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葉瓜馥木(白葉瓜馥木)

白葉瓜馥木(白葉瓜馥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葉瓜馥木(學名:Fissistigma glaucescens (Hance) Merr. )是番荔枝科,瓜馥木屬攀援灌木,長達3米;葉近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兩面無毛,葉背白綠色,花數朵集成聚傘式的總狀花序,花序頂生,萼片闊三角形,藥隔三角形;花柱圓柱狀,果圓球狀,花期1-9月,果期幾乎全年。

分布於中國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生於山地林中,為常見的植物。越南也有分布。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葉瓜馥木
  • 拉丁學名:Fissistigma glaucescens (Hance) Merr. 
  • 別稱:大棕古猩峽,大樣酒餅藤,火索藤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番荔枝科
  • 瓜馥木屬
  • :白葉瓜馥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其它,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長達3米;枝條無毛。葉近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長3-19.5厘米,寬1.2-5.5厘米,頂端通常圓形,少數微凹,基部圓形或鈍形,兩面無毛,葉背白綠色,乾后蒼白色;側脈每邊10-15條,在葉面稍凸起,下面凸起;葉柄長約1厘米。花數朵集成聚傘式的總狀花序,花序頂生,長達6厘米,被黃色絨毛;萼片闊三角形,長約2毫米;外輪花瓣闊卵圓形,長約6毫米,被黃色柔毛,內輪花瓣卵狀長圓形,長約5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藥隔三角形;心皮約15個,被褐色柔毛,花柱圓柱狀,柱頭頂端2裂,每心皮有胚珠2顆。果圓球狀,直徑約8毫米,無毛。花期1-9月,果期幾乎全年。
該種常生有蟲癭,與橄欖果實相仿,長約2厘米,直徑1.2厘米,有時被誤為果實。

生長環境

生長在山地林中,為常見的植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越南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用

根可供藥用,活血除濕,可治風濕和癆傷。莖皮纖維堅韌,廣西民間有作繩索和點火繩用;廣東民間有取葉作酒餅藥。
【別名】烏骨藤、確絡風
【來源】 番荔枝科瓜馥木屬植物白葉瓜馥木入藥。夏秋採集,曬乾。
【性味】辛、澀,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經活血,止血。用於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3~6錢,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根皮曬乾研粉酒調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性味功效:溫;辛澀。祛風濕;通經活血;止血。

其它

莖皮纖維堅韌,廣西民間有作繩索和點火繩用;廣東民間有取葉作酒餅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