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炮台

白龍炮台

白龍炮台,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江山鄉文物,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之一。

白龍炮台,位於防城區江山鄉白龍尾半島南端臨海的四個小山包上,由“白龍台”、“銀坑台”、“龍珍台”和“龍驤台”四座炮台組成。2006年5月納入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

2020年,白龍炮台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龍炮台
  • 所屬年代:清朝
  • 類別:文物
  • 保護級別:國家級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保護範圍,

文物歷史

法軍於1883年曾入侵白龍尾半島一帶騷擾,中法戰爭後,法軍再度入侵白龍尾及萬尾、江平等沿海地方,燒殺擄掠無所不作。據說清軍和當地民眾曾在沙坳嶺(又稱番鬼嶺)的地方和法軍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打死法軍無數,現民眾稱為“死佬田”的地方就是當年埋葬法軍的墳場,直到1886年法軍才撤出白龍尾。清政府為鞏固海防,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張之洞親自率部到東興、竹山、江平、白龍尾勘察選址,決定在白龍尾修建炮台,由海口營管帶陳良傑督建,光緒二十年(1895年)修成。

文物特徵

白龍古炮台:位於江山半島白龍尾尖端。在這裡的四個山丘上,分別築有龍珍、白龍、銀坑、龍驤四座炮台,總稱白龍炮台。在白龍炮台正門上刻有“光緒二十年仲夏月吉旦,白龍台,署海口營恭府管帶瓊軍右營陳良傑督建”字樣。白龍炮台保存完好,炮台設在山丘頂上,炮座為深約1米、半徑5米的半月形水泥結構露天炮座,炮座底下為深6米的地下兵庫和彈藥庫。每座炮台裝備從英國進口的100毫米口徑的粉炮1至2門,這些炮台與越南隔海相望,國防位置相當重要,它與企沙石龜頭炮台互相呼應,虎視眈眈,故有“龜蛇守水口”之稱。

保護範圍

白龍台保護範圍:以所在小山包邊沿設立的界樁為界限,面積為7927.41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