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百年三國
- 作者:楊世昌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
- 開本:850×11681/32
書籍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
書籍簡介
書名:百年三國
作者:楊世昌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1年6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本書序文
(3)赤戰後,大敗而歸的曹操不埋怨武將爭戰不力,卻偏偏哭已死的謀士郭嘉?獲勝的孫權不為指揮千軍萬馬抗曹的大都督周瑜開慶功會,反而“大請諸將迎(魯)肅”,他自己更給魯肅以“持鞍下馬相迎”的禮遇,為什麼?
(6)曹操赤壁之敗,有種種說法。一是緣於北軍不習水戰,再是值有疫情,當然主要是曹操統一北方後驕傲了。然而從赤戰後到曹操死,在長達十多年時間裡,曹魏與孫吳已共有長江,想必一生一直以孫權為主要敵人的曹操其水軍早已練好,疫情也不會天天有月月有,再說赤戰前勝而驕的曹操,赤戰敗後也不可能年年驕吧,那為什麼在其後漫長的歲月里,曹操始終沒有掃平江南一統天下呢?
(7)三國各方為爭天下勢不兩立,為什麼當時人才能擇主成風呢?
(8)三國時代,各方之間雖然刀來槍往,你死我活,但又稱兄道弟,談婚論嫁。不僅劉備與曹操、呂布、劉表等稱兄道弟,並和孫權之妹結婚,史載包括董卓在內,也曾提出要與孫堅結為兒女親家。似此,群雄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11)三國各方以武力爭天下,一次次大戰接連不斷,況且當時又是以長矛大刀為斬殺手段的冷兵器時代,但在勝負決戰中人們看到的是謀士比武將更重要更風光,這是為什麼?
(14)常常有人說,看《三國演義》對人有一種獨特的啟迪作用。通過小說知道了三國奇異的人物和莫測的故事後,除愉悅了人的心情外,還有啟迪人的智慧的作用,這又說明了什麼?
(15)另外,在赤戰、爭荊、夷戰三大戰役中,向來被人看不起的孫權,卻都大獲全勝;然而,三戰連捷的孫權卻未能一統天下,這到底又是何原因?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一)互不隸屬的魏蜀吳三國是歷史事實。
今天看來,漢以後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是不爭的事實。但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正統思想甚盛的中國封建社會,特別是曹魏和劉蜀當年又都自稱為正統的情況下,陳壽將魏蜀吳視為互不隸屬的三個國家,分別為其撰史,可謂破天荒之舉。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即使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一直一強獨大,陳壽本人又是以魏為正的,但作為史學家,他從根本上還是尊重三國各自獨立存在的歷史事實的。構想倘因獻帝一直在曹操手裡,曹操還自稱是漢朝的丞相、魏公、魏王,曹丕又受漢禪,當初陳壽把吳蜀寫成曹魏屬下的偏邦,對後人認識三國的本來面目將帶來多大困難和影響。因此說,陳壽破除對傳統的迷信,《三國志》首開鼎足三分歷史格局的先例,為後世展現了一真實的三國,是非常了不起的。
對歷史上魏蜀吳大體同時存在又互不隸屬的特異現象,後來引發了所謂的正閏之辯和虛實之爭。長期以來受封建社會傳統思想的影響,不少學者都想在曹魏與劉蜀之間分清正閏,在史志與小說之間找出虛實。然而,這種正閏之辨,不管是以魏為正,還是尊劉貶曹,爭論雙方都不否認當時魏蜀吳三國存在的事實。同樣,在虛實之爭中,無論說小說是七實三虛,還是幾實幾虛,雙方都肯定小說和《三國志》寫的都是魏蜀吳三國之事。這表明歷史上的有識之士,即使由於種種原因,對三國有不同的意見,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接受了三國鼎足而立的現實。
