能脫離這個時代,當然那都是歷史上的事情了。談到魯迅的事情,我知道魯迅的後代在台灣跟我父親關係很好的,經常上我們家吃飯去,照了相片給我。現在台灣和大陸和平相處親如一家了,求同存異了,就別再揪住歷史的問題,歷史的問題就是歷史。再過500年或者5000年以後,你再回過頭來看現在的事情那就更客觀了。
人不管流浪到多遠,對於故鄉的感情永遠是割不斷的。我父親死的時候,穿著一身中式的長袍馬褂,不要穿西裝。他上美國去,人家讓他入美國籍,他說我不入美國籍,我是中國人,我以是中國人為自豪。他說如果說中國和美國要發生衝突的話,我必然要站在中國這邊,因為我是中國人。
梁實秋雖然是搞文學的,但是愛國的思想貫穿在他思想裡頭。從我們家裡來說,一直也都是教育子女都要愛國。那時候抗日戰爭,後院有一個井,我奶奶常年老設一個祭台,擺上水果,就是紀念抗日戰爭犧牲的這些陣亡將士,我們都去磕頭。那時候行禮,不是鞠躬就是磕頭。我父親他對於中國,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我父親是老知識分子,所以對於說吃也好,北京一些玩兒的東西也好,過年的風俗習慣也好,都好些體現在他的文章裡頭,其實這么大歲數了,還想吃這口東西也不見得,一種感情上的寄託罷了。

文摘

唐人自何處來

我二十二歲清華學校畢業,是年夏,全班數十同學搭乘傑克孫總統號由滬出發,於九月一日抵達美國西雅圖。登入後,暫息於青年會宿舍,一大部分立即乘火車東行,只有極少數的同學留下另行候車:預備到科羅拉多泉的有王國華、趙敏恆、陳肇彰、盛斯民和我幾個人。趙敏恆和我被派在一間寢室里休息。寢室里有一張大床,但是光溜溜的沒有被褥,我們二人就在床上悶坐,離鄉背井,心裡很是酸楚。時已夜晚,寒氣襲人。突然間孫清波沖入室內,大聲的說:
“我方才到街上走了一趟,我發現滿街上全是黃髮碧眼的人,沒有一個黃臉的中國人了!”
趙敏恆聽了之後,哀從衷來,哇的一聲大哭,趴在床上抽噎。孫清波回頭就走。我看了趙敏恆哭的樣子,也覺得有一股淒涼之感。二十幾歲的人,不算是小孩子,但是初到異鄉異地,那份感受是夠刺激的。午夜過後,有人喊我們出發去搭火汽,在車站看見黑人車侍提著煤油燈搖搖幌幌的喊著“全都上車啊!全都上車啊!”
車過夏安,那是懷歐明州的都會,四通八達,算是一大站。從此換車南下便直達丹佛和科羅拉多泉了。我們在國內受到過警告,在美國火車上不可到餐車上用膳,因為價錢很貴,動輒數元,最好是沿站購買零食或下車小吃。在夏安要停留很久,我們就相偕下車,遙見小館便去推門而入。我們選了一個桌子坐下,侍者送過選單,我們檢價廉的菜色各自點了一份。在等飯的時候,偷眼看過去,見櫃檯後面坐著一位老者,黃臉黑髮,像是中國人,又像是日本人,他不理我們,我們也不理他。
我們剛吃過了飯,那位老者踱過來了。他從耳朵上取下半截長的一支鉛筆,在一張報紙的邊上寫道:
“唐人自何處來?”
果然,他是中國人,而且他也看出我們是中國人。他一定是廣東台山來的老華僑。顯然他不會是國語,大概是也不肯說英語,所以開始和我們書談。
我接過了鉛筆,寫道:“自中國來。”
他的眼睛瞪大了,而且臉上泛起一絲笑容。他繼續寫道:
“來此何為?”
我寫道:“讀書。”
這下子,他眼睛瞪得更大了,他收斂起笑容,嚴肅的向我們翹起了他的大拇指,然後他又踱回到櫃檯後面他的座位上。
我們到櫃檯邊去付帳。他搖搖頭、擺擺手,好像是不肯收費,他說了一句話好象是:“統統是唐人呀!”
我們稱謝之後剛要出門,他又喂喂的把我們喊住,從櫃檯下面拿出一把雪茄菸,送我們每人一支。
我回到車上,點燃了那支雪茄。在吞煙吐霧之中,我心裡納悶,這位老者為什麼不收餐費?為什麼奉送雪茄?大概他在夏安開個小餐館,很久沒看到中國人,很久沒看到一群中國青年,更很久沒看到來讀書的中國青年人。我們的出現點燃了他的同胞之愛。事隔數十年,我不能忘記和我們作簡短筆談的那位唐人。

