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年代推定,文化期,第一期文化,第二期文化,第三期文化,白蓮洞人博物館,概況,發掘,展示,相關記事,
地理位置
白蓮洞遺址位柳州市東南12公里處的白面山南麓,遺址處有一塊狀似蓮花蓓蕾的巨大鐘乳石,因而得名。白蓮洞自然環境奇特,迂迴曲折的洞中狹道全長1870多米,溶洞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洞穴底層,全長370多米的地下河道流水清幽,終年不息。洞前有湖泊遺蹟。周圍群山環繞,景色秀麗。
年代推定
遺址為一岩廈式洞穴,遺址總面積約200平方米,堆積物厚達3米。遺址分東、西兩部分,東部堆積物可分為8層,西部堆積物分為10層,考古專家在這裡共測得30多個絕對年代數據,時間跨度達3萬年。
文化期
根據出土的文物和遺物,結合生態環境變化趨勢,白蓮洞遺址可劃為三個不同的文化時期:
第一期文化
第一期文化(西部遺址4層5層7層)距今3萬----2萬年前後。出土的各類礫石製品,具有明顯的舊石器時代風貌,同時出現工具小型化的趨勢,可證明接近這一時代晚期。這一時期,白蓮洞人的經濟生活主要以採集和漁獵為主,獵取對象多為大型哺乳類動物如劍齒象等,同時也撈取螺蚌為食。
第二期文化
第二期文化(東部遺址4層6層、西部遺址1層3層)距今約1萬2千年。是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向新石器時代文化過渡的典型代表。出現了大量粗獷的礫石工具和燧石石器以及少量磨刃石器,此外,還出土了大小適中的原始穿孔石器和碾磨赤鐵礦粉的碾磨石。經濟生活有了變化,獵狩對象由大型動物轉向小型動物群,水產經濟上升到新高度。
第三期文化
第三期文化(東部遺址1層3層)距今1萬2千—7千年間。磨製工具由前期局部磨刃到通體磨光,原始穿孔石器由琢鑿發展到鑽孔磨光,並出現了原始陶片和穿孔裝飾品。孢粉專家從出土的禾本花粉組合推斷,白蓮洞人存在原始農耕活動的可能。
白蓮洞人博物館
概況
位於柳州市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蓮花山上,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中國第一座洞穴博物館,陳列了大量的古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遺物)說明了大約距今5萬年以前“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熟食,構成的白蓮洞文化。白蓮洞文化及附近的“柳江人”遺址在人類學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白蓮洞遺址已經成為中外人類學家關注的科研場抽所、科普課堂和旅遊勝地。
發掘
1973-1982年進行了全面清理髮掘,獲得眾多的動物化石和豐富的文化遺存,包含著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早期三期文化連續序列,它對探討華南地區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以及建立華南中石器文化系統提供了重要線索和對比資料。其洞穴堆積層中曾出土動物骨化石,牙齒化石和石器、石制裝飾、原始夾砂陶片等文化遺物。博物館陳列分洞內和洞外兩部分。洞內陳列有洞穴區域現象現場,洞穴古人類遺址現場和洞穴古人類生產生活雕塑;洞外陳列有史前動植物現場陳列,室內有白蓮洞史前文化陳列,柳江流域及其附近古人類文化陳列和洞穴知識。白蓮洞博物館以出土文物與自然標本為藏品,展現出中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面貌。
展示
白蓮洞文化遺址是一處包含舊石器時代晚期經中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三個不同時代的文化遺址,內涵十分豐實。發掘後的文化遺址,採用玻璃全封閉式的保護,清晰地展示了白蓮洞文化系列,成為中國乃至國外同時代遺址地層對比研究的標尺。此外,在遺址狹長的洞穴內,博物館還採用雕塑的形式,塑造了近十組反映原始人生產生活場景的塑像。
相關記事
余秋雨著《文化苦旅·白蓮洞》(摘錄)
