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頰鵯

白頰鵯

白頰鵯(學名:Pycnonotus leucogenys)是鵯科下的一種鳴禽。喙形較細尖,先端微下彎;翅短圓;尾細長,方尾;腿短,跗跖短弱,被以靴狀鱗;體羽柔長而鬆軟,後頸見有纖羽。樹棲性,以果實為主食,兼吃昆蟲,夏季育雛期間捕食大量昆蟲;在樹上編碗狀巢,產卵4~5枚;由雙親孵化,孵化期12~15天,雛期約15天。善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頰鵯
  • 拉丁學名:Pycnonotus leucogeny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鵯科
  • 鵯屬
  • 命名者及年代:Gray, 1835
  • 英文名稱:Himalayan Bulbul
  • 英文名稱:White-cheeked Bulbul
  • 英文名稱:White-eared Bulbul
物種學史,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白頰鵯,又名喜馬拉雅鵯,是鵯科下的一種鳴禽。它們分布在阿富汗、不丹、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伊拉克、塔吉克斯坦及沙烏地阿拉伯。樹棲性,以昆蟲、漿果、果實、種子、嫩芽和花蜜為食。

外形特徵

白頰鵯體長25~28厘米,翼展29~38厘米,體重29~38克,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橄欖褐色鵯。褐色的冠羽形長而前彎。臉、頦及喉黑色,具白色頰塊。下體近白,尾下覆羽淺黃。尾黑而端白。不可能與任何其他的鵯混淆。虹膜深褐色;鳥喙黑色;腳爪黑色。

棲息環境

常見於山麓地帶海拔300~1800米的乾熱河谷。

生活習性

善鳴。樹棲性,以果實為主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種子、野櫻桃、核果、草莓、漿果和其他果實。兼吃昆蟲,夏季育雛期間捕食大量昆蟲。常成群活動在高大喬木頂部,有時亦到小樹和灌叢中活動。一般不遠飛,多做短距離飛行,即使受到干擾,至多飛幾米或10多米即停下,但在空曠地方亦飛得較快和較遠。性較馴善,亦愛鳴叫,叫聲似黑喉紅臀鵯;嘰喳作叫;也有憤怒的pit-pit聲。鳴聲為三或四聲的短語如tea-for-two及take-me-with-you,隨意拼組。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西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以東的地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海拔 1200-2500米 的茂密森林中,在樹上編碗狀巢,巢多置於林下竹叢和灌木叢中,距地高0.8-1.5米,隱蔽甚好。巢為杯狀,主要由細枝、草莖、草根等材料構成,有的還有苔蘚蛛網等材料,內墊有細草莖和草根。每窩產卵4~5枚;由雙親孵化,孵化期12~15天,雛期約15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