清華八年


我自民國四年進清華學校讀書,民國十二年畢業,整整八年的工夫在清華園裡度過。人的一生沒有幾個八年,何況是正在寶貴的青春。四十多年前的事,現在回想已經有些模糊,如夢如煙,但是較為突出的印象則尚未磨滅。有人說,人在開始喜歡回憶的時候便是開始老的時候。我現在開始回憶了。民國四年,我十四歲,在北京新鮮胡同京師公立第三國小畢業,我的父親接受朋友的勸告要我投考清華學校。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因為這個學校遠在郊外,我是一個古老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獨自在街頭闖蕩過,這時候要捆起鋪蓋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住,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而且在這個學校經過八年之後便要漂洋過海離鄉背井到新大陸去負笈求學,更是難以構想的事。所以父親這一決定下來,母親急得直哭。清華學校在那時候尚不大引人注意。學校的創立乃是由於民國紀元前四年,美國老羅斯福總統決定退還庚子賠款半數指定用於教育用途,意思是好的,但是帶著深刻的國恥的意味。所以這學校的學制特殊,事實上是留美預備學校,不由教育部管理,校長由外交部派。每年招考學生的名額,按照各省分擔的庚子賠款的比例分配。我原籍浙江杭縣,本應到杭州去應試,往返太費事,而且我家寄居北京很久,也可算是北京的人家,為了取得法定的根據起見,我父親特赴京兆大興縣署辦理入籍手續,得到準許備案,我才到天津(當時直隸省會)省長公署報名。我的籍貫從此確定為京兆大興縣,即北京。北京東城屬大興,西城屬宛平。
那一年直隸省分配名額為五名,報名應試的大概是三十幾個人,初試結果取十名,複試再遴選五名。複試由省長朱家寶親自主持,此公素來喜歡事必躬親,不願假手他人,居恆有一顆閒章,文曰“官要自作”。我獲得初試入選的通知以後就到天津去謁見省長。十四歲的孩子幾曾到過官署?大門口的站班的衙役一聲吆喝,嚇我一大跳,只見門內左右站著幾個穿寬袍大褂的衙役垂手肅立,我逡巡走進二門,又是一聲吆喝,然後進入大廳。十個孩子都到齊,有人出來點名。靜靜地等了一刻鐘,一位麵團團的老者微笑著踱了出來,從容不迫地抽起水菸袋,逐個地盤問我們幾句話,無非是姓甚、名誰、幾歲、什麼屬性之類的談話。然後我們圍桌而坐,各有毛筆紙張放在面前,寫一篇作文,題目是“孝悌為人之本”。這個題目我好像從前做過,於是不假思索援筆立就,總之是一些陳詞濫調。
過後不久榜發,榜上有名的除我之外有吳卓、安紹芸、梅貽寶及一位未及入學即行病逝的應某。考取學校總是幸運的事,雖然那時候我自己以及一般人並不怎樣珍視這樣的一個機會。
就是這樣我和清華結下了八年的緣分。

