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記憶:上海故事

百姓生活記憶:上海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百姓生活記憶:上海故事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頁數:181頁
  • 開本:16
  • 品牌:學林出版社
  • 作者:汪求實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8602960, 97875486029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百姓生活記憶:上海故事》由學林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一、文化廣場變變變
二、記憶里的宣傳畫
三、50年前他們怎樣過日子
四、儂好,老師傅
五、一本遺失的戀愛日記
六、1980年代裸婚之鴛鴦樓記
七、換房的故事
八、小菜場裡趣聞多
九、弄堂里的桌球傳奇
十、海上生綠島
十一、里弄生產組的女人們
十二、里弄生產組的青年人
十三、難忘的老電影
十四、一位勞模的美麗記憶
十五、回望淮國舊
十六、一套改變命運的叢書
十七、一個中方陪同和一個外國導演的邂逅
十八、猶太難民在上海
後記

後記

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本書是我們上海電視台上海影像工作室所出的第一部書,是否會給大家帶來閱讀的樂趣,說實話,我們的心裡沒底,這就如同飯店裡新來的廚師所燒的第一道菜是否能讓食客們津津有味,他可能也是心中沒數。就在這部書出版之前,我們工作室的一位編輯專門拿了文稿,找了幾個坐五望六和坐六望七的上海中老年人進行了一次集體閱讀,反映還真的不錯,有人還把書稿帶回家中挑燈夜讀,說要先睹為快。
這是一部有關記憶的書,是上海這座城市集體記憶、民間記憶的書,我還想特別說明一下,這是一部由電視紀錄片改寫而成的書。
我們上海電視台的上海影像工作室正在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就是要留住上海這座城市的記憶。我們工作室的創作人員把上海的百姓記憶和上海的歷史影像揉為一體,來講述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上海影像工作室從2011年元月起開辦了《上海故事》欄目,每周六在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出,該欄目播出1年多以來,在觀眾中有了很好的口碑。有觀眾向我們反映,看了《上海故事》,他們就會想到自己的人生往事,因為上海的老百姓就是上海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上海故事》欄目雖然講述的是上海往事,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懷舊之作。前些天,《南方周末》上有一篇文章,標題是“記憶,而不是現實,決定一座城市的性格”。我也頗有同感,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是這座城市的DNA。
如果說,上了一定年紀,有很多有歷史記憶的中老年人喜歡看我們的《上海故事》節目,也有可能是這本書的熱心讀者,那么對歷史記憶如同一張白紙的青年人呢?他們對我們的電視節目和這本書是否也會有觀看和閱讀的興趣呢?說實話,我吃不準,但是有一點值得一說,我們工作室絕大多數的節目創作人員都是青年人,他們都懷有一種濃厚的創作興趣和激情,這算不算青年人也會喜歡我們的節目和書籍的一個證明呢?我還是說不準。
上海學林出版社劉文祥總編輯是我們的老朋友,他也很喜歡我們的《上海故事》欄目,他希望把電視節目改寫出書,並給予了我們指導和幫助,於是就有了我們和學林出版社的這次合作,我們和劉總編還商定將根據我們的節目規劃出版一套系列叢書,如今呈現給讀者的是這套叢書的第一部。按計畫,不久還會出另外的6種。不知道這書是否有人緣?是否會給老、中、青讀者都帶來閱讀的樂趣?對於寫書、出書的人來說,總會有一種期待的心情。期待著讀者、觀眾們的回應。
汪求實
2012年3月5日

