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

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面積1.44公頃,海拔高600-700米,隸屬於台東縣達仁鄉,距台東市西南方約80公里之國有林大武事業區第41林班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台東縣達仁鄉
  • 氣候類型:溫帶重濕氣候型
  • 占地面積:1.44公頃
簡介,地理位置,環境概述,生物資源,保育現況,

簡介

主要保護對象:台灣油杉
面積(公頃) :5.04
范 圍:大武事業區第41林班
管理機關: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
設立時間:70年公告成立國有林自然保護區,95.4.10農林務字第0951700407號公告成立自然保護區
近幾年來,由於工業和經濟的高度發展,人類與自然之競爭愈趨激烈,自然資源不斷被人類大量的開發或不合理的過度使用。由於生態系統之結構與棲息地遭受嚴重的破壞,使得生態幅度較小的物種因而瀕危或絕滅,社會穩定性趨於衰退,終致使整個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林務局於1976年開始進行“自然保護區之調查及設定工作”之研究,在1986年完成35處保護區之擬定及初步規劃。同時,“行政院”農委會及經濟部於1988年8月22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指定稀有植物計11種,台灣油杉即是其中之一。
台灣油杉為台灣特有種,屬於孑遺植物,為常綠大喬木。僅在台灣南北兩端呈不連續分布,有學者認為當台灣與大陸相連而屬同一地區時,油杉的分布系作輻射狀之擴張,殆至台灣海峽陷落,台灣與大陸分離,其連續分布中斷,遂至形成目前之分布狀況。北端分布於婆寮溪、金瓜寮溪之分水嶺,礁溪石碑之分水嶺及坪林沿高壓線等之稜線上,海拔300-600米處,另有栽培於台北植物園,南端分布於大武事業區第30、41林班。本區台灣油杉多分布於稜線海拔 600-700米,生長於棱脊或迎風坡,屬不耐陰植物,惟多已老化,幼苗更新情形較不佳,為一衰老之植物群,數量稀少,繁殖力低,天然更新困難。
為了保護台灣油杉的生存,依據省林務局“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第13 條於1981年公告成立“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台灣油杉。2006年4月10日再依新修正之森林法以農林務字第0951700407號公告成立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本區位在中央山脈南端茶茶牙賴山東北坡上,北脊向西沿大武溪支流蜿蜒連線茶茶頓山( 標高941米 ),南脊面對加芝來山( 標高1078米 ),位居深山,交通極為不方便,人煙稀少,人跡罕至,故人為干擾較少。
於民國61年間,台東林區管理處辦理林相變更時,發現台灣油杉為稀有之植物,特予保留。當時由大武林道可直接通車,現因該地附近林班已完成台灣光臘樹、相思樹、麻六甲合歡等造林工作,歷經20年,林道已年久失修。目前由大武事業區第38林班進入,步行約5小時可達。

環境概述

本區屬於溫帶重濕氣候型,氣溫適中而多雨,年平均溫度約為15.8℃,1月份平均溫度為8.5℃,7月份平均溫度為20.5℃,年雨量約為3570 毫米,雨季為每年5月至9月,乾季則為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乾季和雨季的對比很明顯。本區濕度很高,經常有濃霧瀰漫,視線極為不佳,春夏雨季吹東南風,秋冬乾季則多吹東北風。
本保護區地質屬於烏來系統,由明色中粒砂岩及黑色頁岩所組成,土壤剖面型態呈灰化土,深度不一,在稜線附近及緩斜之森林地帶有深厚之腐植質,呈暗灰色,富含有機質,團粒構造疏鬆,通透性良好。

生物資源

保護區的植物社會,可以分類為二型。茲將各型環境及樹種組成描述如下:
A、土肉桂-台灣油杉型
本型特徵種為土肉桂;優勢種為台灣油杉、灰背櫟、錐果櫟、軟毛柿、田代氏石斑木等;伴生種有台灣竹柏、樟葉槭、烏來冬青、江某、守城滿山紅、小葉饅頭果、青剛櫟、魯花樹、瓊楠、香桂、小梗木姜子、大明橘、台灣梣、台灣赤楠、大葉木犀、銳葉木犀、台灣石楠、九節木、狗骨仔、紅皮、山豬肝、台灣紅豆、山黃梔等;地被植物以裏白巴豆、紅果苔、白花瑞香等為優勢。
B、杜英-錐果櫟型
本型特徵種為杜英;優勢種有台灣油杉、杜英、長尾柯、灰背櫟、香桂、大明橘、台灣赤楠、田代氏石斑木等。
保護區之植物經調查之結果,總計49科,72屬,96種,其中包括15種稀有植物,包括:1. 台灣油杉 2. 台灣竹柏 3. 白葉瓜馥木 4. 細葉山橙 5. 希蘭山環蕊木 6. 星刺栲 7. 灰背櫟 8. 土肉桂 9. 倒卵葉楠 10. 台灣紅豆 11. 烏心石舅 12. 台灣梣 13. 恆春紫珠 14. 高雄金線蓮 15. 水藤

保育現況

根據現場觀察,在裸露處及上層林冠鬱閉而光線較弱處均未發現有台灣油杉幼苗,而是多發生在上層林冠較疏開而有適當日照之處。北部坪林台灣油杉的幼苗則多分布於稜線附近之斜坡上。推測可能適宜的林下相對照度將有利於台灣油杉幼苗之發生。為使幼苗生長較迅速或可進行小面積幼苗之需光量試驗,求得最適相對照度,以為撫育天然幼苗除草切蔓之參考。其毬果之高比例空粒,使其域外保育亦不易培育多量實生苗,僅能試行組織培養或無性繁殖,其接合子胚敗育之克服尚需進一步之研究。
另外,基於保護台灣油杉原則上,適當之日照將有助於其幼苗之發生,惟一植物社會演替發生至最終將形成一穩定的極盛相而為一鬱閉之森林,此一森林環境則不利於台灣油杉幼苗的發生。故於森林演替中期對於一些較不重要的樹種(如大明橘)實施適當的疏伐而形成孔隙,使林下有較充足的適當日照以利台灣油杉幼苗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