寫完《柳侯祠》,南去20里,去看白蓮洞。
先我30餘年,兩位古人類學家到這裡作野外考察。他們拿著小耙東掘掘、西挖挖。突然,他們的手停住了,在長時間的靜默中,3萬年光陰悄悄回歸,人們終於知道,這個普通的溶洞,曾孕育過遠古人類的一個重要系脈。
今天,至少亞洲的許多人類學家都在研究他們的種族與“白蓮洞人”的血緣關係。更浪漫的學者甚至把聯繫的長線拉上了南美洲的地圖。在我看來,諸般學問中,要數考古學最有詩意。難怪不少中外大詩人兼通此道。白蓮洞要末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我走進洞口。不知是哪一天,哪一個部落,也偶然走進了洞口。一聲長嘯,一片歡騰。他們驚懼地打量過洞內黑森森的深處,野獸的鳴叫隱隱傳出。他們疑慮地仰望過洞頂的鐘乳石,不知它們會帶來什麼災禍。但是,不管了,握起尖利的石塊朝前走,這裡是該我們的家。
洞內的猛獸早已成群結隊,與人類爭奪這個天地。一場惡鬥,一片死寂。一個部落被吞沒了,什麼也沒有留下。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月,又一個部落發現了這個洞穴,仍然是一場惡鬥,一片死寂。終於,有一次,在血肉堆中第一個晃晃悠悠站起來的,是人而不是獸。人類,就此完成了一次占有。
我跌跌撞撞往裡走。
有聲響了。頭頂有“吱吱”的叫聲,那是蝙蝠,盤旋在洞頂;腳下有“喇喇”的水聲,那是盲魚,竄游在伏流。洞裡太黑,它們都失去了眼睛,瞎撞了多少萬年。洞邊有火坑遺蹟,人在這裡點燃了火炬,成了唯一光明的動物。深深的黑洞在火光下映入瞳孔,這一人種也就有了烏黑的眼珠……
論安逸,是它們。躲在這么個洞子裡,連風暴雨雪也沒挨到一次,一代又一代,繁衍至今。人類自從與它們揖別,闖出洞口,真無一日安寧。兇猛的野獸被一個個征服了,不少夥伴卻成了野獸,千萬年來征戰不息。在這個洞中已經能夠燃起火炬,在洞外卻常有人把火炬踩滅,把寥廓的天地變成一個黑洞,長年累月無路可尋。無數的奇蹟被創造出來,機巧的罪惡也駭人聽聞。宏大的世界常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
洞中有一石幔,上嵌珊瑚、貝殼、海螺化石無數,據測定,幾億年前,這兒曾是海底。對這堵石幔來說,人類的來到、離去、重返,確實只是一瞬而已。溫軟的手指觸摸著堅硬的化石,易逝的生命叩問著無窮的歷史。理所當然,幾萬年前的祖先也觸摸過它,發出過疑問。我的疑問,與他們相差無幾:我們從何處來到這裡?又從這裡走向何處?
也許是對洞穴的早期占有,使人類與洞穴有了怪異的緣分。據1987年世界民意測驗研究所對800萬美國人的調查,許多瀕死復生的人追述,臨近死亡時,人的朦朧意識也就是進入一個黑洞:
它們覺得自已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並且在黑魆魆的洞裡飛速向前衝去。而且覺得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洞裡不時出現嘈雜的音響。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
這是白蓮洞人氣質的遺留,先民生態的重溫。白蓮洞人與野獸征戰,與自然搏鬥,只迴蕩著一個觀念:為著我們這種種類的動物。如果他們也有思想家,摸著海底生物的化石低頭沉思,那么,他沉思的主體只是我們,而不是我。
我是什麼?歷史終於逼迫人們回答。
白蓮洞已經蘊藏著一個大寫的人字。數萬年來,常有層層烏雲要把這個字前掩,因此,這個字也總是顯得那么輝煌、挺展,勾發人們焦渴的期待。當非人的暴虐壓頂而降,挑戰者號太空梭突然爆炸,不明飛行物頻頻出現,這個字還會燃起人們永久的熱念。但是,這個字倘若總被大寫,寬大的羽翼也會投下陰影。時代到了這一天,這群活活潑潑的生靈要把它析解成許多閃光的亮點。有多少生靈就有多少亮點,這個字才能幻化成熙熙攘攘的世界。既然人們還得返回黑洞,為什麼還要披荊斬棘地出來?出來,就是要自由地享用這個寬闊的空間;出來,就是要讓每個生靈從精神到筋骨都能舒展;出來,就是要讓每個個體都蒸發出自己的世界。這樣,當人們重進黑洞,才不會對著蝙蝠和盲魚羞慚……。
此時我已走出白蓮洞口,面對著一片綠水青山。洞口有石,正可坐下歇腳,極目鳥瞰……
為什麼中國藝術家們總纏著山洞死死不放呢?終於,在我眼前出現了一個長長的隧洞,其間奔逐著一個古老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