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叢書·問道系列 (全4冊)

白象叢書·問道系列 (全4冊)

白象叢書·問道系列中的前四本,精選濟群法師的佛學隨筆散文。濟群法師在這四本書中闡明了學佛的常識和學佛的路徑,用佛法智慧為處在浮世的人們指導心靈的歸處,為想要掙脫煩惱的世人提供了一盞明燈。

基本介紹

  • 書名:白象叢書·問道系列 (全4冊)
  • 作者濟群法師
  • ISBN:9787510817649
  • 類別:哲學/宗教
  • 頁數:896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3-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介紹,內容介紹,目錄,《在此刻》,《在岸邊》,《在浮世》,《在路上》,

作者介紹

濟群法師:溈仰宗第十代傳人,國內知名法師。生於福建福安,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佛學研究及教學、弘法。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主講唯識、戒律、阿含等課程。
著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金剛經的現代意義》《心經的人生智慧》《學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如是觀》等著作。

內容介紹

白象叢書·問道系列中的前四本,精選濟群法師的佛學隨筆散文。濟群法師在這四本書中闡明了學佛的常識和學佛的路徑,用佛法智慧為處在浮世的人們指導心靈的歸處,為想要掙脫煩惱的世人提供了一盞明燈。
《在此刻》
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為想要得太多。物質的豐裕並不能帶來身心的安頓,需要向內在去尋找。
本書是濟群法師隨筆集,作者立足於當下,講生命輪迴,講日常生活,通過尋常人生的悲歡喜樂來闡釋禪機妙義,知道人們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盞明燈,點亮蒙塵的心靈,踏實淡定活在此時此刻。
《在岸邊》
人在岸邊,卻不能渡,皆因無指引。生命需要感悟,也需要引領,才能抵達。
本書是濟群法師隨筆集,作者以樸實語言來表達個人對佛法奧義的理解,對人生的省悟;可謂字字珠璣,深入淺出,極富哲理,如一滴滴佛法甘露,滋潤心房;是一本助人釋疑解惑之書,一本感心悟性之書。
《在浮世》
人處浮世不浮躁,身臨亂象不亂心,是一種精神境界。人之根本問題,是迷失本性,無所依託。
本書是濟群法師隨筆集,作者立足於俗世,透過種種現象,來闡釋佛法的本質——既是出世解脫,也是活在當下;其作品文字雋永,深入心靈,意蘊深長。
《在路上》
人在路上,佛也在路上,彼此相隨。境由心生,境隨心轉。修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本書是濟群法師隨筆集。作者用優美的文字,富有哲理的佛法思想,來分享自己的修行和感悟。

