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隧道

白雲山隧道

白雲山隧道(規劃中)在廣州市白雲區,設計雙向8車道。白雲山隧道建成後,連通白雲山東西兩麓地區,若這一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得以建成,從白雲新城駕車穿過隧道,5分鐘可直抵天河區,將大大改善提升廣州市區北部的交通、人居與營商環境,不用經過廣園東、廣園西,這意味著白雲區的發展跟中心城區一下子連成一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雲山隧道
  • 外文名:Baiyun Mountain tunnel
  • 地點:廣州市白雲區
  • 動工時間:規劃中
  • 類型:雙向8車道
備選方案,規劃方案,疑點重重,

備選方案

備選方案一:全部走地下
即全部的車流包括輕軌,從白雲山山體隧道中進出之後,在廣外校園路段繼續全部穿行地下(至黃石路才冒出地面)——由於從隧道頂板是約1米厚的鋼筋砼,頂部到校園地面至少有兩米以上厚的覆土層,估計校園環境基本上可以不受影響(施工期間除外)。但這種方式將意味著廣外的師生將無法享受隧道系統帶來的交通便捷。
備選方案二:輕軌穿校園
考慮讓其他車流全部走地下穿越,而輕軌則穿行於當前的校園路。
廣外稱11月12日校方以書面形式將意見反饋至市建委,學校明確答覆不同意該工程方案,並已就此召開了全校校工會和教師代表大會。對於新增加的備選方案,廣外教代會秘書處向記者復函表示:“徵求師生意見,師生們認為這些方案將會對白雲山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對廣州市整體環境造成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從建設人文廣外、美麗白雲、生態廣州出發,大家一致反對建設穿越白雲山、穿越校園的隧道工程。”

規劃方案

該隧道工程現在還未立項,市建委提出初步規劃方案後受到包括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內的單位和市民等強烈反對。現市建委正在徵求民意。
關於白雲山隧道建設的必要性問題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各大報紙都爭相轉載。該方案能不能立項建設,目前還是未知數。

疑點重重

一問:有無必要建?
一位不願具名的路橋專家認為,目前白雲山周邊東西向路網雖然不夠順暢,但並不是沒有改進的空間。“就東西向交通而言,白雲山南側有廣園路和北環路,北側有華快三期。很多上班族為了省錢,都擠廣園路,導致堵車嚴重,如果把北環和華快改成市政路,就能為廣園路分流,緩解擁堵現狀。”他建議,能否在評估或嘗試這一改進方案後再討論新建隧道。
2007年,MIIF以39.57億元收購華南(香港)快速路發展有限公司90%股權,而後者又擁有華快一、二期90%股權。以此推算,華快一、二期的當時全部股權約價值50億元。華快第三期的投資額為19.67億元,據此估算,整個華快股權約70億元。專家表示:“回購北環和華快的股權到底要花多少錢?說不定便宜過在白雲山挖隧道帶來的工程、環境以及拆遷成本呢?”
二問:會否破壞生態?
隧道1.9公里從白雲山西麓山體下方穿過,橫穿路段中,對全山生態影響最大的是黃婆洞水
黃婆洞水庫
庫一段。
中山大學生科院教授彭少麟說:“隧道對環境的影響要看隧道的深度、工程的強度,還需實地考察相對位置和隧道附近的土質情況才能作出判斷。”他指出,隧道的建設和運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白雲山的生物多樣性等造成影響。除此之外,廣州一家環境研究所的專家說,修建隧道有可能造成山體塌陷、滑坡,對生態和
植被有一定影響,選址時應儘量避開核心區、植被最豐富處,將影響和隱患減到最小。
對此,蘇彥鴻表示,隧道將提前下穿,工程基本上可以做到不動白雲山上的一草一木,隧道與水庫的距離最近都在50米以上,為減少施工對山體內部的影響,同時防止出現滲漏現象,設計和施工中將提前給施工斷面加上一層厚達一米的防水混凝土外展,相當於給山體戴上了一層厚厚的“保護套”。
事實上廣州市並非第一次提建這一項目。記者了解到,早在2000年,廣州市就在城市規劃中提建過一條城市快速幹道,東西橫跨白雲山風景區,交通形式雖未明確,但無非是隧道和露天道路兩種。當年這一規劃因受到白雲山管理局和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的反對而擱置。
三問:明年年初動工?
此前曾有訊息稱,白雲山隧道最快明年年初動工。廣州市項目辦昨日強調,該工程仍屬前期準備階段,按照程式要求,下一步將對初步方案進行修改,再發給各單位徵詢意見,多次修改,直到各涉及單位都同意才可以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立項報批、出工程圖紙、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環評,最後才開工建設。因此,項目能否在明年初動工,仍是一個未知數。
2013年1月18日,兩會定下來白雲山隧道緩建了.
白雲山隧道建不建政府首次公開研討
廣州市建委聯合規劃局就白雲山隧道規劃方案召開研討會,這是政府官方首次就白雲山
白雲山隧道(規劃圖)白雲山隧道(規劃圖)
隧道建設問題組織公開座談。市人大、政協、交委等部門以及廣外、白雲區、天河區等沿線單位代表參加座談,就白雲山隧道建不建展開了激烈辯論。
研討會一開始,設計單位對白雲山隧道的初步線路方案作了介紹,方案與之前媒體報導的一致。設計單位也表示,現在白雲山隧道線路設計還只是概念研討階段,還沒達到方案的深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