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圖解,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圖解
畫崇嶺疊嶂,逶迤綿亘,山石崚嶒,屋宇隱約。近坡處有一隱士端坐松下撫琴,山崖邊有童子侍弄白鶴。整幅圖雖密筆繁複,但畫面滿而不塞。山石皴筆,人物樹木,筆筆精到,一絲不苟。觀看此圖時會有滿紙清氣之感。實為難得的佳作。 左上自題七律一首,詩後題識:"暇日握筆遂爾精纖,然氣靜神恬,煙雲綿邈,不知老之憊也。附韻以紀於梅築,寄贈子遠季弟清玩。"下鈐"尺木"、朱文長方印、"從"朱文圓印。此圖是蕭雲從畫給他弟弟的,為其晚年之作。
創作背景
蕭雲從-字尺木,號默思,又號無悶道人,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姑熟畫派創始人。其父蕭慎余,為明鄉飲大賓,懂繪畫。雲從幼而好學,“篤志繪事,寒暑不廢”,科考多次不第,四十四歲才中已卯科副榜第一準貢。明末政治腐敗,不願出仕。
1638年雲從與弟雲倩,加入復社,與東林黨相呼應,同魏忠賢閹黨馬士英、阮大鋮等鬥爭。1644年,明廷滅亡。優憤國破家亡,前既不仕明,今更不願與清合作,或閉門讀書賦詩作畫,或遨遊名山大川,詩畫才華,成就日著。詩繼承杜甫,多即事憂時之作,雄渾奔放,音韻鏗鏘,著有《易存》、《韻通》、《杜律細》等。其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配上俊逸瀟灑,散朗秀健的書法,達到詩書畫三者統一和諧的境界,被譽為“神品”。
雲從國畫,師法古人而創新,師造化而獨特。山水畫,融宋元諸家筆墨、丘壑於一體,“以黃公望的瘦樹、山石為之縱橫,潤以馬遠潑墨之法”,而能隨意成卷丈余。其間丘壑布水墨著色,皴擦喧染,都蒼勁秀潤,呈現出空間深度;點景人物,自然生動,屋宇、舟車、馱馬安排得體。早期作《秋山行游圖卷》,顯露才華。清乾隆閱後題詩“幾點蕭蕭樹,疏皴淡淡山。由來以意勝,無不寓神間。秋景農曆瘳廓,客人自往返。粗中具工細,識語破天慳“。後應萬選之請,為《太平三書》繪製《太平山水圖》,將太平州所屬地區山水,繪圖43幅,其中:太平山水圖一幅,當塗風景15幅,蕪湖風景14幅,繁昌風景13幅,每幅題古詩一首,說明仿某古人之畫幅,沒有雷同,各具特色。還有《閉門拒客圖》、《西門慟哭圖》、《秋山訪友圖》、《江山覽勝圖卷》、《歸寓一元圖卷》、《?谷幽深卷》、《崔華詩意卷》等。人物畫,繼承發揚李公麟的白描技法,代表作為《離騷圖》,人物造型準確,神態動人,點綴景物,賦有生命,雲從對《離騷》感觸甚深,作《天問》插圖,繪製《九歌圖》。清高宗得尺木《離騷圖》後,命侍臣補繪重刻,並題《山水圖卷》雲“四庫呈覽《離騷圖》,始識雲南省其人也,……“覽觀長卷四丈余,觀之不厭意不捨”。
雲從深惡官僚,清初,拘節守志,不肯臣事,不結權貴。順治十七年(1660),太平知府胡委瀛,求畫不與。1662年,重修太白樓,故強其繪太白樓壁畫。出於對太白的喜愛,:畫匡廬、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凡七日而就,遂絕筆。”志行高潔,為人敬慕。新安畫派大師漸江,曾師其下,後代臨摹者愈眾。順治五年戊子(1648),《太平山水圖》刻本,順治二年乙酉(1645),《離騷圖》刻本,曾流傳日本。《太平山水圖》為大坂兼葭堂收藏,《離騷圖》為日本美術史家大村西崖收入《圖本叢書》刊行。《秋山游圖卷》,為東京帝室博物、館所藏,對日本南畫勃興起著促進作用。雲從晚年結識鐵匠湯天池,指導天池以鐵作畫,創製鐵畫。
1673年,雲從“執諸同志手,曰‘道在六經,行本五倫,無事外求之,仍衍其旨。’賦詩畢,瞑去”,享年七十八歲,葬於蕪湖城西嚴家山。其詩由後學編成《梅花堂遺稿》,繼後,黃鉞將雲從和湯燕生之詩編成《肖、湯二老遺詩合編》。其畫為故宮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