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鳳鶥(學名:Erpornis zantholeuca)是綠鵑科、綠鳳鶥屬的小型鳥類,體長10-12厘米。上體從頭到尾黃綠色,有短的羽冠,頭頂微具黑色羽軸紋;眼先、眼周,耳羽和下體灰白色,尾下覆羽黃色。虹膜褐色或紅褐色,上嘴淺褐色或肉褐色,下嘴淺肉色,腳肉黃色。
白腹鳳鶥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與河谷地帶的常綠闊葉林與次生林中,也棲息於混交林和針葉林及其林緣疏林灌叢,冬季多活動在1000米以下的林緣疏林灌叢和小塊叢林等開闊地帶。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也集成3-5隻的小群,有時也和其他小鳥混群。主要以甲蟲、鱗翅目幼蟲、螞蟻等昆蟲為食。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汶萊、孟加拉國、印度(阿薩姆、錫金)、緬甸、寮國、越南、泰國、高棉、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性別 | 體重 | 體長 | 嘴峰 | 翅 | 尾 | 跗蹠 |
---|---|---|---|---|---|---|
雄性 | 11-14克 | 110-126毫米 | 11-13毫米 | 65-69毫米 | 51-59毫米 | 16-20毫米 |
雌性 | 10-12克 | 104-118毫米 | 12-13毫米 | 64-67毫米 | 46-54毫米 | 17-19毫米 |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 世界
- 中國
繁殖方式
亞種分化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分布範圍 |
---|---|---|---|
Erpornis zantholeuca griseiloris | Stresemann,1922 | 僅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南部孟連、景東、南部勐養、江城、綠春、東南部蒙自、馬關,貴州西 南部興義、冊亨、惠水,以及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和台灣等地。 | |
Erpornis zantholeuca tyrannula | Swinhoe,1870 | 分布於中國(海南島)、泰國、寮國和越南。 | |
Erpornis zantholeuca zantholeuca | Blyth,1844 | 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阿薩姆、錫金)以及緬甸和泰國北部。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孟連、景東、南部勐養、江城、綠春、東南部蒙自、馬關,貴州西 南部興義、冊亨、惠水,以及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和台灣等地。 | |
白腹鳳鶥泰老亞種 | Erpornis zantholeuca sordida | Robinson & Kloss,1919 | 分布於泰國東部、寮國南部、越南南部。 |
白腹鳳鶥柬泰亞種 | Erpornis zantholeuca canescens | Delacour & Jabouille,1928 | 分布於泰國東南部和高棉。 |
白腹鳳鶥馬來亞種 | Erpornis zantholeuca interposita | Hartert,1917 | 分布於馬來西亞。 |
白腹鳳鶥蘇門答臘亞種 | Erpornis zantholeuca saani | Chasen,1939 |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 |
白腹鳳鶥加里曼丹亞種 | Erpornis zantholeuca brunnescens | Sharpe,1876 |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 |