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白臉針尾鴨巴西亞種體長38-51厘米,翼展55-68厘米,體重474-533克。具有深褐色頭帽和後頸,白色臉頰和喉嚨,鐵灰色鳥喙,在嘴角的黑色的喙基兩側有明亮的紅色三角形斑。雙翅羽毛大多黑色,有褐色邊緣。體羽褐灰色,上面布滿深褐色斑點。飛羽暗褐色,翅上具明亮的綠色翼鏡;翼鏡前緣為大覆羽的肉桂色羽端,尾羽白色,尖而翹。雌鳥羽毛的顏色灰暗,對比不明顯,體型略小。虹膜深褐色,腳和腿是灰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紅樹林濕地和澙湖等地。越冬期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河流、湖泊、沼澤、鹽鹼濕地、水塘以及開闊的沿海地帶和海灣等生境中。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內陸大型湖泊、流速緩慢的河流、河灣及其附近的沼澤和濕草地上。
生活習性
喜歡成群生活,常成群活動,善於潛水,在水下獲得食物,以植物為主食,有時也吃動物性食物。鴨腳趾間有蹼,善於在水中游泳和戲水,游泳時尾露出水面,善於在水中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通過戲水有利於羽毛的清潔衛生和生長發育。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常以草籽和其它水生植物,如浮萍、松藻、牽牛子、蘆葦、菖蒲等植物嫩芽和種子為食,也到農田覓食郡分散落的穀粒。繁殖期間則多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如淡水螺、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為食。覓食主要在黃昏和夜晚,主要在水邊淺水處覓食。秋冬季節偶爾到附近農田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東部和巴西南部到阿根廷北部和烏拉圭。
繁殖方式
白臉針尾鴨在一齡時性成熟,並可進行交配和營巢繁殖。對的形成過程相當快,多數雌鳥在冬季結束之前即已結合成對,少數求偶行為持續到第二年春季遷徙期間。繁殖期4-7月。營巢於湖邊、河岸地上草叢中或有稀疏植物覆蓋的低地上,通常距水域50至100米遠。每窩產卵5-12枚。通常一年一窩,卵的顏色為乳白色至淺黃色,孵卵全由雌鳥承擔,雄鳥通常僅在孵化期開始時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1-23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行走和游泳,小鴨能夠下潛到水中逃避敵害,有時並與不同窩的小鴨可連線在一起,形成較大的群體。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