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鷳北撣亞種

白鷳北撣亞種(學名:Lophura nycthemera rufipes)。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緬甸東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鷳北撣亞種
  • 拉丁學名:Lophura nycthemera rufip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雞形目
  • :雉科
  • :鷳屬
  • 白鷳
  • 亞種:白鷳北撣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Oates,1898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雄鳥:體大(94-110厘米)的藍黑色雉類。尾長而白,背白,頭頂黑,長冠羽黑色,中央尾羽純白,背及其餘尾羽白色帶黑斑和細紋,下體黑色,臉頰裸皮鮮紅色。與黑鷳區別在於尾更長更白,腿紅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至栗色,下體具褐色細紋或雜白色或皮黃色,具暗色冠羽及紅色臉頰裸皮。與黑鷳雌鳥的區別為腳粉紅色,外側尾羽黑色、白色或淺栗色而非暗褐色。rufipes的雌鳥冠羽無黑色羽尖。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鮮紅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在雲南高黎貢山地區,則主要棲于海拔1600-2700米的山地闊葉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溝谷雨林較為常見,亦出現於針闊葉混交林和竹林內。

生活習性

成對或成3-6隻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集群個體多達16-17隻。性機警,膽小怕人,受驚時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通常在亮天后即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動高潮。活動多在巢域內,每日活動路線、範圍、地點都較固定,多數時間都用於覓食。食飽後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爾也有飛到樹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棲於高樹上,一般在天黑時才開始上樹棲息。通常雌先雄後,或雌雄一起一邊發出叫聲,一邊飛上一定高度的樹枝,然後逐步登高,藏於高大喬木密集的樹冠下,距地高度多為6-8m(高育仁,1993)。活動時較為安靜無聲,有時可聽到行走時踩踏的‘沙沙’聲。通常僅在有危險時雄鳥才發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雲南(怒江流域)
國外分布:緬甸(禪邦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3月中下旬雄鳥即開始發情,一雄多雌制,雄鳥之間常為爭奪配偶而爭鬥。雄鳥的求偶炫耀為側面型,通常自雌鳥右後方向前左側繞圈,當行至雌鳥一側和雌鳥並行或接近並行時,雄鳥不斷左右擺尾,動作緩慢而幅度大,然後再繼續向前方走動,繞過雌鳥頭前從右側走開,每繞一圈後便在離雌鳥2-3m外站立不動,1-2分鐘後再重複1次。每次發情炫耀,可重複繞圈6-7次。有時雄鳥還在雌鳥近旁做快速連續不斷的蹲下、站起動作或伸展雙翅做高頻率小振幅的振翅動作,同時發出輕微的‘1u,1u,1u’的顫抖叫聲(高育仁,1993)。營巢於林下灌叢間地面凹處或草叢中。巢較簡陋,主要由枯草、樹葉、松針和羽毛構成。巢的大小為外徑32-36cm,內徑19-24cm,深9.5-11cm。每窩產卵4-8枚,卵淡至棕褐色、被有白色石灰質斑點,卵的大小為46.7-54.7mm×36.3×39.5mm,平均38mm×50.6mm,重31.1-41.58,平均36.48g。北京動物園人工飼養條件下的卵大小為50 (45-53)mm×39.3 (37-40)mm,重41.8 (36-45.5)g。通常每隔1日產1枚卵,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雛鳥早成性,孵出的當日即可離巢隨親鳥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