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藥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雞峰普濟方》卷十八。主治勞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症見腰膝酸痛,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澤,小便淋瀝不暢,夜尿頻數,低熱水腫,舌質淡,舌苔薄,脈沉。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慢性腎盂腎炎。
基本介紹
- 名稱:白芍藥丸《雞峰普濟方》
- 出處:《雞峰普濟方》卷十八
- 組成:當歸、芍藥、鹿茸、熟地黃
- 功用:補腎養血
- 主治:勞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當歸、芍藥(白者)、鹿茸、熟地黃各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阿膠湯送下。
功用
補腎養血。
主治
勞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
運用
1、本方以腰膝酸痛,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澤,小便淋瀝不暢,夜尿頻數,低熱水腫,舌質淡,舌苔薄,脈沉為診斷要點。
2、臨床上用於治療慢性腎盂腎炎。
附註
本方原名白芍藥煎,與劑型不符,據《奇效良方》改。(《中醫方劑大辭典》)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金匱翼》:“勞淋者,勞傷腎氣,內生虛熱,熱傳膀胱,氣不施化,以致小便淋澀作痛。此症勞倦即發,故謂之勞淋,其候小腹痛引莖中者是也。菟絲子丸治腎勞虛損,溲便不利,淋漓不已。菟絲子酒浸,別研人參、黃芪、芍藥、滑石各一兩,木通、車前各一兩,黃芩三分,冬葵子一合,炒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酒或鹽湯下,日二。白芍藥丸治勞淋,小腹痛,小便不利。白芍藥、熟地黃、當歸、鹿茸各一兩。上細末,密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阿膠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