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蔥菌菌蓋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肉色,菌肉白色,有醬香味,可入藥。生於柞、櫟等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地上,單生或群生。屬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蔥菌
- 別稱:白蔥,蔥菌。
- 界:真菌界
- 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 綱:層菌綱(Hymenomycetes)
- 亞綱:同擔子菌亞綱(Homobasidiomycetes)
- 目:傘菌目(Agaricales)
- 科:牛肝菌科(Boletaceae)
- 屬:牛肝菌屬 Boletus
- 分布區域:雲南,四川,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預防治療,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8-15cm,幼時近球形,半球形,後呈扁半球形,邊緣鈍圓,奶白色、白乳黃色、白紅色 至桃紅色至繡球紫色,表面乾燥,初時有微細毛,後變光滑無毛。菌肉肥厚,緻密,黃色至硫磺色,柄基部菌肉為桃紅色,受損後局部輕微變青藍色,味溫和。
菌管離生,管孔細小,淡黃色,長1.0cm左右。管口微小,圓形或稍呈角形,硫磺色,老時有青綠斑。
菌柄圓柱形,基部膨大球狀,長6-12cm,粗2.5-3cm(可達5cm),黃色,有時下部帶紫褐色,表面有紅褐色有網。孢子橢圓形,帶黃色,光滑。
生長環境
夏秋季生於柞、櫟等闊葉林及雲南松、針闊混交林地上,單生或群生。屬樹木的外生菌根菌。
分布範圍
雲南,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食用,味鮮美。常見於西南市場,在雲南比較受民眾歡迎的野生菌類之一。 其獨特的香味和藥用價值得到國內外消費者讚嘆。出口歐美、日本等國。
預防治療
入藥有清熱解煩、養血和中、追風散寒、 舒筋和血、補虛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藥“舒筋丸”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