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酸藤果

白花酸藤果

白花酸藤果(學名:Embelia ribes)為紫金牛科酸藤子屬下的一個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花酸藤果
  • 拉丁學名:Embelia ribe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紫金牛科
  • :酸藤子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植物數據,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或藤本,長3-6米,有時達9米以上;枝條無毛,老枝有明顯的皮孔。葉片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頂端鈍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長5-8 (-10) 厘米,寬約3.5厘米,全緣,兩面無毛,背面有時被薄粉,腺點不明顯,中脈隆起,側脈不明顯;葉柄長5-10毫米,兩側具狹翅。圓錐花序,頂生,長5-15厘米,稀達30厘米,枝條初時斜出,以後呈輻射展開與主軸垂直,被疏乳頭狀突起或密被微柔毛;花梗長1.5毫米以上;小苞片鑽形或三角形少長約1毫米,外面被疏微柔毛,裡面無毛;花5數,稀4數,花萼基部連合達萼長的1/2,萼片三角形,頂端急尖或鈍,外面被柔毛,有時被乳頭狀突起,裡面無毛,具腺點;花瓣淡綠色或白色,分離,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5-2毫米,外面被疏微柔毛,邊緣和裡面被密乳頭狀突起,具疏腺點;雄蕊在雄花中著生於花瓣中部,與花瓣幾等長,花絲較花葯長1倍,花葯卵形或長圓形,背部具腺點,在雌花中較花瓣短;雌蕊在雄花中退化,較花瓣短,柱頭呈不明顯的2裂,在雌花中與花瓣等長或略短,子房卵珠形,無毛,柱頭頭狀或盾狀。果球形或卵形,直徑3-4毫米,稀達5毫米,紅色或深紫色,無毛,乾時具皺紋或隆起的腺點。花期1-7月,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海拔50-2000米的林內、林緣灌木叢中,或路邊、坡邊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產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印度以東至印度尼西亞均有。

主要價值

根可藥用,治急性腸胃炎、赤白痢、腹瀉、刀槍傷、外傷出血等,亦有用於蛇咬傷;葉煎水可作外科洗藥;果可食,味甜;嫩尖可生吃或作蔬菜,味酸。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喪間(《生草藥性備要》),入地龍、酸味蔃(《嶺南採藥錄》)。
【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果的根。
【植物形態】白花酸藤果,又名:信筒子、擬茶藨子、羊公板仔。小灌木,高90~120厘米,分枝,無毛,有時成蔓狀。葉卵形至長橢圓形,長5~7.5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無毛,下面常綠帶白色;葉柄長5~7毫米,有狹邊緣。圓錐花序頂生兼上部腋生,密被短柔毛;苞小;花極小,雜性,花梗長3毫米;萼小,5深裂,銳頭;花瓣5,白色,長約2毫米,有緣毛;雄蕊5,花絲多少著生於花瓣,藥卵狀長橢圓形;子房上位,在雌花中呈卵形,在雄花中退化為圓錐形,花柱圓柱形,柱頭頭狀。漿果球形,徑2~3毫米。種子球形,基部有孔。花期1月。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果實含2.45%蒽貝素。又含維蘭素。
【藥理作用】其乾燥果實有殺絛蟲作用,有效成分是蒽貝素。在印度用作避孕藥,能抑制子宮內膜的鹼性磷酸酶活性。
【性味】①《生萆薊性備要》:"味甘酸,性平。"
②《本草求原》:"甘辛,平。"
【功用主治】治婦女經閉,小兒頭瘡,跌打損傷。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腫,散毒,止痛,理跌打。"
②《本草求原》:"浸酒壯筋骨,洗小兒爛頭。"
③《嶺南採藥錄》:"凡經閉,以之和豬精肉煎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植物數據

中文種名
白花酸藤果
拉丁學名
Embelia ribes Burm. F.
科名
紫金牛科
採集時間
2010年11月21日
採集地點
廣西靖西縣武平鄉安本村
採集人
吳磊、黃俞淞、朱運喜
採集樣品類型
果實、
引種材料類型
種子、
生活型
木質藤木、
生態環境
山谷、疏林、
陰閉度
25%
土壤
沙地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亞熱帶人工八角林,八角、杉木、陰石蕨、慈姑、華南谷精草
果實顏色

種子顏色

果期
10-11
平均鮮重(kg/m2)
0.25kg/株
平均乾重(kg/m2)
0.23kg/株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
7
分布
少見、
單位面積產量
1kg/ha
地區蘊藏量評估
較少
標本鑑定人
吳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