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影

百年光影

為紀念中國電影誕辰一百周年,由國家電影局立項,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大型文獻紀錄電影《百年光影》即將展現在觀眾面前。這是目前唯一一部以膠片形式完成的向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獻禮的紀錄影片。

基本介紹

  • 導演:王一岩
  • 對白語言:國語
  • 中文名:百年光影
  • 製片成本:中國
  • 類型:歷史,文獻
  • 片長:95分
  • 上映時間:2005年12月28日
簡介,原聲音樂,影像紀錄,後期製作花絮,該片創作特點,新發現,

簡介

大型文獻紀錄電影《百年光影》
該片將於12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隆重首映,獻禮中國電影百年華誕。
百年光影
《百年光影》以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為經,以中國電影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影響為緯,在“中國電影,電影中國”的格局裡,尋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和人物,並以闡幽發微的方式展開宏大歷史的敘述。力求在對百年中國電影的審視中,探求中國電影由娛樂而教化,由宣傳而市場,由系統而產業的內線上索,呈現中國電影的百年輝煌。

原聲音樂

百年光影》片頭曲——黃琦雯《花腔演唱》

影像紀錄

· 30年代《漁光曲》
· 30年代《姊妹花》劇照
· 中國現存最早的影片《勞工之愛情》
· 早期清人在攝影機前的好奇神情
· 40年代《麗人行》
· 40年代《一江春水向東流》
· 任慶泰
· 阮玲玉
· 50年代《祝福》工作照
· 50年代《永不消逝的電波》
· 50年代《英雄兒女》
· 50年代《五朵金花》
· 50年代《為了和平》拍攝現場
· 50年代《紅色娘子軍》
· 50年代《白毛女》
· 70、80年代《城南舊事》
· 70、80年代《芙蓉鎮》拍攝現場
· 趙丹、謝添等與國家桌球隊進行友誼
· 張藝謀、陳凱歌等
·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影像
· 張藝謀等參加11屆華表獎
· 91年姜文在賑災大義演上唱歌
· 田華等在賑災大義演上演出
· 電影博物館

後期製作花絮

後期製作的艱辛歷程
該片後期製作階段尤為艱辛,從拴影片資料、複製資料、影片結構基本完成到作曲、錄解說、音樂編輯、影片最終合成、通過三次審查,最後送進洗印廠只用了45天時間。在這45天的艱苦奮戰中,攝製組人員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加班至深夜,可謂廢寢忘食。
作為導演,王一岩肩負的重擔自不必說, 既要考慮片子的創作,又要協調各部門人員的關係,在緊張而又艱苦的條件下,她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細緻有序地安排好每一步工作。作為眾人的表率,她不分白天黑夜,每日加班至深夜兩三點,常常通宵達旦。
張慧敏同志是一位有多年剪輯經驗的工作人員,自從11月初進入剪輯機房,她就以機房為家,奮戰在第一線。由於剪輯工作的特殊性,長時間的工作令張慧敏的雙腿嚴重浮腫,無法邁步。即使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她的工作依然做得有聲有色,400多條同期聲在3天內對完,這是個奇蹟。但奇蹟只賦予有準備的人。

該片創作特點

在藝術表現上,《百年光影》攝製組銳意突破。擔任此片的編導和攝影均富有製作紀錄電影的經驗,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紀錄片獎項,可謂製作班底實力雄厚。他們在總結以往紀錄片製作經驗的基礎上,潛心在表現技巧上尋求新的突破,力圖以電影膠片為手段,用電影很好地表現電影的輝煌。
作為紀錄片,一般比較注重陳述事實本身,而這部影片更注重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意象表現。一些早期的電影事件都已時過境遷,留下的文字資料和影像資料少之又少。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很多紀錄片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解決的辦法一般是搬演,也就是通常所見的“情景再現”。而《百年光影》的主創人員則試圖從意象的表達上尋求一種表現的方式。他們通過表達場景氛圍、渲染氣氛來達到想要的效果,而放棄了對某一行為或細節的刻意表現。比如影片中提到的“搗毀藝華事件”,該片所呈現的只是被砸後的結果,配以音響效果,留給觀眾的是一個無限的想像空間。

新發現

百年電影,不可避免的需要對中國一百年來的一萬多部影片進行描述整合,大型文獻紀錄片《百年光影》將在展示經典中國影片片段的同時,大量採用鮮為人知的紀錄片資料,以其生動的細節、感人的故事、塵封的歷史檔案,講述中國電影一百年來的風雲變幻、中國電影人的傳奇人生以及中國電影銀幕背後的故事
自從電影在1895年被人類發明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入中國。中國是較早享受到電影這項人類偉大發明的國家之一。根據文字記載,在1896年中國就開始了電影放映之路。但是很多見諸於文字的影片都沒有被妥善保存下來,關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早期電影影像也就趨於匱乏。但值得慶幸的是,在對一個個電影鏡頭的艱難尋找中,攝製組發現了拍攝故宮的最初的鏡頭。雖然由於時間久遠,投射在幕布上的影像已是斑斑駁駁,但仍能感受到當時故宮的恢宏氣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