八月末,北京已是初秋天氣,我帶著鋪蓋到清華去報到,出家門時母親直哭,我心裡也很難過。我以後讀英詩人Cowper的傳記時之特別同情他,即是因為我自己深切體驗到一個幼小的心靈在離開父母出外讀書時的那種滋味--說是“第二次斷奶”實在不為過。第一次斷奶,固然苦痛,但那是在孩提時代,尚不懂事,沒有人能回憶自己斷奶時的懊惱,第二次斷奶就不然了,從父母身邊把自己扯開,在心裡需要一點氣力,而且少不了一陣辛酸。
清華園在北京西郊外的海甸的西北。出西直門走上一條漫長的馬路,沿途有幾處步兵統領衙門的“堆子”,清道夫一鏟一鏟地在道上撒黃土,一勺一勺地在道上潑清水,路的兩旁是鋪石的路專給套馬的大敞車走的。最不能忘的是路邊的官柳,是真正的垂楊柳,好幾丈高的丫杈古木,在春天一片鵝黃,真是柳眼挑金。更動人的時節是在秋後,柳絲飄拂到人的臉上,一陣陣的蟬噪,夕陽古道,情景幽絕。我初上這條大道,離開溫暖的家,走向一個新的環境,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海甸是一小鄉鎮,過仁和酒店微聞酒香,那一家的茵陳酒蓮花白是有名的,再過去不遠有一個小石橋,左轉去頤和園,右轉經圓明園遺址,再過去就是清華園了。清華園原是清室某親貴的花園,大門上“清華園”三字是大學士那桐題的,門並不大,有兩扇鐵柵,門內左邊有一棵狀如華蓋的老松,斜倚有態,門前小橋流水,橋頭上經常繫著幾匹小毛驢。
園裡談不到什麼景致,不過非常整潔,綠草如茵,校舍十分簡樸但是一塵不染。原來的一點點中國式的園林點綴保存在“工字廳”“古月堂”,尤其是工字廳後面的荷花池。徘徊池畔,有“風來荷氣,人在木陰”之致。塘坳有亭翼然,旁有巨鐘為報時之用。池畔松柏參天,廳後匾額上的“水木清華”四字確是當之無愧。又有長聯一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祁寯藻書)我在這個地方不知道消磨了多少黃昏。
西園榛莽未除,一片蘆蒿,但是登土山西望,圓明園的斷垣殘石歷歷可見,俯仰蒼茫,別饒野趣。我記得有一次郁達夫特來訪問,央我陪他到圓明園去憑弔遺蹟,除了那一堆石頭什麼也看不見了,所謂“萬園之園”的四十美景只好參考後人畫圖於想像中得之。

清華分高等科、中等科兩部分。剛入校的便是中等科的一年級生。中等四年,高等四年,畢業後送到美國去,這兩部分是隔離的,食宿教室均不在一起。
學生們是來自各省的,而且是很平均地代表著各省。因此各省的方言都可以聽到,我不相信除了清華之外有任何一個學校其學生籍貫是如此的複雜。有些從廣東、福建來的,方言特殊,起初與外人交談不無困難,不過年輕的人學語迅速,稍後亦可適應。由於方言不同,同鄉的觀念容易加強,雖無同鄉會的組織,事實上一省的同鄉自成一個集團。我是北京人,我說國語,大家都學著說國語,所以我沒有方言,因此我也就沒有同鄉觀念。如果我可以算得是北京土著,像我這樣的土著,清華一共沒有幾個(原籍滿族的陶世傑,原籍蒙族的楊宗瀚都可以算是真正的北京人)。北京也有北京的土語,但是從這時候起我就和各個不同省籍的同學交往,我只好拋棄了我的土語的成分,養成使用較為普通的國語的習慣。我一向不參加同鄉會之類的組織,同時我也沒有濃厚的鄉土觀念,因為我在這樣的環境有過八年的薰陶,凡是中國人都是我的同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