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中山大學法科學人(1924—1953)

百年傳承:中山大學法科學人(1924—1953)

《百年傳承:中山大學法科學人(1924—1953)》是2019年10月中國法制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瑤、王薇、黎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年傳承:中山大學法科學人(1924—1953)
  • 作者:黃瑤、王薇、黎翀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 頁數:353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60563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019年是中山大學法學學科復辦40周年暨創建114周年。悠悠百餘載篳路藍縷、弦歌不輟,漫漫四十年矢志不移、砥礪前行。薪火相傳,名師薈萃,桃李芬芳,繪就了中山大學法科壯麗的歷史畫卷。歷史不能忘記,傳統需要傳承,精神需要弘揚。為銘記歷史、弘揚傳統、展望未來,本書選取了1924—1953年12位中山大學法科名人,通過講述他們在中山大學任教的故事,展現中大法科人的精神和傳統,激勵我們傳承並弘揚他們的精神,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簡介

  黃瑤,現任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外交部國際法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國際法研究會會長、《地方立法研究》主編等。研究專業領域:國際法學、立法學。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內外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系列刊所轉載,出版著作近10部,主持國家*、部省級和中央部委委託的科研項目多項;論著獲法務部科研成果獎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廣東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王薇,本科和碩士均畢業於中山大學,現為中山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2017年荷蘭海牙國際法學院國際公法暑期班、烏特勒支大學國際公法暑期班學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法學、文化遺產法。曾任《中山大學青年法律評論》執行主編。
  黎翀,中山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法學、民事訴訟法學。曾在《法治社會》《中山大學青年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參與出版音樂專輯10餘張。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周鯁生:中大法科的重要籌備者
一、籌備國立廣東大學
二、國立廣東大學法科的主要籌備者
三、被北京大學派往國立廣東大學
四、周鯁生為何來廣州參與籌辦國立廣東大學
結語
第二章 王世傑:創辦中大法科的重要參與者
一、出於對孫中山先生的追隨和崇敬來參與創辦廣東大學
二、受北京大學指派來協助創辦廣東大學
結語
第三章 何思敬:中大法科“全國第一流的法學家”
一、赴任中大的緣起
二、何思敬在羊城的十年歲月
三、被迫離開中大
結語
第四章 史尚寬:中大法科教學體系的構建者
一、史尚寬的法學人生
二、史尚寬是中大法科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三、潛心教學,參與編審
四、積極參與立法
結語
第五章 薛祀光:中大法科著名民法學家和律師
一、執教中大法科二十年
二、潛心學術,教書育人
三、敢於抗爭,施救被迫害的中大愛國師生
四、離開中大
結語
第六章 鄧孝慈:中大法科著名政治學學者與法學學者
一、生平經歷
二、來中大任教之前的教學生涯
三、從教授到政治學系主任再到法學院院長
四、建議中大西遷澄江、繼續辦學
五、離開中大:投身雲南教育戰線
結語
第七章 鄧初民:中大法科卓越的政治學學者
一、赴任中大前的生平經歷
二、在中大的教學經歷
三、告別中大
四、學術貢獻及影響
結語
第八章 呂復:中大法科傑出的憲法學者
一、生平經歷
二、結緣廣州,執教中大
三、離別中大
結語
第九章 李達:中大法科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
一、生平經歷
二、與中大結緣
三、在中大任教的往事
四、解職後初心不改
結語
第十章 曾昭瓊:中大法科著名的刑法學家
一、生平經歷
二、抗日戰爭期間:初到坪石任教
三、解放戰爭時期:隨校遷回廣州石牌繼續任教
四、新中國成立初期:留守中大執教
五、離開中大赴武漢任教
六、學術傳承,桃李芬芳
結語
第十一章 王亞南:中大法科著名的經濟學家
一、生平經歷
二、在中大的歲月
三、告別中大
四、對“中大傳統”進行評價並寄望中大的學生
結語
第十二章 梅龔彬:中大法科知名的經濟學教授和“職業革命家”
一、人生經歷
二、結緣中大
三、在中大坪石校區任教
四、隨校遷回石牌校區任教
五、“職業革命家”
結語
附錄一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二 相關圖片資料
附錄三 中山大學法科(法學院)編年(1924-1953年)
附錄四 中山大學法科(法學院)教員名單(1924-1953年)
附錄五 歷任法學院院長、各學系主任及部分教員簡介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