目錄

《在此刻》

佛 緣
佛法是佛陀親證的究竟真理,
依法修行,就能幫助我們開發生命本具的無量智慧。
002 / 學佛和不學佛有什麼差別
004 / 從富二代說福報
007 / 尊重而惜緣——健康父子關係法則
009 / 佛學熱是一時潮流,還是會成為常態
013 / 企業家為什麼熱衷於學佛
017 / 也看小資學佛者
021 / 現世樂和現實利益有什麼區別
024 / 僧人為什麼要做無產者
027 / 香火鼎盛之下,還該做些什麼
030 / 弘法現代化的使命
034 / 出家人不孝嗎
037 / 自制力是你的抗體
039 / 一筆漏算的賬
042 / 茶和禪的滋味
043 / 一種叫做“幸福”的不穩定感覺
048 / 何為功德
050 / 君子之交淡如水
053 / 不患得患失最養生
054 / 什麼是參話頭
057/走自己的路,讓天下雨去吧
059/ 你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嗎
062/ 童真入道是成為僧人的最佳起點嗎
064/ 緣無所謂善惡
抉 擇
如實、客觀地看待人生。
只有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一切變化。
068/ 樂觀、悲觀和中觀
070/ 生死關頭,何去何從 / 070
072/ 住還是無住,這是個問題 / 072
075/ 做啥 / 075
078/ 你的念頭聽話嗎 / 078
080/ 精進也要中道 / 080
082/ 睜眼或閉眼,看破或逃避 / 082
085/ 心即是佛,何必再學? / 085
087/ 信佛,還是和菩薩做生意 / 087
090 / 信不信
091 / 做個好人夠了嗎
094 / 這杯酒,給你帶來了什麼
096 / 究竟誰是菩薩
099 / 不計較的技巧
101 / 怎樣和眾生結緣
103 / 正信不迷妄
107 / 佛法與科學——兼容還是對立
109 / 佛典是神話嗎
出 離
以佛法智慧審視人生,透徹世間,
才能培養超然的心態。
112 / 弘法也能洋為中用嗎
115 / 一心出離,才能所向無敵
117 / 我看,看我
120 / 佛法與心理治療
124 / 入世而不媚俗
126 / 怎樣發願才如法
128 / 佛教需要簡化嗎
131 / 宗教是改善社會人心的一劑良藥嗎
137 / 自了還是利他
141 / 誰有資格弘法
144/ 看清這些糾結
146/ 關於說法的一些說法
149/ 樹欲靜,須風止
150 /信佛和個性解放矛盾嗎
153 / 終點和起點都是什麼點
155 / 忘了它,其實沒那么難
156 / 這樣,那樣,矛盾了嗎
158 / 信仰必須是無條件的嗎
160 / 殺不殺和算不算殺
163/ 究竟是什麼心
安 心
當我們從煩惱和困惑中解脫之後,
就不會再被迷情所轉。
166 / 誘惑、被誘惑及其他
169 / 被欺騙的應對
170 / 看似無情卻多情
173 / 為什麼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事
174 / 它們輪迴到哪兒了
177 / 迷信的解藥
179 / 你有安全感嗎
181 / 引導而非融合
184 /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嗎
186 / 要不要福報
189 /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法
191 / 紅塵中的清淨一日
194 / 關愛而不糾結,慈悲而不黏著
195 / 慈善不是強迫捐款
198 / 給三種初學的推薦書目
201 / 得失和患得患失
203 / 照顧身,安頓心
206 / 也努力,也隨緣
208 / 信佛是失意後的退路嗎
211 / 禪修是自我催眠嗎

《在岸邊》

因 緣
學佛,就是要戰勝種種束縛我們的力量,
要與煩惱和串習作堅決鬥爭。
通過戒、定、慧的修習,
由規範心行而降服煩惱,進而剷除痛苦之源。
002 / 學佛是消極的選擇嗎
004 / 通向成佛之路的簽證
007 / 學佛的起點和終點
009 / 菩提信物
014 / 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016 / 為什麼三寶是寶
019 / 內外兼修的皈依
021 / 三寶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025 / 真的一個都不能少
027 / 關於業,你知道多少
031 / 業的四個特徵
033 / 輪迴不在別處
036 / 說說而已,還是付諸實踐
038 / 不僅僅是不做什麼
041 / 吃飯也是修行
043 / 學菩薩勝過拜菩薩
046 / 找到自己的嚮導
049 / 學做好人,學做菩薩
學 道
通過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修習,
最終能夠擺脫因常、樂、我、淨
四種錯誤認識製造的種種煩惱和痛苦。
052 / 真的信因果了嗎
056 / 給自己一個保障
058 / 皈依後不該做什麼
060 / 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
062 / 內在美的至高境界
065 / 經典、草鞋和舟楫
068 / 企圖掩蓋的真相
070 / 無益苦行與少欲知足
074 / 方便之道,淨土法門
079 / 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081 / 有與無的兩害相較
084 / 人成即佛成
086 / 人生佛教的實踐與思考
089 / 大慈大悲的“大”
091 /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095 / 靠三寶,靠自己
097 / 四念處——讓我們看到真相
101 / 相信解脫,希求解脫
求 法
深化對佛法的理解,並以此指導修行。
隨著修行的不斷深入,
才能有所體證、有所成就。
104 / 處世間,如虛空
107 / 處處無家處處家
109 / 非永恆,非斷滅
113 / 從無所得中求證佛法
118 / 還不快舍
121 / 真善美
122 / 佛教的民主管理
125 / 給當代弘法把個脈
127 / 弘法布教的六步棋
131 / 供養的三大收益
132 / 敬法,請法,才是得法之門
135 / 不信是不行的
137 / 從發願到回向
140 / 分別不分別
143 / 淨信為本的淨
145 / 學佛的重點是在內心而非書本
148 /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152 / 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安 住
若能斷除惑業,
當下就是淨土,就是現法樂住。
154 / 從王子到沙門—— 為了什麼
156 / 如何是佛,捨我其誰
159 /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162 / 我們離不了的那味藥
164 / 看看你能對號入座嗎(一)
167 / 看看你能對號入座嗎(二)
171 / 不要讓凡夫心搶占頻道
174 / 你知道禮佛的意義嗎
177 / 許一個高尚的願
179 / 道得道不得,得道不得道
182 / 我們所在的輪迴
184 / 解脫會讓你失去什麼
187 / 從改變觀念到改變心態
189 / 我們還活著,我們要珍惜
193 / 安心是佛教的重要課題
197 / 看不見的菩薩
199 / 東方的微笑
202 / 佛像不是偶像
205 / 有言教,有身教
207 / 不是文學,勝似文學
210 / 羅漢像的變遷
213 / 藝術的題材與養料