中國為什麼在漢以後出現了三國?這是多少年來縈繞在人們心頭的一個老問題。其實這個難題,諸葛亮在隆中對里早已給出了答案。隆中對開宗明義即講“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這就是說,從董卓入京時起,就進入了一個群雄爭天下的新時期。換句話說,諸葛亮不認同所謂從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開始,包括其後曹操殲滅北方群雄和再後的曹孫劉三方的三國之爭,都是忠奸之爭的說法。為什麼?因為漢末沒有漢初那樣尖銳的民族矛盾,再是漢末黃巾起義又很快被鎮壓下去了,與此同時腐敗的“漢室不可復興”已成定局和共識,這樣,漢末以來不僅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不是當務之急,忠奸之爭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因此在諸葛亮看來,從根本上說,不僅曹操和劉備、孫權一樣,董卓與曹、孫、劉也無大別,他們都是爭天下的“豪傑”。因為當時忠奸矛盾雖然還存在,但已不是社會主要矛盾,對爭戰不起什麼大作用了,所以曹操以弱勝袁紹,主要靠的不是挾天子,而是“人謀”。隆中對的弦外之音告訴人們,“人謀”之所以起決定戰爭勝負、事業成敗的大作用,在於當時是一個民族、階級、忠奸三大常規矛盾,不再是影響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了。簡言之,這是一個上述三大基本社會矛盾不占主導地位的“三無”時代。當時各方之間已不是傳統的階級、民族、忠奸三大矛盾非我即敵式的關係,而是爭天下的對手關係。諸葛亮正是據此“三無”時代,提出了以力量強弱分敵友,聯合孫權共抗曹操的三分軍事戰略。後來的赤戰、爭荊、夷戰等一系列大戰證明,二弱勝一強的三分戰略是完全符合三分歷史規律的,所以才出現了魏蜀吳三分的三國。而這實際上是向世人傳遞了一個無聲勝有聲的信息:歷史上三分的三國之所以出現,一是要有“三無”的社會條件,二是要有知三分的人才,三是需有可利用的地理條件。這三個條件,吳蜀所憑藉的崇山阻水雖是必須具備的,但古已有之;知三分的人才雖在關鍵時刻起決定性作用,但三分人才無疑是“三無”時代的產兒,是與時俱來者;只有千載難逢的“三無”時代才是最重要的條件,因為這是鼎足三分的三國政治格局出現的社會基礎,是諸葛亮三分大計能發揮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三分與二分戰略之別。
三國三方與以往“三有”時代爭統一爭當皇帝的規律,似是而非。“三無”時代決定的三分戰略是力量敵友,二弱對一強,結友為先;二分是非我即敵,先弱後強,直接一統。前者必然是以敵我友身份參與的三方之爭;後者主要敵我雙方對抗,即令有其他方,一般也不起決定作用。需要說明的,一是三分是“三無”決定的必經之路,二弱倘勝一強,其後再爭一統;二是三方皆以爭天下為己任,否則只要一方服從另一方,百年奇局就難實現。
(四)三分規律對重大戰役和主要人物命運起著決定性影響。
首先看看決定歷史走向的三大戰役。赤戰孫劉勝曹操,打破了曹操一統天下的美夢;劉備取川強大後,先在爭荊中曹孫敗關羽,後在夷戰中孫曹敗劉備,從此魏又奪回了一統天下之權。從中可知,二弱勝一強的三分規律中的敵友是隨著三方之間力量消長變化的。再是三分戰略是客觀規律,不是誰的專利,不為任何一方所壟斷。知而用者勝,不知又不用甚至破壞者敗。
其次,再看看主要人物與三分之間的關係。比如曹操,始而他順應“三無”時代之風,唯才是舉統一了北方;後來由於他的以智力取天下之智,主要是比別人更深諳二分的智謀,雖對剪滅北方群雄有大作用,但到對孫劉就失效了。曹操一生堅持非我即敵的二分戰略思想,和他固守傳統的一統大志是一致的。只知靠大度從對手中拉人才為己所用,不懂將對手分強弱,化敵為友,這使他一統壯志未醒,皇帝沒有當上。因此將一腔怨恨撒在沒有吞吳滅蜀計謀的二分人才身上,迫害人才。又為了過當皇帝的癮,大演皇帝戲,結果不懂三分的曹操,由前期的英雄到後期變成了奸雄。
比如魯肅和周瑜。赤戰時周瑜施謀用計,指揮千軍萬馬,但戰後孫權特意“持鞍下馬相迎”的是魯肅不是周瑜,這無疑與魯肅戰前在孫吳危難關頭獻孫劉聯合破曹大計有關。至於周瑜,赤戰後不同意將荊州借給劉備“以多操之敵”,最後他又以孫吳一方的力量要先滅劉備後滅曹操,把曹劉都視為敵人,說明周瑜心中沒有友這個概念。小說寫赤戰時周瑜欲害諸葛亮是有道理的,而僅用“量窄”表現周瑜對友方搞非我即敵式的二分手段,可能還是看在孫吳畢竟是劉蜀的友方。