序言

《上海故事》講述上海往事。
這些往事之所以能呈現出來,實際上是發掘、整理、研究上海廣播電視台收藏的歷史影像資料的結果。在這個基礎上,編導們通過尋訪與這些歷史影像相關的親歷者、見證人,重溫曾經發生在百姓身邊的事情,再現這座城市的社會變遷和人文風情。這些往事涉及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和命運歷程。重溫影像中的歷史,那些已然遠逝卻又耳熟能詳的事件和身影,既讓人感覺親切而有情趣,又激起心中的某種感念和感懷,因為那畢竟是這座城市走過的腳印,是這座城市裡的人的故事。
想來應該是它具有歷史文化的價值,北京、上海的報刊常常將這部系列紀錄片中的一些內容轉化成文字再傳播;想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學林出版社將這部系列紀錄片的部分故事編輯成書,呈現給讀者。
再一次讀到這些故事的文字,我以為它有三個特點可以稱道。
披露鮮為人知的史實。歲月風塵湮沒陳年舊事,《上海故事》不僅鉤沉被淡忘的記憶,而且給觀眾帶來歷史氛圍的新感知和歷史事實的新發現。《城市是輪子滾出來的》披露了一條訊息:世界上最早將無軌電車用於商業運營的地方就是上海。德國人於1882年發明了無軌電車,可是直到32年後才被真正投入使用。1914年,上海開通了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從今天的延安東路沿福建路到蘇州河邊,總長1.1公里。今天的14路無軌電車仍然從這裡開過。這條跨越近百年歷史的線路為何叫14路?也許是和它開通的1914年有關吧。《文化廣場變變變》展現了風靡上海的一系列文化盛事。編導在採訪中發現:曾在這裡上演的第五屆“上海之春”音樂會幹人大合唱,得到了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的肯定和讚賞,最終成為慶祝建國十五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先導。編導在拍攝上海交誼舞時還發現:解放前被稱作的“交際舞”,為達官貴人所鐘愛;解放後改稱“交誼舞”,為普通百姓所喜歡。從“交際”到“交誼”這一字之改,原來出自於當年陳毅市長之口。
編導們在採訪《上海故事》時,還發掘“搶救”了一批歷史影像資料。比如市農委拿出收藏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崇明圍墾的紀錄片,上海監獄拿出收藏的解放初期遊民生存改造的紀錄片。這些影像內容詳實飽滿,為製作《海上生綠島》、《煙花女子新生記》提供了大量珍貴而生動的素材。編導在拍攝《記憶中的宣傳畫》時採訪了著名宣傳畫《毛主席萬歲》的作者哈瓊文。八十多歲高齡的哈老對往事的記憶已朦朦朧朧,他的女兒幫著一起回憶這幅宣傳畫的創作經過。編導在採訪新中國第一代廣告畫家丁浩時,他已年過九旬、病重住院,但他還能侃侃而談當年的創作思路。遺憾的是,節目播出前丁老卻溘然去世;欣慰的是,他留下了鏡頭前的“口述歷史”。
折射上海的精神氣質。上海這座城市中蘊含著一種人文情懷,傳承著一種時代本色。《上海故事》展現出人們心目中向上向善的力量,給觀眾帶來價值取向的新解讀。《儂好,老師傅》中記錄了一位與我國核子彈製造有關的上海師傅,他叫原公浦。原師傅怎么會和核子彈有緣的呢?原來在1964年,二十多歲的六級技工原公浦被國家有關部門選中,調到戈壁灘上的核子彈研製基地參與關鍵部件鈾球的加工工作,這在當時可謂是“驚天偉業”啊!原師傅不顧核輻射對自己的影響,冒著可能引起超臨界爆炸的危險,精準地在鈾球上車了關鍵的三刀,大功告成,獲得一等獎,“原三刀”的美名由此傳開。如果原師傅所車的三刀中哪怕有一刀出問題的話,中國第一顆核子彈試爆的日期就會被推遲。以後,原師傅又參加了包括中國第一顆氫彈在內的十次核試驗核心部件的加工工作。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多少像原公浦那樣的工人師傅,“憑真本事吃飯”,用智慧和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上海的工業技術革新一度成為全國的風向標。《海上生綠島》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3萬幹部工人和30萬知青在崇明“戰天鬥地”的故事,片中許多鏡頭令人震撼。當圍墾修築的堤壩合龍時,遇上風大浪急、草袋土塊被水浪捲走,許多“圍墾人”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在缺口處築起人牆,用血肉之軀阻擋洶湧浪潮。共青團員們高喊著:“海龍王你來吧!我是海鷗!我是海鷗!”可謂激情燃燒,氣概豪邁。“圍墾人”和“農場人”把80萬畝灘涂變成了良田,他們不僅為上海開拓了土地資源,也為這座城市留下了艱苦奮鬥、樂於奉獻的精神財富。