《在浮世》

寄身
色身有如住房,
只供我們暫時住一住,
我們無法永遠擁有它,
更無法讓房子永遠不會敗壞。
002 / 我是誰
006 /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012 / 一場奇怪的遊戲
015 / 情到深處人孤獨
017 / 你我的寶藏
020 / 今生最可寶貴的
023 / 一些貌似可靠的支撐
025 / 妄想變現的施工現場
028 / 做人才是你的終身職業
031 / 匱乏與自足
034 / 背個皮囊四處走
037 /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039 / 唐朝的人生告別會
042 / 租個屋子當過客
045 / 生命這個產品
047 / 付出時間,就是付出生命
050 / 世上並沒有什麼救世主
053 / 從終點又回到起點
潤心
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
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
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056 / 角色以外的那個是什麼
057 / 我們越來越浮躁的心靠什麼去滋潤
061 / 陽光下甩不掉的影子
064 / 執著是妄念的土壤
067 / 時時都在發生的心靈因果
070 / 物質財富 PK 精神財富
072 / 心的種種頻道
075 / 看見那些陷阱了嗎
078 / 壓力——背起還是放
081 / 知苦,是為了給心靈排毒
084 / 內心潛藏著無量種子
087 / 無知、心病和心藥
089 / 舞台和演員
092 / 心念與輪迴
095 / 這個舞台上,你是傀儡嗎
098 / 誰是你的大股東
100 / 貪到何時方能休
103 / 世界的差別,無非是心念的差別
105 / 心靈頻道的收視率
108 / 為人民服務和為人民幣服務
110 / 心安並理得
113 / 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
知命
命運是由我們自己來運載的,
它的改變就掌握在我們手中。
116 / 讓義與利成為拍檔
118 /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122 / 人間處處是福田
125 / 幸福只是對痛苦的一種緩解
127 / 幸福在哪裡
130 / 改變習慣,就能改變命運
133 / 需求帶來的危機
135 / 善有善報是永不兌現的許諾嗎
139 / 欲望就是我們的永動機
142 / 你在跟著什麼感覺走
144 / 浮世中,拒絕浮躁
146 / 看似合理,實則短視
149 / 少些消費,多些知足
152 / 避不開,躲不掉,那就面對
154 / 哎,忙些啥呢
157 / 知足,惜福,環保
160 / 知識使人複雜,智慧使人單純
162 / 為什麼我們不能彼此理解
165 / 點石成金者的悲哀
167 / 命運是靠我們自己運作的
170 / 你的選擇,你的未來
172 / 製造苦,緩解苦,沒完沒了
173 / 什麼在左右我們的選擇
解了
通過不斷修行來捨棄內心深處的我執,
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
是從有我到達無我的過程。
176 / 我們活在哪裡
180 / 那些日復一日的重複
182 / 步行禪
184 / 為什麼要自討苦吃
186 / 沒有風險的投資
188 / 一本萬利的竅訣
191 / 轉變生命的依處
193 / 重要的不是放棄,而是放下
196 / “我”這個玩意
198 / 用捨棄替換小氣
201 / 有著文明包裝的無明時代
203 / 為什麼有那么多“為什麼”
205 /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208 / 歷境煉心
210 / 讓心轉基因
213 / 輪迴中,保持清醒

