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散(《聖濟總錄》)

白豆蔻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四十六。具有寬中行氣,暖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脾胃氣弱,不進飲食。

基本介紹

  • 名稱:白豆蔻散
  •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 組成:白豆蔻仁、厚朴、白朮、沉香、陳橘皮、甘草
  • 功用:寬中行氣,暖胃止痛
  • 主治:脾胃氣弱,不進飲食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豆蔻仁、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白朮、沉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匕,入鹽少許,食前沸湯點服。
2.現代用法:以上共為細末。每服6g,用水300ml,加鹽少許,煎至200ml,空腹和渣溫服,每日一次。

功用

寬中行氣,暖胃止痛。

主治

脾胃氣弱,不進飲食。

附註

本方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腹冷,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尤其脾胃虛弱的中老年人更為適用。但對於脾胃有熱,舌苔黃厚者不宜使用。(《人到四十》)

附方

名稱:白豆蔻散
組成:白豆蔻仁、桂(去粗皮)、木香、人參各半兩,曲(炒)、京三棱(炮,銼)、陳橘皮(去白,切,焙)、大麥櫱(炒)各三分,乾薑(炮裂)、甘草(炙)各一分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二錢匕,加生薑三片,鹽少許,食前沸湯點服
主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三冊》
名稱:白豆蔻散
組成:白豆蔻(去皮)二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莎草根(炒去毛)各一兩,甘草(炙,銼)五兩,縮砂蜜(去皮)、青橘皮(湯洗,去白,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丁香各四兩,木香三兩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匕,加生薑二片,鹽少許,食前沸湯點服
主治:中寒冷氣,臍腹刺痛,脹滿便利,醋心嘔逆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三冊》
名稱:白豆蔻散
組成:白豆蔻(去皮)、乾木瓜各一兩,生糯米三合,乾薑(炮)三分,甘草(炙,銼)半兩,縮砂仁一兩半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匕,新汲水調下
主治:胃中諸食結滯不消,心腹脹滿,吐瀉不止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三冊》
名稱:白豆蔻散
組成:白豆蔻(去皮)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桂心半兩,白朮一兩,半夏(湯浸洗七遍去滑)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三分,甘草(炙微赤,銼)一分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個,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產後臟腑氣虛,兩脅脹滿,不思飲食,四肢無力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三冊》
名稱:白豆蔻散
組成:白豆蔻仁、縮砂、蓽澄茄、丁香、木香、甘草(炒)各一分,青皮、陳皮、辣桂各二分、厚朴(制)、香附(炒)各三分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鹽一捻,煎七分,不拘時候服
主治:七氣所傷,滯於胸膈,窒於咽喉,脹痛於心下,噫氣吞酸,不能飲食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第三冊》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御藥院方》:“白豆蔻散,治睥胃氣弱,不進飲食。白豆蔻仁、厚朴姜制、白朮、沉香、陳皮去白、甘草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眼二錢,水一盞,入鹽少許,同煎至七分,和滓熱服,食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