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丸(《本草綱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芷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太平聖惠方》,名見《奇效良方》卷五十七。主治小兒風寒流涕。

基本介紹

  • 名稱:白芷丸
  • 出處:方出《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太平聖惠方》,名見《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 組成:白芷末、蔥白
  • 主治:小兒風寒流涕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芷末、蔥白。

用法用量

搗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茶送下。仍以白芷末、薑汁調,塗太陽穴,乃食熱蔥粥取汗。

主治

小兒風寒流涕。

附方

名稱:白芷丸
組成:白芷15g,蔥白適量
用法:白芷研為細末,蔥白搗爛和為丸,似小豆大。每服6g,不拘時間,茶湯送下
主治:小兒外感風寒,鼻流清涕不止
出處:《中華偏方大全》
名稱:白芷丸
組成:白芷、細辛(去苗葉)、五味子、枳殼(去瓤,麩炒)、石決明(洗)各一兩(30g),茺蔚子二兩(60g),熟乾地黃、蕤仁各二兩半(75g)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水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肝腎虛風,多淚漸昏,及生翳膜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
名稱:白芷丸
組成:白芷、細辛、五味子、枳殼(炒)、石決明各30g,茺蔚子、熟地黃、蕤仁各60g
用法:蜜丸,每服4g,水下
主治:肝腎虛風,多淚漸昏,及生翳膜者
出處:《普濟方注錄》
名稱:白芷丸
組成:白芷三兩,芎勞、天南星(水煮)各二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藿香葉一兩,菊花三分,防風(去叉)半兩,細辛(去苗並葉)一兩,當歸(切,焙)二兩
用法: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薄荷湯送下,不拘時侯
主治:妊婦風氣壅,頭目不利,身體生瘡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八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醫書匯參輯成》:“外感風寒,鼻流清涕不止,白芷丸。白芷一味,研為細末,以蔥白搗爛,和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茶湯下,無時。或用川芎一味,或煎或末,並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