比如關羽和劉備。關羽荊州之失,雖與他剛愎自用的性格和劉備取川奪漢中得勢後驕傲有關,但他對孫權先拒婚後絕友以曹孫同時為敵,最後遭到曹孫夾擊人亡地失,顯然是他違背諸葛亮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守荊方針的結果。劉備奮鬥大半生無立足,三顧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得荊州取益州,但他稱帝後打著天子旗號,發傾國之兵為關羽復仇伐吳卻慘敗了。劉備敗在他以友為敵,搞先滅吳次滅魏的二分戰略;好在他死前知道自己知識淺陋,遺囑兒子多讀書,並把權力交給了知三分的諸葛亮,與至死執迷不悟的關羽還是不一樣。
最後說一下諸葛亮被神化的原因。三分是“三無”時代的特殊產物。由於人們昧於對“三無”時代的了解,故對建立在“三無”基礎上的三分變化的規律也就少有所知,如三分與非我即敵的二分戰略最大不同也是其最大優勢在於,三分主要是通過聯友改變力量對比,戰勝強敵。說穿了,在三分格局爭戰中,必然參與其中的第三方不是我之友,就是敵之友即我之敵。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當聯友成功就能成倍增加我方對敵的力量,反之聯友失敗,不僅我方少了一個朋友,還在於因第三方成了敵之友、我之敵了,如此豈有不敗之理。對三分規律中第三方所表現出來的或為敵或為友這種乾坤顛倒式的大變化,勝負對知三分者來說,早已意料之中了,這也是赤戰時泰然自若的諸葛亮知孫劉必勝,而在得知關羽拒婚和劉備出兵伐吳之時,就知道爭荊和夷戰必敗的原因。但對於不知三分的人,則必然是驚慌失措而感到茫然,甚至後人有的對此也往往大惑不解,從而對知三分的諸葛亮產生了神秘感。至於小說中有關諸葛亮裝神弄鬼的描寫,這除了受平話影響外,主要是時代局限。何況今天還有那么多人信神信鬼呢!
順便說一下董卓。以往說三國英雄大都把他排除在外,是不妥的。因為董卓出身“良家子”,是身經百戰於漢室有功之人。劣跡主要指他搞廢立和濫殺,而這是時人袁紹和曹操等人都乾過的,他們和董卓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別而已。關鍵在於董卓所乾的正是群雄所想的,所以討董無果而終不歡而散,因為討董者和董卓是一路人,所以,董卓也應在三國群雄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一點諸葛亮和陳壽比羅貫中對董卓更公平些。
五、借鑑三分思維方式的哲理作用。
首先,發揮三分思維的啟迪作用。看小說有一共同感覺,就是其具有一種啟迪作用。所謂啟迪顯然不是對個別事的指導作用,而是對人的益智作用,三分是可以拓展人的視野和胸懷的思維方法,三分有推動人們向前奮進的作用。
其次,三分是清醒頭腦的良藥。三國歷史表明,當時無論蜀方的諸葛亮和鄧芝、趙雲,吳方的魯肅,還是魏方的司馬懿,他們雖因知三分,都立有大功,又都是獲得了高位的成功者,但他們都一生不驕,一世淡泊。相反,不知三分的曹操、劉備、關羽、周瑜,他們雖屬不同方,卻無一不勝而驕,有的還驕狂到發瘋的地步。這種情況絕非偶然,不由得想起諸葛亮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話。其實三分是表述複雜事物最簡單的存在形式,是最易將人置於比較客觀地位進行觀察世界的一種思維方法,所以能使人頭腦清醒,少一點片面性。不小人得志,不醉生夢死。
再次,三分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精華。春秋時代老子首先提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理之言,數百年後,諸葛亮適應“三無”的三國時代提出了天下三分,他在軍事上的三分戰略和對諸子、張溫及孫權稱帝後的論述,大大豐富了三分的哲理內涵。不久,獨具慧眼的陳壽,在《三國志》里真實地記載了魏蜀吳三分奇局演變的興亡史,成了首載三分規律的奠基之作。然而真正把三分規律通過變化莫測的故事情節和舉世無雙的人物形象,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是《三國演義》。由於羅貫中大大突顯了三分這個不朽的靈魂,使小說成了將文史哲熔為一體的典範之作。這樣,小說不僅成了“庶近乎史”的準歷史教科書,更起了普及三分思維的生活教科書的作用。
由於三分乃三國之靈魂,所以成了筆者從三分角度看三國的原因。
書籍目錄
從十五個三國之謎談起——試論三分乃三國之靈魂(代前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