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白頭鶇的屬名Turdus源自拉丁文是“鶇”的意思。種名niveiceps是拉丁文,nivei 是“雪白的”的意思,ceps是企立多“頭部”的意思,是指白頭鶇有雪白色的頭部。
白頭鶇原是由Swinhoe於1864年在台灣漿影發現,命名為
Turdus albiceps,至1919年Hellmayr提出
albiceps已被用於鶇屬的另一種,因而改名為
niveicips。關於該種的分類地位,Hachisuka和Udagwa(1951)認為是一個獨立種,鄭作新(1958)卻將其歸為
島鶇(
Turdus poliocephalus)的一個亞種。Ripley(1964)亦同意白頭鶇只是一個亞種。究竟應是一個獨立種或只是
島鶇(
Turdus poliocephalus)的一個亞種,這個分類問題需待日後對此進行系統分類研究才能解決。據Dickinson(2003)將島鶇(
Turdus poliocephalus)劃分成47個亞種,另有4個亞種已經絕種。分布於東南亞至紐幾內亞及太平洋諸島,台灣產者為島鶇求奔殃槓台灣亞種(
Turdus poliocephalusniveiceps)。在島鶇近50個亞種中,均有黃至橘黃色的喙和腳,在羽色上僅中國台灣產的雄鳥有雪白色的頭部,搭配上黑色的背部及栗褐色的腹部,而且雌雄兩性差異最大,也是各亞種中分布最北的族群,為特有亞種,在各亞種當中是最有資格被提出為獨立符良員種的候選者。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該種提升為獨立種。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整個頭、頸、頦、喉概為純白色,背、肩、腰、尾上
覆羽以及兩翅和尾等整個上體全為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胸黑色微具藍色光澤,胸側、腹和兩脅赤褐或栗褐色,尾下覆羽黑色具皮黃白色中央縱紋。
雌性成鳥:頭頂、背等上體暗橄欖褐色,前額眉紋白色,頭頂、枕、眼、頭側等其餘頭部亦為白色,但羽端綴有暗褐色,因而使成斑駁狀,後頸、頸側和肩略顯棕褐色,翅上覆羽綴淡灰白色,飛羽黑色。頦、喉白色具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暗棕褐色,腹中部棗設奔熱較棕。
棲息環境
白頭鶇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2500米的
闊葉林和
針闊葉混交林中,尤其在森林茂密的溪流附近較常見,有時也出現在針葉林和人工林中。
生活習性
習性:留鳥。白頭鶇主要在森林中上層活動和覓食。繁殖期間成小群活動於樹木枝權間,鳴聲嘈雜、洪亮、婉轉而富有變化,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甜潤哨音。音色略似小卷尾,但音節多寡變化不定。警戒時常發出“咯-咯-”的喉音。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與種子。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台灣。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據張萬福(1980)觀察,在台灣主要營巢於溪頭樹林中,巢多 置於林下幼樹或筆筒樹枝權上,巢距地高2-3米愚妹戶,巢主要由芒草葉、草莖、樹葉、細樹枝等 構成,每窩產卵2-3枚。卵呈橢圓形,灰白色或綠白色、密布有黑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 密集,卵的大小為28毫米×15毫米。
保護現狀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墊促趨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據估計,種群數量為種群數量小於10000對繁殖對,或小於20000隻成熟個體(Brazil,2009年)。白頭鶇在台灣的族群數量不普遍,2013年估計數量約在2500隻以下。
棲息環境
白頭鶇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2500米的
闊葉林和
針闊葉混交林中,尤其在森林茂密的溪流附近較常見,有時也出現在針葉林和人工林中。
生活習性
習性:留鳥。白頭鶇主要在森林中上層活動和覓食。繁殖期間成小群活動於樹木枝權間,鳴聲嘈雜、洪亮、婉轉而富有變化,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甜潤哨音。音色略似小卷尾,但音節多寡變化不定。警戒時常發出“咯-咯-”的喉音。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與種子。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中國台灣。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據張萬福(1980)觀察,在台灣主要營巢於溪頭樹林中,巢多 置於林下幼樹或筆筒樹枝權上,巢距地高2-3米,巢主要由芒草葉、草莖、樹葉、細樹枝等 構成,每窩產卵2-3枚。卵呈橢圓形,灰白色或綠白色、密布有黑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 密集,卵的大小為28毫米×15毫米。
保護現狀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據估計,種群數量為種群數量小於10000對繁殖對,或小於20000隻成熟個體(Brazil,2009年)。白頭鶇在台灣的族群數量不普遍,2013年估計數量約在2500隻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