《上海故事》在回憶往事時還展現了上海人民的博大胸懷和普世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大肆迫害屠殺猶太人,上海先後接納了從歐洲逃難而來的2萬多名猶太人。他們在虹口區提籃橋一帶與10萬中國人居住在一塊不到1平方英里的狹小空間裡,共同度過了二戰最後一段艱難的歲月。據當年的猶太難民回憶,那時中國人以低價把房子租給他們,大家成了鄰居,這種親切的感覺如同回到了家鄉。《猶太難民在上海》中一位叫馬丁的猶太人用攝像機錄下了他小時候曾在上海虹口住過的院落。他說:“我媽媽那時已不在了,我和父親一起過,因而常會挨餓且沒人照看。而丁先生、丁太太總是盡力幫助我,給我們些米啊什麼的,這些我永遠不會忘記。”猶太難民中還有許多音樂家和藝術家,他們在上海避難期間創作了一批音樂作品。據悉,今年將有以色列猶太后裔音樂家來滬舉辦音樂會,演奏這些作品,以紀念中國人和猶太人之間難忘的友誼。
體現百姓的美好追求。《上海故事》在記述歷史時將宏大敘事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將主題呈現與現實關懷相映照,以人物觀念、命運的變化來見證時代的進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隨著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上海女性的服裝也日趨豐富起來。《一位勞模的美麗記憶》講述了紡織女工黃寶妹熱愛勞動、熱愛美麗,成為時尚偶像的故事。黃寶妹曾8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3次出席國際會議。她從蘇聯回國後,穿起了深受蘇聯婦女喜愛的“布拉吉”(俄語中連衣裙的意思),還燙起了頭髮。在新中國,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而勞動模範是工人階級的代表,女勞模都穿“布拉吉”了,上海的“布拉吉”熱潮一下子就給帶動了起來。黃寶妹還多次作為青年代表出訪羅馬尼亞、奧地利等國,她和其他中國姑娘在出席聯歡會開幕式時,都身穿旗袍入場,外國友人見此起立歡呼:中國“旗袍姑娘”真漂亮!黃寶妹的服飾也代表了當時上海女性對流行時尚的追求。《一代人一套書》講述的是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給數百萬知青帶來希望、改變命運的故事。“文革”後恢復高考的訊息傳來,上海科技出版社立即再版發行了這套《叢書》,為遠在外地農村渴望複習迎考的知青們解了燃眉之急。當年安徽的王東風和萬曼影、山東的焦揚等知青,都在《叢書》老師的指導下,分別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如今,王東風、萬曼影已是交大教授,焦揚已是中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焦揚說,《叢書》老師帶著我由淺入深地步入知識的殿堂,幫我們打開一扇窗、一扇門,讓我們接觸知識、追尋真理。《叢書》喚醒了上海許多青年人的求知慾,全社會掀起了讀書熱潮。
《上海故事》還將歷史記憶和現代感悟相結合,用新觀念的呈現去更替往日的迂拙。《海上生綠島》既記錄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上海動員3萬多幹部工人去祟明島圍墾造田、種糧種棉的場面,又記錄了本世紀初崇明人轉變觀念,停止圍墾,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發展生態旅遊的故事,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理念。
歷史的聲音和影像常常有著神奇的功能,它可以喚醒人們腦海中最深層的記憶和情感。《上海故事》承載著上海這座英雄之城、魅力之城的“集體記憶”,這種記憶傳遞了一種情愫、一種溫暖和一種自信,讓人重續情懷、重新思考、重塑輝煌。《上海故事》所呈現的城市精神和氣質,將有助於凝聚、激勵和打造新一代上海人的精神品格。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給後代多保留一些城市的記憶和發展的軌跡,成為我們這輩人的責任。我真心希望《上海故事》節目做得更好更美,讓更多的觀眾喜聞樂見;也真心希望據此而來的《百姓生活記憶》,能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思索,覓得更多的知音良友。
(作者繫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上海市廣播電視協會常務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