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鼻浣熊(白鼻豿)

白鼻浣熊

白鼻豿一般指本詞條

白鼻浣熊(學名:Nasua narica)體呈深褐色、紅色或黃色。眼睛深色。吻、下頜及喉嚨淺灰色。吻突出。尾部很長,尾具6~7條間隔紋。犬齒較大,臼齒可以磨碎食物。該種屬於長鼻類浣熊,與普通長鼻浣熊的最大區別是鼻中間有一塊白色斑紋。

白鼻浣熊主要分布於北美南部至中美洲。棲息海拔0~3500米。白鼻浣熊習慣在人類居住區出現,常去營地及垃圾站覓食,易於馴養。該種一般在日間活動,夜晚回到特定的樹上休息,不過也能隨環境改變習性;在一些受到人類獵殺的地方,或是覓食的需要,它們可以轉為夜間活動。成年雄性獨居,雌性及幼獸會組成群體。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體呈灰褐色,兩臂銀灰色。末梢靈活的鼻子又長又尖。靠近鼻末端的面部區域有一條白色斑帶。雙眼及兩側臉頰上下各具一白斑,喉及腹下沾白色。
前腿較後腿短,可跖行。足黑色,裸底。前肢爪可彎曲。錐狀長尾具黑色環紋,行走時尾部保持直立。
成年白鼻浣熊體長80~130厘米,其中尾長占體長的一半多;體重3~5公斤。
近種區別:吻突的斑紋是白鼻浣熊區別於近親南浣熊長鼻浣熊的唯一特徵。

棲息環境

棲息海拔0~3500米。
白鼻浣熊適應美洲的各種地理環境,從熱帶低地到乾燥、高海拔的森林,如雨林雲林等。

生活習性

白鼻浣熊日行性,夜間通常棲息在樹梢,黎明時下樹覓食;成年雄性偶爾在夜間活動。尋找食物時先用它們靈活的長鼻子嗅探,然後彎曲爪子挖掘地下的昆蟲、幼蟲和小型脊椎動物。成年雄性一般獨自生活,以噴灑尿液或腹部蹭地釋放分泌物的方式標識領地,雄性間的領地不發生重疊,領地內兩雄性若相遇會彼此打鬥。雌性和幼獸結群而居,群規模一般為4~20隻,由雌性和不足2齡的雄性個體組成,群成員不一定有親屬關係。群中雌性互相照顧和梳理幼獸;它們不會合作捕獵或分享食物,但協力抵禦成年雄性及其他入侵者。雌性在樹巢中獨自撫育後代。幼獸第一次離巢死亡率可能較高,威脅主要來自其他成年浣熊、大型貓類、猴子、蟒蛇和疾病。

分布範圍

分布範圍自美國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向南延伸,經墨西哥(不包括巴札半島和馬德雷山脈中部)、中美洲至巴拿馬,少量分布於南美安第斯山脈以西地區。
原產地:貝里斯城、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美國。
白鼻浣熊分布白鼻浣熊分布

繁殖方式

每年2~3月份,那些在雌性家域範圍內占主導性的雄性,將被獲準加入雌性群體。一旦加入,雄性會和每個群成員交配,隨後被驅離,原因是它們會殺死幼崽。白鼻浣熊的妊娠期持續77天,大約在分娩前的3至4周,雌性會離開群體獨自築巢,最常見的獸巢建在棕櫚樹上。一胎產崽2~7隻,幼崽會在樹巢中停留數周。初生幼崽重100~180克,尚需母親的照顧存活,母獸僅在覓食時離開樹巢。幼崽11天后睜開雙眼,4個月後斷奶,5個月後,母獸和幼獸從樹上下來,重新加入先前的群體。15個月後幼崽長成。雄性浣熊3歲、雌性2歲進入性成熟期。
樹上的白鼻浣熊樹上的白鼻浣熊

亞種分化

白鼻浣熊(4亞種)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白鼻浣熊瓦哈卡亞種
Nasua narica molaris
Merriam,1902
2
白鼻浣熊指名亞種
Nasua narica narica
Linnaeus,1766
3
白鼻浣熊奇瓦瓦亞種
Nasua narica pallida
J A Allen,1904
4
白鼻浣熊尤卡坦亞種
Nasua narica yucatanica
J A Allen,1904
註:表格信息來源參考。

種群現狀

白鼻浣熊的全球種群未量化,它們在原產地屬稀有或常見物種。白鼻浣熊在美國很罕見;在中美洲為常見至稀有物種,但數量已有大幅減少(Janson 1981)。墨西哥的種群數量下降嚴重,估計在該國中部地區已處於滅絕狀態(Valenzuela &Ceballos 2000)。熱帶地區的白鼻浣熊種群密度高於美國西南部(Gommper 1995,1997)。該種在哥斯大黎加極為常見(J.González-Maya pers.comm. 2008)。

保護級別

宏都拉斯的白鼻浣熊種群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5年評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