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補藥,中藥材名。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花莖狀丹參的全草。夏、秋採收。功能主治為:強筋壯骨,補虛益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補藥
- 漢語名稱:Bai Bu Yao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相關配伍,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花莖狀丹參的全草。夏、秋採收。
性味歸經
辛,平。
功能主治
強筋壯骨,補虛益損。
形態特徵
花莖狀丹參,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葉6~10枚,葉片長卵形,長3.5~13厘米,寬3~6.5厘米,先端鈍,基部心形,邊緣具粗圓齒,上面被稀疏短毛,脈上被淡褐色柔毛;葉柄長6~18厘米,暗紫色,被淡褐色捲曲的柔毛。花莖高約30厘米,方形,密被柔毛,花序有時分枝;花2~4朵輪生,花柄長約5毫米;萼鐘狀,2唇形,帶紫紅色,上唇全緣,下唇2裂,外被短柔毛;花冠2唇形,長約8毫米,超出萼筒,上唇直立,下唇3裂;雄蕊伸出冠筒外;雌蕊細長。小堅果卵圓形,長約1.5毫米。
分布區域
分布貴州、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陰濕岩上。
相關配伍
①治虛弱乾瘦,頭暈目眩:白補藥一兩。燉肉吃。
②治勞傷疼痛:白補藥一兩。泡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