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
國立廣東大學是由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省立廣東法科大學、省立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併組成,由於這三間學校創辦較早(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和省立廣東法科大學創辦於1905年,省立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創辦於1909年),均有一定的辦學規模和經驗,具備辦最高學府條件,故籌備處於3月3日開第一次籌備會議時,便按國立大學的規模通過國立廣東大學組織大綱。根據大綱精神,將國立廣東高師改為文科和理科;廣東法科大學改為法科;廣東農專改為農科。另籌建工科和預科,後又決議設定師範特科。
孫中山向來非常重視教育,十分注意培養人才。早在青年時期,他就提出興學與育才的主張。及後,在其革命生涯中,將興學與育才的主張,在所制定的各種綱領性檔案中均作了規定,並多次親手辦學。
孫中山趕跑了軍閥陳炯明後,1923年2月從上海返廣州,重建大元帥府,就任陸海軍大元帥職。孫中山在調兵遣將並親自出征以統一廣東混亂局勢的繁忙日子裡,仍念念不忘辦教育以培養革命人才。8月15日,他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對轉來廣州舉行的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五次評議會演說中,多次談到學生應擔當革命的責任。這時他已深感為革命事業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遂分別於1924年1月24日和2月4日頒布大元帥令,下令創辦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和國立廣東大學。這是當時聞名於世的並稱一文一武的兩間學校,也是孫中山重視教育、重視培養人才的最後實踐。
1924年夏天,國立廣東大學首次招考預科學生,全國各地報名者共1260人,經初試複試共錄取372人,另有朝鮮留學預科生2名。9月19日正式開學,11月11日舉行成立典禮。成立典禮將臨,孫中山發表“當以該校為全國最高學府,且自經鄒氏整頓後,成績大有可觀,而生額擴展至二千人以上,尤為全國不可多得之大學。而該校學生亦多已加入國民黨,為主義上奮鬥,其前途尤未可量。故特擬於是日親臨大學為長時間之演說,以資啟導”的講話。然而,就在11月11日國立廣東大學舉行隆重成立典禮這天,孫中山卻因準備北上(11月13日離穗)與發動“北京政變”的馮玉祥會晤,未能照原定計畫親臨大會講話,委託廣東省長鬍漢民代其向師生致訓詞,並親筆題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十個意味深長的字,成為國立廣東大學及以後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的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