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龍公園
- 拼音:bai long gong yuan
- 別稱:人民公園
- 修建時間:1951年
- 水面積:10畝
- 綠化覆蓋率:45.61%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白龍公園復建於2000年,其東臨勝利四路,南依東山大道,西靠三峽風雲塔,北達體育場路。整個公園規劃總面積4.23萬平方米,現已建成面積3.6萬平方米,其中硬鋪裝及道路面積1萬平方米,大門開闊地0.17萬平方米,公園沿勝利四路採用歐式鑄鐵花欄桿裝飾,總投資300餘萬元。園內依地勢造景,植物配置以鄉土樹種為主,體現地方特色,達到四季常青、城中森林的景觀效果。園內共栽植各種喬灌木52種24000餘株,整個公園呈台階式綿延上升,園內樹木花草與三峽風雲塔連成一片,整個塔仿佛聳立於蒼翠欲滴的樹林中,晚間塔通體泛光,猶如林中彩虹柱直上雲天,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白龍公園既是市民休閒、娛樂、健身的場所,又是登高遠眺、觀城市美景最佳去處。
公園管理處於2000年10月經市編辦批准成立的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公園內花草樹木的養護及管理;維護園內環境衛生;維持遊園秩序;勸阻、阻止違規行為,為市民及遊人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從成立至今已近四年,在上級的大力關懷及幫助下,先後投資數十萬元,建造了公共廁所、辦公用房,增添石桌、石凳達21套,漢白玉花缸6個,不鏽鋼警示牌10餘個,使園內的硬體設施逐步完善。同時,對園內的綠地進行完善及充實,提升了公園綠化檔次。
白龍公園自建成開放以來,由於園內設施逐步增加,環境日益改善,遊人量日漸增多,加之周圍住宅小區日趨發展,公園設施不足的矛盾日漸凸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硬鋪裝面積偏少,早晚鍛鍊身體的市民感到擁擠不便;二是公園配套設施不健全,比如沒有設定一件健身器材;三是公園內無路燈設計,而是以景觀燈代替,導致今夏至今的全市景觀燈限電而出現一到夜晚公園一片漆黑,基本上不能開展任何健身活動,甚至於連走路都成了困難,迫切需要解決。
辦公地點:勝利四路43號
地理環境
白龍公園位於宜州市區北面公園東路。
宜州市公園東路
主要景點
園內有鎮寧炮台、白龍湖、九曲橋、湖心亭、白龍餐廳、兒童遊樂園、金魚場、地下冰室、烈士紀念碑等。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4)邕州太守陶弼為紀念狄青、余靖、孫瀉,在此建“三公祠”。後人又增加蘇緘、王守仁、莽吉圖三人,改為“六公祠”。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兩廣巡閱使陸榮廷為守衛南寧及其家鄉武鳴,拆六公祠建鎮寧炮台,架設大炮一門,射程12,000米。
進園後順著141級台階登上望仙坡頂,能見到一座巨石砌就的二層環形城堡,這就是舊桂系軍伐陸榮廷所建的鎮寧炮台。炮台上安置著一尊1890年製造的德國克魯伯大炮,炮台座腳有一古碑廊。登上炮台既可俯瞰南寧城全貌,勾起一縷懷舊幽思。
望仙坡南麓是白龍湖,湖水澄碧。據宋人王象之《興地記勝》載,宋名將狄青曾駐望仙坡,見坡下湖邊一群牡羊頗似龍形,故稱湖為白龍湖。湖岸翠竹掩映,垂柳搖曳。湖心有小島,島西的九曲橋和島北的三孔月橋將島與湖岸相連。湖面的遊艇,或競渡藍天下,或徜徉綠蔭中,亦成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