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臉鳾

白臉鳾

白臉鳾(學名:Sitta leucopsis):體重10-14克,體長105-126毫米。是小型鳴禽,前額、頭頂至後枕輝亮黑色;眼先、頭側和頦、喉近白色,無黑色過眼紋;上體暗藍;胸腹棕黃;脅和尾下覆羽栗紅色。兩性相似。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棲息於高山針闊混交林中,習性與其他類相似。常在樹幹、樹枝、岩石上等地方覓食昆蟲、種子等。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是唯一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的鳥類。分布於阿富汗、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臉鳾成鳥前額、頭頂至後枕輝亮黑色;肩羽、背至尾上覆羽、翅上覆羽暗灰藍色;初級覆羽和飛羽黑褐色;中央尾羽表面暗藍灰;外側尾羽黑色,外側3對尾羽內翈具白色次端斑,向外2對的白斑較大,最外1對的外翈近中部亦具白斑;頭側、眼先、眉紋和頰白色,具黑色雜斑;頦和喉淡棕白色;胸和腹部棕黃,胸側沾栗;脅和尾下覆羽栗紅色;腋羽淡棕黃,翅緣黑色,下部具白斑;翅下覆羽黑色。 虹膜赭褐色;上嘴和下嘴尖端黑色,下嘴底部污白色;跗蹠和趾、爪黑褐色。
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
大小量度:體重♂13克,♀10-14克;體長♂126毫米,♀105-117毫米;嘴峰♂16毫米,♀14.5-15.5毫米;翅♂72.5-73毫米,♀69.5-74毫米;尾♂42.5毫米;跗蹠♂19毫米,♀18-1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白臉鳾是典型的高山針葉林鳥,棲息地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針葉林和以針葉樹為主、混雜有闊葉樹、針闊葉混交林中。在中國資源狀況為罕見種。

生活習性

習性與其他鳾類相似,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間多呈家族群有時亦與其他小鳥混群活動和覓食。多在喬木上部或樹冠層及高的側枝上,能沿樹幹上下跳躍,啄食樹幹和樹皮縫隙中的昆蟲。主要以昆蟲為食,如甲蟲、蝽蟓、飛虱和其他鞘翅目、膜翅目和鱗翅目昆蟲,以及蟲卵等,偶爾吃植物漿果。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中國青海(祁連扎麻什、門源仙米)、甘肅(西南部)、西藏(昌都地區北部)、四川(松潘、理塘、馬拉琪)。
白臉鳾分布圖白臉鳾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6月至7月,早的在5月末即已開始營巢產卵,巢多築於天然樹洞中、樹幹縫隙和裂縫,也利用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作巢。洞入口常州用泥土塗抹的很圓很小,洞內墊有細草、苔蘚或羽毛。每窩產5-8枚卵,卵白色、被有輝紅色或紫灰色斑點。雄鳥參預育雛,與雌鳥共同覓食餵雛。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