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截止2023年12月,已進入室內裝修工程收尾階段。
截止2024年2月,建築主體結構、外幕牆以及室內公共大廳裝修已完成,正在進行展陳布置及場地景觀及市政設施等多項附屬工程。項目計畫5月1日開館,最終確切日期有待官方公布。
2024年4月21日起,每晚7:30-8:00,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外立面亮燈。荔灣區住房和建設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正全力向4月28日完工的目標衝刺。
2024年4月25日報導,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LOGO正式對外發布。LOGO由四個造型動感的色塊組成,提取了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建築外形元素,並巧妙地融合漢字“藝”和“粵”的形態,表達“共建人文灣區,用藝術點亮生活”的設計主題。據了解,LOGO設計由香港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擔任藝術顧問,深圳著名設計師許禮賢、高少康、林語之、張濤、張奕岑、羅嘉浩擔任主創。LOGO以“三地相連”、“三江交匯”、“三館合一”、“時代聯結”為創意。交相輝映的形態,既代表藝術的靈動,也象徵四面通達,寓意藝術中心像一艘文化巨輪揚帆出海,表達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在大灣區匯聚、融合。
2024年4月28日,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正式啟用。5月1日,由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組成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免費向公眾開放。
2024年5月,位於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廣東文學館正式開館。
建築布局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師何鏡堂的團隊設計,三館地上最高11層,地下2層,總建築面積約14.5萬平方米,地上約10.5萬平方米,地下約4萬平方米,其中美術館6.5萬平方米,非遺館2.6萬平方米,文學館1.8萬平方米,共享公共區域3.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橫向長度近360米,建築從東西兩側向中心逐漸抬升,形成疊級造型,猶如停靠江邊的“文化巨輪”。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還在室外的親水平台上打造“白鵝潭大舞台”,在日常作為市民觀看白鵝潭三江六岸城市景觀的重要觀景點。在這裡,市民遊客可以一覽珠江美景,還可以眺望廣州塔,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大灣區文化新活力。
作為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組成部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04萬平方米,包括基本陳列區、專題展廳、傳承工坊等三個板塊。
設計理念
藝術中心以“文化巨輪、時光拱廊、鵝潭寫意、雲山藝境”為設計理念。雲山之下,三江匯聚之灣,藝術中心宛如一艘通體透亮的白色巨輪,在珠江邊靜待啟航。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就秉承“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打造高品質文化供給的新平台、新空間、新模式,為市民遊客提供集“展、演、游、購、娛”於一體的多元業態文化服務。
展出內容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滿載著文化瑰寶,將成為嶺南文化的標誌地。廣東美術館新館特別策劃推出“潮起珠江”“新時代賦”等八大展覽,共展出中外700餘位藝術家的900餘件作品,這裡傳統經典與當代新作共冶一爐,嶺南大師與國際名家交相輝映。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以一棵向上生長的“榕樹”作為主體形象,將“家國根脈”融入展陳脈絡,將非遺還原至嶺南文化空間進行展示,這裡可以飽覽物華錦繡、品味灣區同心。廣東文學館以“時代的產物、文學的殿堂、市民的空間”為定位,這裡匯聚“魯迅家”和嶺南文學名家、港澳作家精品文學展等,連通港澳台僑作家精神血脈,以文學構築時代精神高塔。一流的展館匹配一流的展陳,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展現了嶺南文化“雙創”成果,為公眾奉上了高品質的文化盛宴。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包括基本陳列區、專題展廳、傳承工坊等三個板塊,以高科技互動和沉浸式體驗,將廣東省5項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165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16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生動呈現。
從潮州木雕、潮繡、廣彩瓷燒制技藝等巧奪天工的技藝,到廣州的行花街、佛山的行通濟、潮汕的英歌舞等嶺南鄉愁印記,再到粵港澳三地共有的粵劇、武術、醒獅等非遺項目,非遺館不但是嶺南文化的“基因庫”,更是灣區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廣東文學館設有文學成就展示區、文學作品閱覽區等十大主體功能區塊以及七大展廳,突出嶺南文學、華僑華人文學、港澳台文學等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文學成果。
