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露天礦遺址

露天礦遺址景區位於白銀城區以北十五公里處的深部銅礦區,白銀露天礦包括分別於1984年和1988年閉坑的一號、二號兩個采場,現在這兩處礦業生產遺址為兩個巨大的礦坑,一采場(鳳凰山)東西長1320米、南北寬600米、垂直深284米;二采場(火焰山)東西長1030米、南北寬560米、垂直深270米,總面積913萬平方米。老工業文明的力道和大西北文化的粗獷完美的融合,場面相當震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銀露天礦遺址
  • 地理位置:白銀市白銀區
  • 占地面積:約913.40萬平方米
礦坑簡介,旅遊開發,

礦坑簡介

白銀露天礦遺址位於白銀市白銀區,礦區占地總面積約913.40萬平方米,被稱為“白銀第一爆”的露天礦一號坑大爆破於1956年2月開始,歷時10個月,掘進巷道1.18萬米,藥室473個,開發方量4.91萬立方米,充填巷道4780米,消耗炸藥1056萬噸,總費用2133.7萬元。大爆破於1956年7月19日、11月15日、12月31日分三次進行,共完成爆破石量903.10萬立方米,是國內首次大規模爆破工程。
露天礦開採了33年,其中一號坑從1956年2月至1984年6月,二號坑從1956年2月至1988年4月。共完成采剝礦岩1013億立方米,提供銅礦石6634萬噸,含銅金屬82.20萬噸;采出黃鐵礦436.40萬噸。產值達39.08億元。露天礦1988年4月閉坑。一采場(一號坑)上部長度1320米,寬度600米,最大深度284米,最終坑底標高1638.5米,最終邊坡角42-45度;二采場(二號坑)上部長度1030米,寬度560米,最大深度270米,最終坑底標高1664米,最終邊坡角40-46度。

旅遊開發

1997年露天礦遺址被開闢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露天礦遺蹟是礦業開發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蹤跡和實物,是人類礦業活動的歷史見證,也是一處重要的文化遺產,具有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功能和旅遊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