《在路上》

根 機
念頭都是引發煩惱的根源。
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到一切名利聲色的本質,
才能不被它們所傷害。
002 / 皈依是持戒的靈魂
005 / 皈依後,你找到歸宿了嗎
007 / 如何依止善知識
010 / 老僧常談,還得談
013 / 佛教的三級教育目標
015 / 學佛也需要一個共同認可的標準
019 / 成佛作祖的教育
022 / 六根清淨方為道
026 / 出家意味著什麼
032 / 修學的五個步驟
037 / 你的學佛目標是什麼
039 / 一個目標、一張地圖、一位導師、一群夥伴
043 / 大眾化修學體系的特點
046 / 把握修學普遍規則的重要性
050 / 成佛的第一生產力
052 / 眾里尋他千百度
正 見
正見,不僅是要我們改變局部問題,
更要幫助我們斷除無明,
回歸生命的本覺狀態,
這才是究竟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途徑。
056 / 有正見才看得見 / 056
060 / 菩提心與空性見 / 060
065 / 正見——一雙看見光明的眼睛 / 065
069 / 具足萬法的自性 / 069
072 / 名言與真實 / 072
076 / 覺性,才是究竟的皈依處 / 076
079 / 培養正念,為正念而活 / 079
083 / 從四念處生起正念 / 083
087 /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脫 / 087
090 / 有限和無限的界限 / 090
092 / 邊見與中道 / 092
095 / 莫使禪宗成“殘宗” / 095
098 / 解脫真的成了江湖傳說嗎 / 098
精 進
佛教的根本就在於修學。
修學上去了,
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不藥而愈。
102 / 修行上路了,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105 / 需要戒律的十個理由
107 / 戒帶給我們的幫助
110 / 解脫的延伸和圓滿
114 / 理解——接納——利他
117 / 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119 / 學院式教學的感想
122 / 別解脫還是別想解脫
126 / 帶著覺察心做事
132 / 你都在修些什麼
135 / 出離,是捨棄對輪迴的執著
137 / 聽說過這個三無嗎
140 / 中心和重心的轉移
144 / 我們說著慈悲,做了嗎
147 / 慈悲的廣度、力度和純度
150 / 觀自在,由觀而自在
153 / 自他相換換了什麼
法 門
受戒不只是一個形式,
關鍵是在我們內心埋下向善的種子。
我們受聲聞戒,是成就解脫的種子;
受菩薩戒,是成就菩提的種子。
156 / 以禪修助正見
160 / 禪修——以技術管理心念
164 / 七支供——給你的修行存點款
167 / 行願品是加行還是正行
171 / 念誦和念誦是不同的
173 / 現世樂的未完待續
176 / 聞法——你聽見的是聲音還是法義
179 / 多聞,多聞,還是多聞
182 / 貫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圖
185 / 慢慢修來快快到
188 / 有願力還得有能力
190 / 要快,更要穩
195 / 從選擇到確定
196 / 心的訓練——定
200 / 念佛念什麼
203 /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205 / 禪修訓練你的覺察力
209 / 不需要千里追尋,解脫當下即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