建築結構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不僅主體結構造型新穎,內部功能也比較齊全,計畫設定兩個劇場、一個大型報告廳。
非遺劇場按照小型乙等劇場標準進行建設,可以容納506人,能夠滿足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等類別非遺項目展演需求。
文學小劇場建設規模為可容納236人,擬邀請劇團舉辦話劇、舞台劇表演,不定期策劃紀錄片展映、中外文學名作改編影視鑑賞等活動。
美術館報告廳則能夠滿足館方作品展發布、國際化報告、文藝演出等多元化使用需求,建設規模為可容納350人。
活動舉辦
廣東美術館“開館藝術季”帶來豐富精品活動
廣東美術館於4月29日正式拉開“2024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開館藝術季”的序幕。本期藝術季將圍繞八大主題展覽,推出一系列精品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長達三個月的全方位、高品質、立體化的綜合觀覽平台,帶領公眾走進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縱覽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共同參與和感受藝術的無限魅力。
“五一”假期專場,廣東美術館將為公眾帶來“藝‘述’故事:專家導覽系列”公教活動,由八大展覽策展人、展覽負責人為公眾進行導覽。其中,“新時代賦”“潮起珠江”兩大展覽將於5月1日10:30—12:00舉辦專家導覽,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將參與主講;“激情歲月——新中國美術的轉型與建構”“覺醒時代——20世紀上半葉中國美術的傳承與演變”兩大展覽將於5月2日15:00—16:30舉辦專家導覽;“凝固的詩篇——博爾蓋賽美術館藏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傑作展”將於5月3日15:00—16:30由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樊林主講專家導覽;“城市鏈:風起南方的藝術實驗大展”將於5月5日15:00—16:30由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鬍斌主講專家導覽。此外在5月期間,策展人、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將帶來“激情歲月”“覺醒時代”兩大展覽的專家導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科研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于洋也將帶來“新時代賦”的專家導覽。
5月1日至5日,公共教育專員的定時導覽將持續開講,還將於館區三樓共享大廳開展“藝‘游’”流動站:“拼圖識畫”活動,現場報名,名額有限,報滿即止。
“5·18”博物館日,廣東美術館還將帶來特別策劃:由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樊林和黃小茵帶來“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的藝術賞析”,“未來花園在哪裡?”特別活動也將在白鵝潭館區內舉行。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非遺大秀”時尚來襲
“五一”期間,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將有一場“非遺大秀”時尚來襲。
作為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啟用系列演出活動之一,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站(服裝服飾工作站)策劃主辦的“2024廣東非遺時尚之夜”將於5月3日19:00—20:00盛大舉辦。
本次活動以“錦繡南粵·非遺華裳”為主題,通過廣受大眾歡迎的非遺服裝秀和靜態展等活動形式,讓廣繡、潮繡、抽紗、瑤族刺繡、香雲紗染整技藝、墩頭藍紡織技藝、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等傳統手工技藝與當代化服裝設計融合碰撞,並通過服裝秀這個最直接、最明顯、最易被大眾接受的方式展示非遺獨特的魅力,使非遺以靈動的姿態走向更多人的生活。
活動同期配套舉辦靜態作品展,展示運用廣東非遺項目創新設計、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服裝服飾作品及相關文創產品,產品即展即銷,深度促進與廣大市民的互動,讓非遺看得見、摸得著、穿上身。
廣東文學館“鵝潭夜話”名家對話
4月28日,由廣東文學館傾力打造的文學直播對談節目——“鵝潭夜話”首場活動在藝術中心舉行。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鄧一光,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知名評論家叢治辰,《作品》雜誌社總編輯王十月,以“讓世界重回白鵝潭”為主題暢談白鵝潭與世界、文學的關係。
所獲榮譽
2024年2月,被選定為“廣州十大文化地標”。
參觀指南
藝術中心開放時間為9:00-17:00(16:30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場館實行分時段實名預約方式進入
相關評價
連三地、匯三江、合三館。“大灣區藝術中心不但是彰顯廣東特色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標誌性公共文化設施,也將成為展現嶺南文化‘雙創’成果、推進人文灣區建設、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項目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